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总揽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
20、口技(林嗣环) 乡村戏剧
舞蹈艺术
绘画艺术
民间表演艺术舞蹈艺术 冰心(1900—1999),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她的文笔清新秀丽。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笔名“冰心”的来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女
福建长乐人(1900——1999)
被称为“世 纪 老 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诗歌集《繁星》《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
作品主题主要表现
“母爱”、“童心”和“自然”
颦蹙( ) 粲然( )
尽态极妍( ) 浑身解数( )
妥帖( ) 雏凤( )
嗔视( ) 褶裙( )
叱咤( ) 花鬘( )
斗薮( ) píncùcànyánxiètiēchúchēnzhěchìzhàmánsǒu本色当行:
解数:
叱咤风云:
静穆:
尽态极妍:
惊鸿:
颦蹙:
妥贴: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形容威力极大。
安静庄严。
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恰当;十分合适。 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 2、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内容?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的由衷赞美! 3、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5、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的:(1)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2)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3)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赏析神态美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悉,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音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骄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六组排比句,整齐而有气势,高度赞美舞蹈者神态变化多端,步伐轻盈快捷。赏析动作美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排比、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由衷的赞美。 3、比较阅读《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相同点:
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不同点:
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2、《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映等。 1、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如第13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如“光艳”“秀丽”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第16段从衣饰方面写出舞蹈的美,如“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疾风般旋转”; 第17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第18段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舞蹈的特点。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1、词语填空。?? 变幻多___ 本色当___
低回___转 ___咤风云?? 浑身___数 尽态极___
息息相___ ___合悲欢姿行婉叱解研关离 二、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