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D C D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D D B C C A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21.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化学性质
22. 仍然平衡;偏小
23. 甲;乙;乙
24. (1)密度
(2)绿色
(3)比较体积相同时液体质量的大小(画图法都可以)
25. (1)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
(2)BC;吸收
(3)CF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3分)
26. (1)B
(2)质量
(3)沸腾时温度不变
(4)D
27. (1)游码
(2)①62.4;②1.5
(3)偏大
28. (1)B
(2)97
(3)不同
四、解答题(共15分)
29. (1)密度小(2分)
(2)0.09kg(写出计算过程3分)
(3)0.03kg(写出计算过程3分)
30. (1)A容器中水的质量为4kg(2分)
(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为5×10-3m3(2分)
(3)铁块的质量为7.8kg(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科学量—温度
B. 比较物体吸热能力,引入科学量—比热容
C. 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科学量—密度
D. 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引入科学量—体积
2.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 )
A. 熔化吸热 B. 蒸发吸热 C. 液化放热 D. 凝固放热
3. 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若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 减少砝码或游码 B. 减少食盐
C. 增加砝码或游码 D. 增加食盐
4.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 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 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 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 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5.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 露形成 B. 雾形成 C. 霜形成 D. 冰消融
7.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 20g,0.8×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1.0×103kg/m3
8. 大型液压机上的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当机械对钢瓶内施加相当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1万~2万倍的巨大压强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却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1 金属分子间有空隙;②金属原子做无规则运动;③油分子很小;④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6 kg/m3 B. 4 kg/m3 C. 3 kg/m3 D. 2kg/m3
10.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 铜丝用作导线
11.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一定质量的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根据图像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0至5min内冰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冰的熔点不断升高
B. 5min至10min内冰的温度不变,但冰仍然吸热
C. 15min到20min和前5min相比较,说明加热相同时间液态水升温比冰块
D. 10min到15min冰已经全部融化成水
13.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4. 判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烛心周围石蜡熔化 B. 产生明亮火焰
C. 放出热量 D.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5.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的密度最大
B. 物质c的密度是物质a的两倍
C. 物质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D. 物质b的密度是1.0×103kg/m3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10℃~70℃的酒精温度计
B. 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 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
D.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又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说明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加热
17.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有100g和5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g,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156g B. 150g C. 144g D. 154g
18. 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较长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 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右移动游码
C. 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左移动游码
20. 液态氮(沸点为-196℃)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将液态氮倒盛有奶浆的杯中,可以观察到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白霜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
B. 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其温度保持不变
C. 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杯壁的温度升高
D. 常温下,氮气一定呈气体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21.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_________,“烧炭”是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属于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___________(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时,发现有砝码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则测得的冰块质量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液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体积/cm3 5 8 15 20
质量/g 6 9.6 18 22
(a)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3. 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___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__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______液体更好。
24. 有四杯被染成不同颜色的液体,其中一杯与其他液体种类不同。为了找出这杯液体,测得如下数据。
(1)小妍试图通过计算数据完成任务,则表格(a)处应填___________;
(2)分析可知,颜色为________的液体与其他三杯液体不同;
(3)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找出该液体。
25. 如图所示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_______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热量。
(3)已知冰的比热比水的小。图乙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____(填“CD”“CE”或“CF”)。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3分)
26.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 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_(填“A”或“B”)装置。
(2) 乙、丙两组同学选用了相同的实验装置,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
(3) 通过分析图像C,请归纳出一条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图D、E中,符合水沸腾现象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怀化市某乡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养蜂产业。该乡的小张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了解到蜂蜜品质与密度有关,他和同学想在实验室测量自家蜂蜜的密度。
(1) 小张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_______放在正确的位置。
(2) 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1 用天平测出蜂蜜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m总=______ g;
2 将部分蜂蜜倒入量筒中,其体积如图丙所示,在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烧杯总质量为32.4g,则所测蜂蜜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 细心的同学发现量筒上的侧壁上粘有蜂蜜,他们认真分析得出蜂蜜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8.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 加热到某一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3) 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得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四、解答题(共15分)
29. (8分)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固体。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可用它制成隔热宇航服。
(1) “气凝胶”具有________、耐高温、隔热性好、富有弹性等物理性质。
(2)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表面涂上0.006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3) 某飞机的某个零件采用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需要钢材79kg,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7.9×103kg/m3,请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30. (7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酒精密度为0.8×103kg/m3,铁的密度为7.8×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1) 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
(2) 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3) 将5400g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3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