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2023年辽宁朝阳月考)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行政区域,新区内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大 D.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2.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B.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C.发挥京津双核作用,促进区域竞争互补
D.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际交通
(2023年云南期末联考)201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梯田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景观体现出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彰显了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地域文化。在哈尼村寨上方,茂密的森林涵养水源,并为村民提供建房木材和生火的薪炭。村寨下方层层叠叠的千百级梯田种植水稻,细水长流,确保稻谷生长和丰收。图1为红河哈尼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3.下列关于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生火的薪炭 B.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C.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D.有利于防火防盗
4.影响哈尼村寨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森林、径流 B.岩石、土壤
C.气候、土壤 D.地形、地质
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埋尼龙网方格沙障会导致沙障防护功能基本丧失。图2为划分成6个地貌部位的某一流动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2
5.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
A.植物更快成活 B.对环境适应性强
C.需要劳动量小 D.无治理成本
6.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 B.削减风力
C.提高地下水位 D.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7.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Ⅴ
(2023年河南期末)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图3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图3
8.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B.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9.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 B.降低消费水平
C.扩大城区范围 D.促进产业多样化
图4为2010—2019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图4
10.2010—2019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
D.三次产业发展变化不明显
11.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有( )
①扩大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规模 ②大力发展乡村体验农业、观光农业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江西赣州月考)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2年12月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成为第七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武汉都市圈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市主城区为发展核心,致力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武汉市是武汉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因为武汉与周边城市相比( )
A.科技水平最高 B.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
C.人口数量最多 D.基础设施条件最完善
13.武汉市的对外辐射能( )
A.缓解武汉市的“城市病”问题 B.降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C.提升武汉市的规模等级 D.实现武汉都市圈的均衡发展
14.武汉都市圈的建设需要( )
①强化交通互联 ②深化产业趋同 ③推进生态共保 ④实现四城合作共管 ⑤推进公共服务共享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张北—雄安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起自河北省张家口张北特高压变电站,止于保定雄安特高压变电站。张北地区冬季严寒漫长,最低气温可达-40 ℃,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以为雄安新区输送7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为实现雄安新区100%清洁能源供电,构建蓝绿交织、清洁明亮的智慧生态雄安提供重要支撑。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张北地区作为电能输出地,具备的优势清洁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水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张北—雄安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后,面临的重大挑战是( )
A.冬季供电量极不稳定 B.维护和管理技术较落后
C.受电区电能消费不足 D.冬季输电线路受冰冻破坏
17.张北—雄安输电线路的建设有利于( )
A.保护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B.张北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C.全面缓解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 D.促进雄安新区石化工业兴起
(2022年江苏徐州期末)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挡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近年来,黄河下游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主要得益于黄河全流域管理,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功能。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黄河下游山东段发生凌汛的时段主要在( )
A.4—5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至次年1月
19.为发挥小浪底水库的防凌作用,合理的调蓄方案是( )
A.封河前加大泄水量,封河期加大泄水量
B.封河前减小泄水量,开河期加大泄水量
C.封河前加大泄水量,开河期减小泄水量
D.封河前减小泄水量,封河期减小泄水量
20.除了水量调蓄功能,小浪底水库对下游地区防凌的作用还表现在( )
A.下泄水温较高 B.下游泥沙淤积减轻
C.下泄流速减小 D.下游河道形态变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重庆万州区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图5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图,表1为流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
图5
地形类型 年平均侵蚀量/(t·km-2)
山地 643.4
盆地、丘陵 190.6
沟谷 163
表1
(1)从地形、气候、土壤发育三方面说明石漠化的原因。(6分)
(2)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6分)
(3)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土地石漠化的危害。(4分)
(4)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形,分别提出保护水土的具体措施。(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1/3。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该省纺织服装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材料二 图6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图6
(1)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浙江省保留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原因。(6分)
(3)分别说出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个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8分)
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2023年辽宁朝阳月考)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行政区域,新区内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大 D.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2.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B.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C.发挥京津双核作用,促进区域竞争互补
D.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际交通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行政区域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D项正确。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区域的整体性则是相对的,A项错误。区域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行政区域是人为划分的,界线是明确的,B项错误。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项错误。第2题,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应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产业不宜向核心城市集聚,A项错误,符合题意。
(2023年云南期末联考)201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梯田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景观体现出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彰显了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地域文化。在哈尼村寨上方,茂密的森林涵养水源,并为村民提供建房木材和生火的薪炭。村寨下方层层叠叠的千百级梯田种植水稻,细水长流,确保稻谷生长和丰收。图1为红河哈尼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3.下列关于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生火的薪炭 B.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C.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D.有利于防火防盗
4.影响哈尼村寨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森林、径流 B.岩石、土壤
C.气候、土壤 D.地形、地质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茂密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并为村民提供建房木材和生火的薪炭;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和防火防盗关系不大,D项错误,符合题意。第4题,森林可以为哈尼村寨涵养水源,并为村民提供建房木材和生火的薪炭,径流联系了森林、村庄和梯田,在给村寨提供水源的同时,又避免村庄遭受洪涝灾害威胁,同时又有利于梯田的灌溉和排水,A项正确;岩石、气候、土壤、地形、地质对当地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影响不大。
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埋尼龙网方格沙障会导致沙障防护功能基本丧失。图2为划分成6个地貌部位的某一流动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2
5.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
A.植物更快成活 B.对环境适应性强
C.需要劳动量小 D.无治理成本
6.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 B.削减风力
C.提高地下水位 D.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7.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Ⅴ
【答案】5.B 6.B 7.D [解析]第5题,生物措施是指利用营造园林植被、种植绿肥牧草等方式来改良土壤,对水分要求较高,机械措施不需要使用植被,无法比较植物成活的速度,A项错误;机械防沙措施对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使用,B项正确;机械防沙措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于修建相应设施,成本也比较高,C、D项错误。第6题,机械防沙措施是通过沙障的形式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削减风力,减轻风沙危害,B项正确;机械防沙措施不会增加降水和提高地下水位,也不会增强植物光合作用,A、C、D项错误。第7题,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因此图中Ⅰ、Ⅱ、Ⅲ部位处于沙丘的迎风坡,而Ⅴ部位处于该沙丘的背风坡,故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Ⅴ部位。故D项正确。
(2023年河南期末)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图3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图3
8.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B.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9.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 B.降低消费水平
C.扩大城区范围 D.促进产业多样化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该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在a阶段先下降、后上升,但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故在a阶段总体下降,B项正确,A项错误;该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说明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后退,可能原因是资源枯竭,支柱产业产值下降,D项错误;c阶段经济韧性上升速度快,说明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功,进入了新生期,C项错误。第9题,促进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抵御不利因素对城市经济的冲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D项正确。
图4为2010—2019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图4
10.2010—2019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
D.三次产业发展变化不明显
11.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有( )
①扩大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规模 ②大力发展乡村体验农业、观光农业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C 11.D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2010—2019年,江苏省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第一产业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而是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前期占主导地位,但在后期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C项正确;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明显。第11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因此应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①错误;应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乡村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属于乡村旅游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②④正确;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③错误。
(2023年江西赣州月考)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2年12月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成为第七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武汉都市圈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市主城区为发展核心,致力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武汉市是武汉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因为武汉与周边城市相比( )
A.科技水平最高 B.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
C.人口数量最多 D.基础设施条件最完善
13.武汉市的对外辐射能( )
A.缓解武汉市的“城市病”问题 B.降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C.提升武汉市的规模等级 D.实现武汉都市圈的均衡发展
14.武汉都市圈的建设需要( )
①强化交通互联 ②深化产业趋同 ③推进生态共保 ④实现四城合作共管 ⑤推进公共服务共享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答案】12.B 13.A 14.B [解析]第12题,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武汉市与周边城市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所以其综合影响带动力最强,B项正确;科技水平高是武汉辐射带动力强的一个方面,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除了科技外,还有经济、文化、教育、人才、思想观念等方面,A项错误;人口数量多和辐射带动强关系不大,人是对外辐射的载体之一,C项错误;基础设施条件也是对外辐射的载体,并非主要影响因素,D项错误。第13题,武汉市的对外辐射使得部分产业和人口流向周边地区,有利于缓解城市产业过度集聚、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缓解“城市病”,A项正确;武汉市对外辐射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武汉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B项错误;城市辐射功能是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带动作用,武汉市的规模等级高,其辐射带动作用就强,并不是武汉市对外辐射促进了武汉的规模等级提升,C项错误;武汉市的对外辐射有利于促进武汉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并不会实现都市圈均衡发展,D项错误。第14题,武汉都市圈的建设需要产业协调发展,各地区产业分工协作,而不是深化产业趋同,②错误;每个城市都有明确的行政管辖范围,应该推动合作工作机制建设,加强沟通协调,而不是实现共同管理,④错误;都市圈的建设需要依赖交通联系,强化交通互通,共抓大保护,推动生态共保以及推进公共服务共享,①③⑤正确。
张北—雄安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起自河北省张家口张北特高压变电站,止于保定雄安特高压变电站。张北地区冬季严寒漫长,最低气温可达-40 ℃,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以为雄安新区输送7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为实现雄安新区100%清洁能源供电,构建蓝绿交织、清洁明亮的智慧生态雄安提供重要支撑。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张北地区作为电能输出地,具备的优势清洁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水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张北—雄安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后,面临的重大挑战是( )
A.冬季供电量极不稳定 B.维护和管理技术较落后
C.受电区电能消费不足 D.冬季输电线路受冰冻破坏
17.张北—雄安输电线路的建设有利于( )
A.保护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B.张北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C.全面缓解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 D.促进雄安新区石化工业兴起
【答案】15.C 16.D 17.B [解析]第15题,结合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张北地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且气候较干旱,多晴天,冬季风力大,夏季日照时间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②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信息显示有地热能,①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河流的信息,④错误。第16题,由材料“张北地区冬季严寒漫长,最低气温可达-40 ℃”可知,冬季输电线路易受冰冻破坏,D项正确;张北地区冬季风力大,风能资源较稳定,A项错误;我国高压交流输变电的维护和管理技术成熟,B项错误;年输电量达70亿千瓦·时,可见受电区电能消费量大,C项错误。第17题,结合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高压输电线路沿线需要建设输电铁塔等配套设施,会对沿线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A项错误;该输电线路的建设有利于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B项正确;该输电线路对全面缓解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作用不明显,只能缓解局部地区的运输压力,C项错误;雄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主要发展的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D项错误。
(2022年江苏徐州期末)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挡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近年来,黄河下游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主要得益于黄河全流域管理,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功能。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黄河下游山东段发生凌汛的时段主要在( )
A.4—5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至次年1月
19.为发挥小浪底水库的防凌作用,合理的调蓄方案是( )
A.封河前加大泄水量,封河期加大泄水量
B.封河前减小泄水量,开河期加大泄水量
C.封河前加大泄水量,开河期减小泄水量
D.封河前减小泄水量,封河期减小泄水量
20.除了水量调蓄功能,小浪底水库对下游地区防凌的作用还表现在( )
A.下泄水温较高 B.下游泥沙淤积减轻
C.下泄流速减小 D.下游河道形态变化
【答案】18.D 19.C 20.A [解析]第18题,凌汛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等。凌汛产生的时间主要在秋末冬初、冬末春初。秋末冬初,较高纬度河水结冰期早,冰凌阻塞较低纬度河水从而引发凌汛;而在冬末春初则是由于较高纬度河水解冻期晚引发凌汛。由于水库在下游封冻前会进行补水,因此黄河下游山东段发生凌汛的时间会推迟到12月至次年1月。第19题,封河前,会加大泄水量,提高下游河流的水温与流速,缩短河流结冰长度,延缓结冰时间;封河期如果加大泄水量,会增加下游结冰河段冰层的厚度,在初春时增大凌汛的危害;开河期,上游纬度较低,解冻期早,在此期间加大泄水量会加剧凌汛。因此,为减少凌汛的危害,不同时间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即河流封冻之前加大泄水量;封冻期间及开河期间减小泄水量。第20题,冬季,水库表层水温受冷空气影响较大,水库底部水温高于表层。在凌汛期间,小浪底水库下泄的水温较高,有利于缩短下游河流封冻的长度,推迟封冻时间,A项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重庆万州区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图5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图,表1为流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
图5
地形类型 年平均侵蚀量/(t·km-2)
山地 643.4
盆地、丘陵 190.6
沟谷 163
表1
(1)从地形、气候、土壤发育三方面说明石漠化的原因。(6分)
(2)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6分)
(3)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土地石漠化的危害。(4分)
(4)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形,分别提出保护水土的具体措施。(6分)
【答案】(1)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多暴雨;石灰岩广布,成土慢,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加快石漠化进程。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坡度大,地表径流速度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层越薄。
(3)石漠化地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多发。
(4)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盆地、丘陵:修建梯田、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等。沟谷:打坝建库,分段营造防护林。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1/3。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该省纺织服装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材料二 图6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图6
(1)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浙江省保留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原因。(6分)
(3)分别说出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个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8分)
【答案】(1)接近原料产区,运费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
(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