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是别人口中的“神童”作家,13岁时开始发表小说,15岁成名;是“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作品风格独特受到大家喜爱。而他却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说自己是个“土著作家”,只能写“土气”的作品。他就是刘绍棠。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小说《蒲柳人家》节选部分,看看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所说的“土气”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格?
自读阅读提示
1.圈画阅读重点。
2.制定学习目标。
课题解读
“蒲柳人家”是指用蒲草和柳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这一标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内容,充满北方运河滩浓厚的乡土气息。
资料助读
1.作者名片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格调清新质朴,文笔通俗晓畅, 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等,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
2.创作风格
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3.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十月》1980年第3期。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两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走近传奇故事
1.本文向我们刻画了那些主要人物?
明确: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爷爷何大学问
2.梳理情节。
明确:何满子被爷爷拴→一丈青大娘大战运河岸→一丈青大娘溺爱何满子→何大学问外号的由来→何满子学识字→爷爷拴何满子→何满子盼救星
3.请模仿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名形式,为课文两大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七十二变一丈青;见多识广老江湖。
个高脚大身体强健一丈青大娘;慷慨豁达侠肝义胆的何大学问。
品析传奇人物
(一)学第一部分——一丈青大战运河岸
1.朗读第7自然段,以“写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描写方法)来写一丈青大娘的________特点”的句式来批注。
(1)示范引领:写三次吆喝,怒气逐层爆发,是通过语言描写来突出一丈青大娘的爱打抱不平。
(2)展示交流。
板书:
爱憎分明 性格豪爽
泼辣大胆 淳厚朴实
勤劳善良 口苦心甜
2.朗读阅读提示第一段中对人物塑造技巧的归纳总结,再次完善批注。
如:写一丈青大娘与纤夫的矛盾冲突,是通过人与人的矛盾冲突来写一丈青大娘的爱憎分明。
写一丈青大娘折断柳树,是通过艺术性的夸张来写一丈青大娘的泼辣勇猛。
(二)自学第二部分——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自读第二部分,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技巧来塑造何大学问的形象的?
交流展示:
1.作者从神、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对人物作多角度描写。写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抓多少给多少”;写何大学问爱说大话,“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写何大学问夜里徒生悲凉,思量教何满子读书,一个立体丰满的何大学问形象跃然纸上。
2.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来表现。何大学问“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在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后,却开始咬文嚼字,穿起了长衫。这一矛盾写出了何大学问对于读书的渴求与尊重。
3.对人物的行为进行艺术性的夸张。何大学问一个鞭花,“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以夸张写出何大学问的勇猛。
板书:
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讲义气 虚荣心强
小结:小说在塑造脾气火爆、正直公道的一丈青大娘和扶危济困、爱戴高帽的何大学问这两位传奇人物形象时,使用了丰富的人物塑造技巧。
(三)思考:何满子是个怎样的形象?这一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天真可爱、机灵顽皮。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品味特色语言
1.自读阅读提示第二段,说说本篇小说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试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交流展示: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2.小结:
(1)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2)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3.资料助读,感受作家作品民族作风,民族气派。
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
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小说的结构与《水浒传》的结构相似,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由何满子的故事将人物串联起来。多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用绰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这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感悟小说主题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推荐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的其他部分,看看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人物的命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