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同 步 教 学 课 件
单元解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目录
一
课标解读
二
单元教学内容解读
三
单元学习目标
四
单元课时安排
课 标 解 读
一
单 元 内 容 对 标 新 课 标
课 标 表 述① 单 元 内 容
课程理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鱼我所欲也》论述人生的理性抉择,《唐雎不辱使命》叙述不畏强暴的故事,《送东阳马生序》描述少年时求学的艰辛,《词四首》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①注:《课标表述》部分文字均引述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单 元 内 容 对 标 新 课 标
课 标 表 述① 单 元 内 容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紧扣“选择和坚守”主题,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2、把握古诗文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3、在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①注:《课标表述》部分文字均引述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单 元 内 容 对 标 新 课 标
课 标 表 述① 单 元 内 容
组织呈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所选课文,有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古代论学名篇,其共同特点是偏于议论,辩论或说理。有三首宋词,一首晚清词都刚劲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各篇章观点明确,例证充实,全系列统筹规划,篇章间相互佐证,使“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落实相得益彰。。
①注:《课标表述》部分文字均引述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单元教学内容解读
二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论述人性的重要篇章。孟子主张“性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四心”就是“四端”,即本文中提出的“本心”。本文就“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展开论述,将利与义的冲突置于一个两难抉择的境地,从而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文章开头,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时“舍鱼而取熊掌”说起,运用了比喻、类比论证的方法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举例浅近,说理深刻。接着从“所欲”“所恶”两方面正反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再举例论证,先讲述“不食嗟来之食”故事,再对“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这种见利忘义的人的心理进行推测,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最后指出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就是“失其本心”。
“舍生取义”的思想不但是孟子思想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文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
文本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一篇历史故事。《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料的汇编,主要记述了当时策士阶层的谋权与言行。本文讲述安陵小国的唐雎临危受命,在秦廷不卑不亢、斗智斗勇,最终让不可一世的秦王屈服,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的故事。这篇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不必细究,它的价值在于称赞了一种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
本文适合当作“小说”来读,为了展示人物个性,文章多用小说笔法,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来刻画,情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极富文学色彩,值得细细品味。全文对白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本文几乎全由对话构成,只用很少的叙述语言做简略的交代或描写。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出人物个性:有胆有识、英勇无畏、应对自如的唐雎,强悍残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秦王。两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映衬,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又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开国文臣宋濂的一篇劝学之作,叙述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劝勉同乡后学刻苦学习,进德修业。作者学习条件之苦,沉浸学习之乐,以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业精于勤,学成于专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本文是一篇赠序,集叙事、说理、抒情一体,全文叙事雍容,议论闲雅,多用对比手法说明事理,语言质朴,辞气和畅。作者现身说说法,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值得阅读,欣赏和写作借鉴。
《词四首》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背诵的篇目。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写塞外秋景,军中苦乐,刚劲悲壮,词学大家夏承焘认为其词“开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词风”。《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豪放词的最早尝试,他开创豪放词派,使词摆脱音乐束缚而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辛弃疾继苏轼之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领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与寄之》情辞慷慨,格调高昂,表现了他一贯的爱国情怀。秋瑾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巾帼不让须眉,《满江红》是她挣脱家庭羁绊走向社会之前的词作,抒发了他不甘做平庸女性,立志奋发有为而无人理解的苦闷情怀。
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从内容主题的角度看,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名篇,围绕“选择与坚守”这一主题,展示了士人精神,从不同角度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选择和坚守”的精神内核:《鱼我所欲也》论述两难境地中“舍生取义”的人生抉择;《唐雎不辱使命》凸显策士不畏强权、勇敢抗争,坚守国家领土完整的精神;《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在家贫、无书、无师等逆境中仍选择苦学、乐学;四首不同时期的词作展现词人在悲情与惆怅中的仍不忘家国的责任与担当。在教学中,要把握每篇作品的创作背景、体裁特点和不同风格,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获得情感的激励与有益的启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并要立足当下,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从阅读技能角度看,本单元仍要坚持诵读教学,在诵读中积累,获得文言语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教学中组织诵读,一方面可以校准学生“读”的失误,另一面可以检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还可以比较研读,可以比较同一作家的作品,也可以对比不同作家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风格特点、抒情方式等的异同。
此外,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本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本单元写作“布局谋篇”旨在指导学生围绕表达的中心,对写作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拟出全文的框架,并列出写作提纲,在此基础上完成写作。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落足点在“讽刺作品的阅读”,可分三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整本书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阅读卡,第二板块读中指导,了解小说人物、赏析讽刺手法,第三板块读后分享:“儒林故事”专题探究。
本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选了三篇宋词一篇清词,惆怅中不失豪情,可看作《词四首》的补充,可穿插在教学中作为拓展阅读。
单元任务(群)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单元学习目标
三
01
02
03
04
了解本单元古代散文的特点,把握其论证或叙述的层次,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了解本单元所选词的风格,体会词独特的形式特点与和抒情方式,理解词作蕴含的思想内容,把握词人抒发的情感。
了解古代诗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对比、对偶、衬托、反问等,体会其在表现作品思想观点、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积累文言常用词汇,持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课文中用到的典故,涉及的文化常识,培养对古代作品深度理解的能力。
阅 读 目 标
01
02
03
能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组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做出整体的谋划。
在考虑布局谋篇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并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提纲。
养成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写作 目 标
01
02
03
了解《儒林外史》“众多文人逸闻趣事连缀而成”之结构,理解当时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欣赏讽刺笔法,结合具体语段品味作品叙事艺术,初步掌握讽剌作品阅读策略。
参阅相关资料,理解小说主旨,联系现实体会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力量。
名著导读目标
为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如何推进本单元的教学呢?
1、坚持诵读,注重积累。设置有层次的诵读训练,从读准字音、停顿、语气到读懂文意,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神韵,再到读出出对文本的充分理解,达成深度解读,最终熟读成诵。
2、分辨体裁,把握要旨。根据不同文体,把握教学重点。可对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体裁、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内容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古代散文和词的特点,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
3、加强断句、翻译练习,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断句是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翻译不仅可看出对原文的理解,还可以检验现代语言表达恰切与否。本单元所选古代散文比较适合做断句、翻译练习。
4、比较研读,提高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能力。比较有利于突出物的特征或性质,从而获取鲜明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可比较同一作家的作品,发现内在的共同之处,可以对比不同作家的作品,认识其风格,特点,抒情方式的异同。
5、质疑思辨,立足于现代借鉴。古代作品命意持论,有其时代烙印和局限,不可照单全收。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思辨,深入研讨。
6、立足大单元整体教学,创设情境。比如设计核心任务:班级举办一场主题为“选择与坚守”的演讲比赛。这一核心任务最终指向于对优秀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分步骤从文本理解到方法学习,从精神汲取到批判传承,层层递进,逐步推进任务的完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单元课时安排
四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任务:班级举办“选择与坚守”主题演讲比赛。
分课学习四篇课文,达成阅读目标
举行演讲比赛
撰写演讲稿,达成写作目标
单 元 课 时 安 排
内容 课时安排
课前引入 创设情境:举办“选择与坚守”主题演讲比赛,明确任务,预习课文。
阅读课 9.鱼我所欲也 2
10.唐雎不辱使命 2
11.送东阳马生序 2
12.词四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3
写作课 撰写演讲稿(布局谋篇)、演讲比赛 2
名著导读 阅读指导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