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辽宁朝阳月考)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行政区域,新区内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大 D.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2.下列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B.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C.发挥京津双核作用,促进区域竞争互补
D.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际交通
(2021年海南高考地理)“灶的南面置大水缸,俗名七石缸,半埋地中,用以储井水,西北又是一只,则是腌菜缸……”(摘自《鲁迅的故家·灶头》)。浙江绍兴人喜食腌菜,素有“腌储咸菜御冬”的古风,也是会“过日子”的象征。据此完成第3~4题。
3.绍兴地区腌制咸菜的时节最适宜在( )
A.春分(3月21日前后) B.霜降(10月23日前后)
C.冬至(12月22日前后) D.处暑(8月23日前后)
4.做大做强绍兴腌菜产业的主要措施是( )
A.传承传统工艺 B.委托外地加工
C.薄利多销 D.打造品牌
(2022年海南期末)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以河南省城市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城市群之一。图1为河南省各地级市2008年和2018年辐射半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1
5.导致郑州的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城市面积 B.气候条件
C.交通运输 D.资源储量
6.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周边乡村农业用地增加 B.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
C.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 D.促进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
7.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应该( )
A.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 B.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D.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2022年辽宁朝阳期末)表1为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第8~9题。
表1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8.表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影响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增长幅度 B.城市分布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2023年河南期末)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图2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图2
10.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B.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 B.降低消费水平
C.扩大城区范围 D.促进产业多样化
(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流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共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速率。图3示意水流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和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13题。
图3
12.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 )
A.水蚀能力最强 B.土质最为疏松
C.植被保护作用较弱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下列地区中,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的是( )
A.太行山西坡 B.长白山东坡
C.祁连山北坡 D.秦岭南坡
(2023年河南信阳月考)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图4示意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据此完成第14~15题。
图4
14.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 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D.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15.东南亚5国中,越南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主要原因是越南
( )
A.科技水平相对较高 B.劳动力数量最丰富
C.劳动力成本最低廉 D.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图5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5
16.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全线自流 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2年广东佛山期末)金沙江下游云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白水滩群(白水是指江河激流卷起的白浪),被世界漂流爱好者视为顶级漂流区域。近年来该区域密集建设的水电站正大幅度改变原有江水面貌。图6示意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中水电站的位置。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6
18.金沙江下游云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白水滩群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结冰期短 ②含沙量大 ③流量适中 ④落差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将( )
A.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B.缓解长江流域洪涝灾害
C.带动上游航运业的发展 D.提高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20.水电站的修建对白水漂流的影响是( )
A.可漂流段减少 B.漂流更加惊险
C.水质大幅改善 D.白水区域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辽宁锦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 620平方千米,人口约315万。阿贡火山海拔3 142米,是巴厘岛的最高峰,大部分被热带森林覆盖,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巴厘岛木雕非常出名,由许多师傅合力完工的当地特有木雕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材料二 咖啡豆是巴厘岛主要农产品之一。咖啡树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日光虽然是咖啡树生长不可欠缺的要素,但是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咖啡树成长,最理想的生长位置在500~2 000米之间肥沃、荫蔽且排水条件较好的山地上。
材料三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主要的东盟贸易伙伴国。自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表2为目前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双边贸易主要进出口产品。
表2
国家 主要出口的产品
中国 机电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 化工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
印度尼西亚 矿产品 动植物油脂 贱金属及制品 纤维素浆
(1)近年来,巴厘岛上的木雕工艺业得到快速发展,试分析其优势条件。(6分)
(2)2017年11月阿贡火山喷发,试分析火山活动对当地咖啡种植产生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结构特点,并分析印度尼西亚加强同中国贸易往来的地理原因。(6分)
22.(2022年江西南昌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德国传统工业是世界工业的标杆。南部城市慕尼黑原来以啤酒工业为主,啤酒节闻名于世,啤酒花和麦类是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慕尼黑已转型成为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号称德国的“硅谷”,有著名的慕尼黑大学,科研机构云集。慕尼黑重视扶持、提升传统工业,通过降低地价、税收等措施,将传统工业迁入高科技工业园区。图7为德国南部啤酒花、麦类分布以及慕尼黑位置示意图。
图7
(1)分析慕尼黑啤酒产业发达的原因。(8分)
(2)慕尼黑由啤酒产业中心转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分析其对慕尼黑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3)简述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内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的目的。(6分)
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辽宁朝阳月考)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行政区域,新区内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大 D.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2.下列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B.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C.发挥京津双核作用,促进区域竞争互补
D.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际交通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行政区域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D项正确。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区域的整体性则是相对的,A项错误。区域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行政区域是人为划分的,界线是明确的,B项错误。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项错误。第2题,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应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产业不宜向核心城市集聚,A项错误,符合题意。
(2021年海南高考地理)“灶的南面置大水缸,俗名七石缸,半埋地中,用以储井水,西北又是一只,则是腌菜缸……”(摘自《鲁迅的故家·灶头》)。浙江绍兴人喜食腌菜,素有“腌储咸菜御冬”的古风,也是会“过日子”的象征。据此完成第3~4题。
3.绍兴地区腌制咸菜的时节最适宜在( )
A.春分(3月21日前后) B.霜降(10月23日前后)
C.冬至(12月22日前后) D.处暑(8月23日前后)
4.做大做强绍兴腌菜产业的主要措施是( )
A.传承传统工艺 B.委托外地加工
C.薄利多销 D.打造品牌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绍兴人素有“腌储咸菜御冬”的古风,说明腌储咸菜主要是为了御冬,因此腌制咸菜的最佳季节应是秋末冬初。第4题,传统工艺多为手工制作,因此传承传统工艺对做大做强腌菜产业影响不大;委托外地加工会使绍兴腌菜失去本土特色,不利于绍兴腌菜产业做强;薄利多销不利于绍兴腌菜产业做强;打造品牌,可以提升绍兴腌菜产业知名度,拓宽市场,创造更高的利润,因此有利于绍兴腌菜产业做大做强,D项正确。
(2022年海南期末)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以河南省城市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城市群之一。图1为河南省各地级市2008年和2018年辐射半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1
5.导致郑州的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城市面积 B.气候条件
C.交通运输 D.资源储量
6.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周边乡村农业用地增加 B.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
C.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 D.促进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
7.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应该( )
A.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 B.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D.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答案】5.C 6.B 7.C [解析]第5题,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最大的交通枢纽,交通线路密集、范围较广,C项正确;郑州城市面积及其气候条件与河南部分地级市差异不是太大,因此不是决定其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郑州资源储量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第6题,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B项正确;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不是对周边乡村的影响;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不能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光电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适合在大城市发展,郑州周边地区技术水平比郑州落后。第7题,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郑州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加强经济联系,C项正确;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不利于郑州市发展;随着城镇化发展,郑州市城市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但这不是提升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的最佳途径;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是缓解郑州城镇化问题的措施,但不是提升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的最佳途径。
(2022年辽宁朝阳期末)表1为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第8~9题。
表1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8.表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影响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增长幅度 B.城市分布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读表可知,甲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差,且第一产业比重全国最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从人口增长幅度来看,东北地区因资源枯竭、设备陈旧、企业转型等原因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因此表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甲,A项正确。第9题,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就会越大,C项正确。
(2023年河南期末)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图2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图2
10.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B.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 B.降低消费水平
C.扩大城区范围 D.促进产业多样化
【答案】10.B 11.D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该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在a阶段先下降、后上升,但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故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A项错误,B项正确;该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说明经济发展停滞甚至陷入倒退,可能原因是资源枯竭,支柱产业产值下降,D项错误;该资源型城市c阶段经济韧性上升速度快,说明其产业转型成功,进入了新生期,C项错误。第11题,促进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抵御不利因素对城市经济的冲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韧性的快速增长,D项正确。
(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流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共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速率。图3示意水流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和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13题。
图3
12.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 )
A.水蚀能力最强 B.土质最为疏松
C.植被保护作用较弱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下列地区中,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的是( )
A.太行山西坡 B.长白山东坡
C.祁连山北坡 D.秦岭南坡
【答案】12.C 13.A [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保护作用较弱,C项正确;水蚀能力最强的是湿润区;土质最为疏松的应为干旱区;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第13题,读图可知,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下降得最快,因此在该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太行山西坡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A项正确。
(2023年河南信阳月考)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图4示意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据此完成第14~15题。
图4
14.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 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D.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15.东南亚5国中,越南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主要原因是越南
( )
A.科技水平相对较高 B.劳动力数量最丰富
C.劳动力成本最低廉 D.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答案】14.C 15.D [解析]第14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发生转换,为了腾出发展空间,一部分落后产业急需向国外转移,C项正确。目前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故劳动力和技术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小,A、B项错误;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产业主要转出国,D项错误。第15题,越南与我国陆地接壤,距离较近,地理条件优越,我国产业转移至越南成本较低,这是我国产业主要向越南转移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
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图5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5
16.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全线自流 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6.B 17.A [解析]第16题,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西部有水源保障,从图中可知,该国西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多,水源充足,有水可调;二是东部对水源的需求,从图中看,该国主要大城市集中在东部,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因此②③正确。从图中可知,该国西水东调线路穿过半岛中部山地,不可能全线自流,因此①错误。东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不是水稻种植区,④错误。第17题,调水工程将西部的水调到东部,可以缓解调水沿线用水紧张问题,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①正确;东部地中海气候区园艺业发达,充足的水源有利于园艺业发展,②正确;调水线路不是水运航线,不能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③错误;该国东部不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④错误。
(2022年广东佛山期末)金沙江下游云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白水滩群(白水是指江河激流卷起的白浪),被世界漂流爱好者视为顶级漂流区域。近年来该区域密集建设的水电站正大幅度改变原有江水面貌。图6示意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中水电站的位置。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6
18.金沙江下游云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白水滩群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结冰期短 ②含沙量大 ③流量适中 ④落差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将( )
A.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B.缓解长江流域洪涝灾害
C.带动上游航运业的发展 D.提高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20.水电站的修建对白水漂流的影响是( )
A.可漂流段减少 B.漂流更加惊险
C.水质大幅改善 D.白水区域增加
【答案】18.D 19.A 20.A [解析]第18题,根据材料“白水是指江河激流卷起的白浪”分析,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较大,并且流量适中,因此江水激流卷起的白浪比较丰富,③④正确;金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没有结冰期,①错误;金沙江含沙量比较小,并且含沙量大不利于形成白浪,②错误。第19题,金沙江流域的梯级开发有利于将流域内丰富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A项正确;金沙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金沙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对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影响不大,B项错误;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C项错误;梯级开发会对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导致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第20题,白水是指江河激流卷起的白浪,大量水电站的修建会使金沙江流速减慢,水质变差,白水区域减少,可漂流段减少,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辽宁锦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 620平方千米,人口约315万。阿贡火山海拔3 142米,是巴厘岛的最高峰,大部分被热带森林覆盖,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巴厘岛木雕非常出名,由许多师傅合力完工的当地特有木雕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材料二 咖啡豆是巴厘岛主要农产品之一。咖啡树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日光虽然是咖啡树生长不可欠缺的要素,但是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咖啡树成长,最理想的生长位置在500~2 000米之间肥沃、荫蔽且排水条件较好的山地上。
材料三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主要的东盟贸易伙伴国。自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表2为目前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双边贸易主要进出口产品。
表2
国家 主要出口的产品
中国 机电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 化工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
印度尼西亚 矿产品 动植物油脂 贱金属及制品 纤维素浆
(1)近年来,巴厘岛上的木雕工艺业得到快速发展,试分析其优势条件。(6分)
(2)2017年11月阿贡火山喷发,试分析火山活动对当地咖啡种植产生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结构特点,并分析印度尼西亚加强同中国贸易往来的地理原因。(6分)
【答案】(1)当地水热条件好,盛产优质热带林木,木雕原材料丰富且质优;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地方特色艺术收藏价值;每年接待游客多,木雕市场大;木雕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地劳动资源丰富。
(2)有利影响: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咖啡树生长;火山灰增加了大气尘埃物质,能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形成适度遮阴环境,利于咖啡树生长;火山喷发时伴随大量水汽,增加大气湿度,促进咖啡树生长。
不利影响:流动熔融物质毁坏火山附近的咖啡树植株;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污染咖啡树植株。
(3)产品结构特点:产品结构单一,以原料及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地理原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工业发达,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中国工业产品成本较低,质优价廉;中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市场需求量大。
22.(2022年江西南昌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德国传统工业是世界工业的标杆。南部城市慕尼黑原来以啤酒工业为主,啤酒节闻名于世,啤酒花和麦类是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慕尼黑已转型成为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号称德国的“硅谷”,有著名的慕尼黑大学,科研机构云集。慕尼黑重视扶持、提升传统工业,通过降低地价、税收等措施,将传统工业迁入高科技工业园区。图7为德国南部啤酒花、麦类分布以及慕尼黑位置示意图。
图7
(1)分析慕尼黑啤酒产业发达的原因。(8分)
(2)慕尼黑由啤酒产业中心转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分析其对慕尼黑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3)简述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内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的目的。(6分)
【答案】(1)啤酒酿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工艺先进;有优质的麦类和啤酒花等原料;水源洁净;市场需求量大;有啤酒节等文化推广品牌。
(2)有利于产业结构多元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增加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3)高科技企业有一定风险;德国传统工业是世界领先且成熟的产业,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率;增加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