作文主题训练------无惧困境,勇毅前行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白面对被赐金放还的命运,心中郁闷,纵声怒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来抒发躬逢盛世却功业犹未成的悲苦心酸。中唐诗人孟郊面对多次科举考试接连落第的命运,愁肠百结,吟出“出门即有障,谁谓天地宽?”来怨天尤人。
面对人生困境,有人慨叹自身命运不济,有人抱怨世道不公,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的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请结合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岩松的《十八是个木》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高三的生活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进入高三之前我在班上的排名是倒数,那个时候想考大学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像我参加一场足球比赛,上半场我0:3落后,在高三的这一年中,我的下半场,完成了逆转.高考的时候我成了我们班正数第八,考到了北京广播学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曾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挫折,最终在许多原本看来“不可能”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逆袭”。
请以“我看逆袭”或“我的逆袭”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作文。
人生旅途之中,不时会遇到沼泽地。有的人穿越一个个沼泽地,最后顺利地到达了人生的目的地;有的人不小心陷入沼泽地,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走出了困境;当然也有人很不幸运,在一阵挣扎后,最终以失败告终。
请以“走出人生的沼泽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例文:
超越人生困境
莎士比亚曾说:“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的确,人生之路有时鲜花遍地、风平浪静,有时则困局难解、顶风逆水,每个人都会不期然地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既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更强调了战胜自己、突破困境的重要性。面对困境,有人一筹莫展、痛苦呻吟、怨天尤人。而我认为,当代青年应勇闯人生困境,超越人生困境。那我们该如何突破人生困境,锻造熠熠闪光的青春呢?
突破人生困境,需要我们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毅,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史铁生面对身体残缺的困境,凭着自己的勇气,在轮椅上用睿智的言辞,照亮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华为公司面对美国全方面严厉制裁的严峻困境,攻克难关,持续奋斗,打破一次次困局,最终成就Mate60R的聚力新生。面对困境,消极逃避没有出路,唯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方能打开发展新局面。
突破人生困境,需要我们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冷静,沉着思考,理性辨析。“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面对困境,要善于把握“时”与“势”、洞察“危”与“机”。大国工匠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级技师,他面对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的困境,冷静沉着,分析问题,最终靠着这一份理性,为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反观三国时的刘备,面对关羽被杀的困局,急躁愤怒,不计后果,中了陆逊的计策,被火烧连营,大败而归。面对困境,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才能风清云淡,化“困”为“成”。
突破人生困境,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永不服输的气概,锚定目标,努力奋斗。“打工皇后”吴士宏,面对要一辈子做清洁人员的人生困境,凭着一台旧收音机三年学会英语,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一步步奋力向前,成为第一个IBM中国区总裁,打开人生新天地。史蒂芬·霍金,面对20岁出头便注定要与轮椅为伴的困境,不屈服于命运,凭借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摘取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科研成果!
《基督山伯爵》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唯有经历过苦难和绝望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可贵。”人生总会遇到困境,不要慨叹自身命运不济,不要抱怨世道不公,只要我们拥有一份睿智,一份坚持,一份执着,就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乐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先列举了面对人生困境的两种反映,李白面对被赐金放还的人生困境,郁闷抒怀,悲苦叹息,感慨自己功业未成;孟郊面对接连落第的人生困境,忧愁苦闷,怨天尤人,感叹自己无路可走。任务引导部分先对以上两则事例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新时代如何看待、对待人生困境的问题。
材料中列举的是古人面对人生困境的消极的态度,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困境。面对人生困境,我们可能会消极埋怨,但更应该积极面对,正视现实,反思自我;调整思维方式,转换视角看问题;主动出击,突破困境;坚持目标,矢志不渝;借助外物,实现突破等。
写作时,开头可以根据材料写古人面临困境际遇后的无奈叹息,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面对人生困境,不能一味自怨自艾,而应抖擞精神,走出困境,创出一片新天地;然后分成几个分论点,分别从几个方面为人生超越困境指点迷津:如面对人生困境,可以主动作为,突破困境,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人生的困境,要意志坚定,毫不气馁,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人生的困境,要勇于拼搏,矢志不渝,必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最后升华中心,首尾呼应,呼吁新时代青年要在困境中磨砺自我,踔厉奋发,奋楫争先。
立意:
1.无惧困境,勇毅前行。
2.明确人生方向,破除人生困局。
3.挣脱人生困境,走向广阔天地。
4.突破人生困境,遇见最好的自己。
2.例文:
活的灿烂, 却也从容
在干旱恶劣的沙漠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的生存智慧是:珍惜使用拥有的虽不多的水分来供己所需,而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的生存智慧正好相反:争取每一分上天将要赐予的养分并充分利用。
它们如同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一种在逆境中减少损失,将“每一分本钱花在刀刃上”,一种在困厄中舒展身体以获得更多养分,并开出当下最美丽的花。有人说,前者活的从容,可我好想问,这样的“蜷缩”、“沉潜”的生活真的从容吗?在我看来,舒展张扬的生命活得灿烂,却更从容。
大黄一般的生命总是开着娇艳的花朵,人们很难从它的生命的热烈中看出它正面临苦难,下一刻的它或许就再难开出这样灿烂的花。它自己也清楚地知道生命之水的枯竭和自己所处的困境,但它依然坚持在当下开出最美丽的生命,即使已是弥留之际。就像徐志摩在众人的嘲讽与不支持中,依然用每一分钟热烈的生命挥洒在他追寻真爱的旅程之中;瞿秋白在囹圄之中,用解剖刀在剖析自己的同时又让自己的生命重活了一次。面对生命养分的枯竭,他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等待下一刻可能天赐神助的“生命之水”,同时让自己的花开得灿烂些,再灿烂些。
当汪曾祺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农场改造,他没有露出一丝愤慨、无奈,反倒是热爱上了农活。葡萄藤上,庄稼地里,哪里都有他的热爱。这就是生活,在苦难困境中继续保持着热爱,如生命的火焰炽热不息,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够从容?或许有很多人会嘲笑他们,嘲笑沙漠大黄,说:“你不如学学那仙人掌,干吗把来之不易的养分花在开花上,要是下一刻再没水滴滋润,这花将枯萎,你也要面临死亡。”这些人不懂,有一刻呼吸就应展现出自己生命的美丽,要只为了苟活,为了生命的长久而丢失生命最宝贵的热情和激情,生命便将徒有虚名而苍白无光。
无论环境如何艰苦,起码这一刻,我也要活得灿烂,活得热烈。或许明天我终将枯萎,今天的我也要为生命唱一支赞歌,用上我在弥留之际的全部力气,告诉他们,我开心而热烈的活着。
我的每一步舞步都彰显我的美丽,你看,难道这轻盈亮丽的舞步不从容?
文章开头以两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确定自己的观点,之后以徐志摩、瞿秋白、汪曾祺的例子加以论证,引出话题,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详解】着眼于共同点:
角度1:适者生存,懂得改变自己,以适应变化了(变坏了)的环境。
角度2:智者生存,水分稀少,肥大叶子会蒸发浪费掉生命之水,仙人掌就把叶子变小,再变小,即是懂得怎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懂得怎么改变也是因为懂得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知己知彼。沙漠大黄与之相反,它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保证生命的给养。
着眼于区别:
分别看(正):
角度3:适者(智者)生存。仙人掌可能拥有过美丽的叶片,也可能绽开过灿烂的花朵。当环境发生变化,褪去繁华(花),再收敛叶片,此时生命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下去。所以,当良田演变为沙漠,当千万种植物悲哀地死去,沙漠中留下了傲人的仙人掌。
角度4:智者更好地生存。沙漠大黄保持肥硕碧绿的叶片,美丽保持着;通过叶片上遍存布的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保证了生命的给养,不仅活了下来,更开出了让仙人掌们羡慕的娇艳的花朵。
分别看(正):
角度5: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仙人掌的生命之水来自根部,水分来自于其不断壮大的发达的根系,它以最大的可能性在地下,从四面八方汲取水分;在地面之上,它又以最大限度蜷缩自己的叶片,所以它总体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是内敛安静平和的。而降雨多数是落在地上渗入地下的,仙人掌充实根部,得到的水分相较沙漠大黄而言,更有保证,更为持久。所以说它活得从容淡然。
角度6: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当困境来临的时候,怎么镇定地活下去,可以看看沙漠大黄。依然舒展肥大的叶片,理智进化自己的纹理,搜集到每一滴水,输入到自己的根部,活下去,并开出娇艳的花。
分别看(反):
角度7: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委屈。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是否曾经辉煌。何况沙漠大黄的生命也不比仙人掌短暂。
角度8: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会活得持久吗?如果沙漠一年内(一段时期内)没有降水,沙漠大黄的叶片不可能有水分流过,根部的吸收会受到影响,从而沙漠大黄的生命会受到威胁。仙人掌会依赖地下的水分活得更为持久。生命奈不住张扬的美丽。
3.例文:
破茧成蝶
——我看逆袭
世上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面对逆境,若是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信念,当敢于放手一搏;若是畏缩不前,胆小怕事,只得在困境面前不知所措。顽强的人总能在挫折中发掘希望,生命的价值自会变得与众不同。
敢于逆袭者必能在漫漫长夜中寻出希望的曙光。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家乡建立湘军,前往围剿太平天国。不料军队竟屡次败在翼王石达开手下。但他毫不气馁,重整心态,屡败屡战,终将石达开围于四川。没有人可以保证尝试一次即可成功,屡败屡战便是逆袭所需要的一种勇气,永不轻言放弃,逆袭终能一战封神。
敢于逆袭者方能化悲痛为灵感,化腐朽为神奇。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科尔斯家突然失火。大火带走了一切值钱的东西,包括他准备出售的家具。面对满地狼藉,尼科尔斯虽极度悲伤,但仍心有不甘地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块已经被烧焦的红松木。当他除去上面的灰尘后,惊讶地发现红松木呈现一种温暖的色泽和极清晰的纹路。尼科尔斯灵机一动,将此种木材制成仿纹家具。这种家具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若遭受挫折而就此放手,纵使你有最强的能力,也只能做一把永不开锋的巨剑;若是敢于拼搏,终有一天,你会发现灾难所留下的生机,也就能找到一条梦想的逆袭之路。
敢于逆袭者终能积聚力量,华丽转身。林书豪可谓是NBA赛场上唯一的一位华裔球员了,可谁知他的篮球之路步步维艰:选秀落选,好不容易挤进纽约尼克斯队的球员名单却又沦为替补队员,每场比赛都只有寥寥无几的出场时间。但他忍受了下来,不能出场,他便加大训练量,每次教练分析比赛都坐在第一排……经历了几个赛季的沉淀,他终于等到了展现的机会。在多名首发队员因伤缺赛的情况下,林被调入首发。他的火力一发而不可收拾,带领球队一扫之前连败的阴霾,接连战胜强敌,豪取四连胜,在纽约刮起了一场“林旋风”。逆袭者拼的从来都不是运气,而是在黑夜中的点滴沉淀。茫茫黑夜是一笔财富,它聚集着力量,最终使人完美转身。
诗人艾青曾说:人间没有永恒的黑夜,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人生的境遇总会有些跌宕起伏,熬得过黑夜就可接受阳光的洗礼。
逆袭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姿态,它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明亮的光彩下便是面对黑暗时的不屈不挠,在困厄中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慢慢沉淀,积聚力量,破茧成蝶。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该处副标题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一段谈话,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进行立意,材料的中心是“逆袭”,后面的解释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曾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挫折”,在这种情况下的结果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逆袭’”,实际上立意的角度意境很明确,就是要来一场人生的“逆袭”。由此可以从可能性的角度立意为“人生可能会逆袭”;从面临困境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人生需要逆袭”;和可从从如何“逆袭”的角度考虑,立意为“坚忍不拔,逆袭人生”等。
素材链接:
2015年,第15次提名金像奖的刘青云终于拿到他的第二座影帝奖杯,离上一次他拿奖已经过去8年。
青云拿奖,他本人当然高兴,但社交媒体上欢呼的人显然比他本人更高兴,每个ID都在替他扬眉吐气。从1982年入行,刘青云身上似乎就有一种奇怪的观众缘,在银幕上也好,在生活里也好,他似乎永远憨憨傻傻、不争不抢地站在一边,反而格外惹来群众爱怜。有一次夺金像奖他输给刘德华,Facebook上居然发起过一个有名的行动叫“一人一票,支持青云”,意即大家投票选举他当人民的影帝,民意之深,可见一斑。这次刘青云拿奖简直就像一个普通人用一己之力默默守候,终于登顶的励志故事,再加上他与妻子郭蔼明那闪闪发光、此情不渝的爱情故事,厚嘴唇的刘青云成为实力派男神、好男人的样板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上,人们似乎都曾经爱过帅哥靓女,但私底下,又会偏心那样的老实人。
就如刘青云所说,他的人生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苦,“我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他自己都说。跑龙套跑了两年,21岁演《新扎师兄》也算是声名鹊起,虽然没有同剧男主角梁朝伟那样的声势,但好赖也算被人所知。1992年转战电影圈,第一部戏就是《新不了情》,“这部电影让我在电影圈里站稳脚跟”。 好景时他一年拍十来部戏,不好的时候,他也是几位导演的心头好,总有工开。私生活更是顺利得不得了,他娶得史上最高学历的港姐老婆,两人恩爱无比,有机电学硕士、既温柔又聪明的贤内助打理内务,他得以心无旁骛地在电影路上慢步悠游。除了没有生孩子,他的生活没有缺点,而没生孩子,是他自己的选择。
有人曾用八个字评价刘青云:大智若愚,绝顶聪明。也许,他就像我们中学时班上那种长相平常、嘴笨木讷的聪明同学吧,虽然一开始他一点儿也不惹人注目,但他捺得住性子,看得到机会,一早知道自己要什么,选准了路就不动摇。事业如此,爱情也如此,就像刘青云悟出的人生道理:“我觉得人生跟堵车好像,一堵车我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不选另一条路走,其实自己也知道,走另外一条也是一样的,它可能也在堵。你选了哪条路就应该径直走这条路,不要再去想另一条路上的风景,因为最后其实是殊途同归。”
所以,好好地、认真地选一条路,努力地向前跑,往往到最后就活成了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有一次,功成名就的刘青云接受同班同学曾华倩的采访,曾小姐当年是艺训班最出风头、最漂亮的女生,曾经是梁朝伟的女友,后来嫁人、生子、离婚,当了单亲妈妈。曾回忆当年的情形,只觉得刘青云是个内向的男孩,“你好cool,沉醉在自己的世界,我同吴君如、陶大宇一帮人玩得好癫,你就坐在一角!”刘青云的回答则颇有意味:“啊?我不觉得是这样的,可能我怕人多吧,但我有赔笑啊! ”
赔笑,多么辛酸的词,当年的班花可能怎么也没注意过这个又黑又土又穷的男同学吧,她和她那帮朋友甚至在背地里怀疑过这个怪同学是不是从来不换洗裤子。好多活动他又不肯去,其实他只是太穷了,穷得只剩下自尊,有时连搭公交车的钱都没有,每天步行来去,吃方便面度日,每天都在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一行。李安说人蹲得越低,看得才越透,怎么说呢?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上,在这条充满帅哥靓女的星光路上,对于一个长相普通的人来说,成功也许是一件更需要耐心的事,要等运气降临,要等机会来到,要让自己慢慢被人们看到。没有足够的天分和不够漂亮,在上半场拿不到球的人千万别放弃,积攒体力等下半场吧。
虽然成功并不是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人生说到底没什么意义,殊途同归。但人活一世,到底也要努力盛放一场,漂亮的人盛放得早一点儿,普通的人盛放得晚一点儿,像刘青云一样,不是也挺好?而且,只要一路坚持,就算曾是那个并不显眼的随跑者,也终有超越众人冲向终点的那一刻。
4.例文:
走过那片沼泽
在这里,没有波涛汹涌,没有绵延起伏,只有一片既死寂又沉默没有半点波澜的沼泽。
清冷的月光泻下来,沼泽就像平镜一般将死寂变为梦幻,焕发出迷人心智的光芒。然而,这一片沼泽,不仅仅是一片沼泽。在它的周围遍布着被沼泽面映出的杂草,不,也许不能称之为杂草,而是珍贵又不可多得的草药。最不起眼的是蹲坐在沼泽最边缘的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要经过这片沼泽地的人,而这片沼泽也将是他要走过的最后一个沼泽。由于沼泽地的凶险,他步履艰难,看起来这样平静的沼泽却像是一道鬼门关,他的手中还握着不知从何处捡来的一根长棍,也是全靠了这根长棍他没有成为沼泽下的一具骷髅。
淡淡的光只有少部分照在了他的脸上,目若朗星的一双眼中笼罩着让人看不明了的忧郁。是的他有一些兴奋,可在这忧郁的目光中看不清楚着一些兴奋,清冷的月光让他无法入睡,危险的境地也不允许他有一个好眠,他期盼赶紧走出这片沼泽,但此刻他不禁开始思考一些事情,不禁在这月光下思考他的人生。
曾经的他是在母亲怀抱中啼哭的婴孩,曾经的他是无忧无虑,不谙世事的顽童,成天嘻嘻哈哈。曾经的他坐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口中发出琅琅书声。曾经的他是一家人中最受呵护的心肝。他想着。从何时起,他却不时的受到责备与批评,又从何时起,他踏进了这一片沼泽的呢
进了这样的一片沼泽,着实让他苦不堪言。在这片沼泽中,面临死亡的危险,他变得小心翼翼,不让自己因为大意而沉入沼泽地,因为他曾经透过月光看到沉在这沼泽地底下的骷髅,好不令人恐惧。
慢慢的,月色淡了下去,晨光渐渐加强。他知道是时候拿起手中的长木棍走过这最后一片沼泽了。依旧保持着这份小心谨慎,走过那片沼泽。
走过去之后,他欣慰的笑了,目光也再无忧郁之光。这是他看向自己所依赖的长棍,他惊讶了,因为长棍渐渐幻化成了他的父母和老师……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加题目的命题作文,材料给了考生写作的方向和提示。“走出人生的沼泽地”中“沼泽地”应该比喻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磨难等,“走出”应该重点写出是怎么走出人生的困境的。材料中给了考生几点参考,一是有的人自己能顺利的战胜的困境,最终走向成功;二是有的人在他人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三是有的人最终没有战胜自我而失败了。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记叙,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重在记叙怎么样战胜困境的过程即符合命题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