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两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指导“繁”字书写,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重点)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节奏,体会诗韵;结合所看、所闻、所想,体会诗歌味道,熟读成诵,品读韵味。(重点)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好。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综合性学习当中的短诗三首,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请同学来读一读这几首诗,谁愿意读?特别好,特别端正。来,你读。
生: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生: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生: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这位女同学读得很好,我不知道你们在听到这三首诗的时候,脑子里边有没有疑问?我是有疑问的,繁星,繁星,繁星,谁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这三首诗都叫做繁星。
师:没错,为什么这三首诗都叫繁星?谁能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繁星它是一个诗集,这个诗集里有很多首诗,比如这个繁星,它是七一,就是这个诗集里的第 71 首诗。
师:我明白了,也就是说这几首诗都出自叫繁星的这本诗集。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区分它,就像刚才那个女同学说的,人家作者给他们编上了序号。那繁星这本诗集谁写的?你说?
生:冰心写的。
师:是冰心写的,有人对冰心有了解吗?你来介绍介绍。
生:冰心原名谢婉莹,他的外号是百岁老人或者世纪老人,他在 3 岁时就跟随爸爸到另一个城市生活了,那个城市很靠近海边,因此冰心与海有种特别的缘分,在那里,在他父亲生活的那个地方,他也他老了以后写下了繁星这本诗集。
师:好的,他不是外号,被称作是百岁老人,是他们对他的祝福,他活了 100 岁,人们都特别的敬重他。我们看刚刚他为我们介绍了冰心,我们也知道了,原来这三首诗都出自冰心的这本诗集就叫烦心。那么待会我们再读的时候,为了能够把它读得更好,我们就不再读序号,而用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来代替。下面谁再来读?读这三首诗,连上面的序号也不读,直接读这 3 首诗起来。读好那个女同学。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这位同学读的也是特别的清晰,特别的准确。那我们来看看课文当中的这些生词。你读。
生:波涛。
师:不拉长声,读得干脆,再读。
生:波涛。
师:有一个短语,谁读?你读,。
生:波涛的清响。
师:这是什么意思?和轻响意思一样吗?谁来讲?你怎么认为?什么叫波涛的清响?
生:第一个波涛的清响,那个轻代表那个声音很清脆,很好听,但是第二个轻响代表他的那个声音很小,很轻。
师:他说明白了,第二个轻代表声音小,而第一个他说代表一种清脆。没错,那种清脆的,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响声,就叫清响。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个短语,读出这种感觉,预备。
生:波涛的清响。
师:不是说声音小,而是说响得很纯粹。再来读这个短语,预备读。
生:波涛的清轻响。
师:好极了。再看看这个词,谁来读?
生:藤萝。
师:溜号了?重来。
生:藤萝。
师:什么叫藤萝?见过吗?藤萝会是什么东西?从这个字形上猜一猜。
生:藤萝是一种攀岩植物,有紫色的,藤萝花。
师:有紫色的,你知道还有什么颜色的吗?
生:黄色的。
师:还有黄色的,白色的,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紫色的。所以如果你在文学作品当中读到紫藤花,你就知道指的就是藤萝。好,再来看,谁读?你来读。
生:繁星。
师:你告诉我这个繁当什么讲?他只会读繁星,不知道繁当什么奖,谁知道繁当什么奖?
生:繁当晚上讲。
师:他说繁当晚上讲,是吗?繁当晚上讲吗?繁星。哇,你看看那个屏幕上夜空里边繁星是说什么呢?
生:繁可以在很多东西,一个物体有很多个的时候讲。
师:那也就是说繁当什么讲?多。如果夜空中的星星特别多,我们就把这样的景象叫做什么?繁星点点。如果爸爸妈的工作特别忙,我们就说他的工作特别的繁忙。没错,繁就当多讲。看这个字在写的时候,上边左半部分尤其要注意,看见了吗?就是那个每次的横折怎么了?
生:没有勾。
师:为什么要这么写?你知道吗?你说。
生:它下面如果加勾的话,跟那个细就有点交叉了。
师:对,处于一种避让的原则,所以就没有那个勾,这就是汉字的形体美。再来看,一起读。
生:漫灭。
师: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一起读。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师:什么叫永不漫灭的回忆?你说。
生:漫灭就是指忘记,然后把这个忘记带到这个句子里,就是说这些是永不会忘记的回忆。
师:很好,他用于代入法,他就理解了什么叫永不漫灭的回忆。
生:就是永远不会,就是记忆永远不会磨灭。对这些事对他来说影响很深,感触很深刻,
师:没错,印象很深,感触很深,永远无法磨灭,就叫永不漫灭。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这些事预备。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师:那么对于冰心来说,到底什么事儿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谁再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让我们去想象一下会有什么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你来读。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诗人给了我们三个短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想象的孩子,你知道吗?这三个短语就是三幅画,这三个短语放在一起又是一幅画,想象一下到底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下是一个怎样画面?谁愿意把自己脑子里的那个画面讲一讲?你说。
生:在月在夜晚的园中,那个冰心在那个藤萝它的叶下,然后它就在那个靠在母亲的膝上。
师:他靠在母亲膝上干嘛呢?您想象的出来吗?你说。
生:可能是在听故事。
师:听母亲给他讲故事,还有可能?
生:睡觉。
师:他在母亲的膝上睡着了,还有可能。
生:他可能在跟妈妈一起聊天。
师:唠家常,还有可能。
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刚刚和小伙伴玩累了,然后在母亲膝上休息一下。
师:那如果是夏夜的话,他伏在母亲的膝上休息,母亲还可能在为他,你说。
生:可能在为他扇子。
师:轻轻地扇着扇子,这一幕是不是让人觉得特别的温馨而美好。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来,这些事预备。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咱们看他的读能不能让我们脑子里有画面感。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不错,王老师给你打 95 分,你知道你怎么读就能得 100 分了吗?一边想象着那个画面,一边读,慢一点,静一点,好像怕打扰了他们一样。你再读一遍。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好的,如果三个短语中间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那个画面就更清晰了,你来试试。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非常好。来,能背下来吗?
生:能。
师:咱们试试。王老师,先给你一个支架,来,这些事预备。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这回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能自己背吗?我找一个同学来背,你来。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掌声送给他,还有谁能背?再来一个,还有谁能背来。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太棒了,你看你们背得真好,真有情,真有画面感。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首,有没有发现王老师说的这个第二首其实是课文当中的第三首那我为什么把它挪到第二个位置来讲,你一读就明白了,谁来给大家读?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谁听出来了?为什么我把它往前面挪,你听懂了?你说。
生:因为他和第一首一样,讲的都是母亲。
师:他发现了,这一首诗也是写给母亲的,也是跟母亲有关的。谁再来读?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在这首诗当中有两个风雨,你觉得这两个风雨的意思一样吗?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不一样。今第一个风雨就是天上的下雨来刮风了。然后第二个风雨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
师:他体会的特别准确,他说前面的说的就是天上的刮风下雨,而后面的说的是他遇到的挫折。那你看看作者在写的时候,这两句话特别的工整,所以你在读的时候也要读出这种工整的节奏感。谁来读,读出这种工整的节奏感?你来。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不错,还有谁能读来。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很好,那么王老师读到这的时候又有问题了。鸟儿躲我特别能理解,因为它特别弱小,它害怕风雨。可是冰心已经是个大人了,为什么他还要躲到妈妈的怀里?为什么?
生:有可能是因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和挫折,所以他就有可能会很伤心。
师:那不是常有人教育我们说,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勇敢的面对,要扛起来。为什么冰心却要躲到母亲的怀里?你怎么理解。
生:他说的躲可能不是真正的就抱着妈妈,他可能是让妈妈给他了一点安慰,心理上的安慰。
师:他只有在妈妈这儿才能得到一种心灵的安慰,你怎么理解的?
生:嗯,他这也许是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就是他说的那样,这是我前面这位同学说的一样。第二个可能就是这个地方他其实自己扛起来了这,而这个地方说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是我为了凸显出母亲的伟大和慈爱。
师:其实一个人不管长到多大,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你走了多远的路,其实母亲对他来说永远是一个最温暖的港湾。所以当时你知道冰心已经有多大了吗?20 多岁了,是不是?他是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发出这样的感慨,你能把他对母亲的那种依恋,那种怀抱的渴望读出来吗?自己练一练开始。
(学生练习读)
师:来,请一位同学来读,看看我们能不能听出冰心对母亲的深情。你来读。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还有谁来读?注意不要发虚,实实在在地去读,这种感觉会更好。来读。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请坐。还有谁愿意读?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冰心在读的时候,有可能是激情的,也有可能是很安宁的,很安静的。这种感觉你会读吗?你会吗?你试试。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如果你再慢一点,效果会更好,因为他在跟母亲诉说,在隔空跟母亲倾诉,是不是?你再来一遍?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所以对于诗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你可以理解为冰心是激情的,你也可以理解为冰心是安静的,你怎么理解,你就怎么读,这种感觉就最好。能背下来吗?真的吗?那我把它也藏起来,我们来背一背。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好,身体,坐正,再来一遍。哎,这才有感觉。母亲预备。
生: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了不起,我们已经两首诗都会背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三首,是一起读还是请人来读?请人读好,谁来读?你读。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读得不错,谁再来读?你帮我推荐一个同学读,那个小男生举手了,我们给他机会来。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你注意,这几句话后边都是问号,你发现了吗?要把这种问的感觉读出来。再来一遍。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请坐,你们觉得这种问的感觉他读出来了吗?好像不够,我们帮帮他,我们一起来读大海,预备起。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你们看,就这首诗,王老师把它变了变,意思通不通?我是这样变的,大海啊!每一颗星都有光,每一朵花都有香,每一次我的思潮里都有你波涛的清响。你们觉得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
师:没变,现在我这样写,跟柯文林那样写,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谁愿意说自己的观点来?
生:我觉得课文里那样子写的好,因为我觉得课文里这样子写能突出他的那个疑问,但是如果说按照那种很肯定的句的话,他就感觉没有那种很有那种感觉了,就这首诗的。
师:他说就没那种感觉了。课文里是疑问吗?课文里那叫什么?反问,反问比陈述句更能表达感情对不对?所以人家诗人用了反问的写法,你能把这种反问的感觉用表达感情的感觉再读出来吗?你读。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你们知道冰心为什么会对大海情有独衷吗?刚刚有一个同学介绍资料的时候说了,谁听到了?他说冰心为什么对大海有感情?还记得。
生:他从 3 岁的时候就跟爸爸到另一个城市,那个城市离大海很近,所以冰心就对大海有独特的感情。
师:用一句话说的话就是,冰心曾经在海边生活过,是不是。那大海就是它的故乡?来,我们看冰心在自传里说到,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请你到前面来,我们两个合作,读读冰心的这几首诗。
生:繁星 28 故乡的海波啊!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师:是的,每当想到海的时候,写到海的时候,就会念起自己的故乡。
生:繁星 90 坐久了,推窗看海罢,将无边感慨,都付与天际微波。
师:冰心说,我一想到大海,我的心胸就开阔起来,宁静了下去。
生:繁星 47 儿时的朋友;海波啊,山影啊,灿烂的晚霞啊,悲壮的喇叭啊,我们如今是疏远了吗?
师: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让冰心非常的惦念。他说,这个舞台无边辽阔,我虽然单身独自,却感到无限的欢畅与自由。我们知道冰心的父亲在海上工作,所以每当他隔窗跳海,他就会想到自己在海上劳作的父亲。
生:繁星75,父亲啊!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生:繁星113,父亲啊!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的爱你的海。
师:这样你刚刚因为看不清没好好发挥,我们给他个机会再读一遍。
生:繁星113,父亲啊!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的爱你的海。
师:所以你们看冰心只是在写海吗?这个海在冰心的眼里是什么呢?你说。
生:父亲。
师:海是父亲,这个海在冰心的眼里还是什么呢?还是,还是他的?
生:童年。
师:还是?
生:还是他的家人,因为他这些繁星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同时反衬出来他的母亲的慈爱。然后这 75 还有113写的都是他的父亲,还有其余的关于海的,所以说海算是冰心他们家人的一部分了。
这个海是它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海,是父亲,是母亲,是伙伴。也所以在冰心的作品中常常有关于海的歌颂,海的描写。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最后一首大海,预备起。
生: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香。
师:谁知道什么叫思潮?这个词我不懂,谁能给我讲一下什么叫思潮?你说。
生:就是思想的潮流。
师:他说就是思想的潮流,没错,就是思想的潮水,那么奔涌,那么奔放。所以你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记住,思潮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思考,它像潮水一样涌来。那应该怎么读啊?哪一次预备起?
生: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那个波涛也不是小浪花,一浪接一浪的,那才叫它的思潮是不是?来,咱们最后再读一遍,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大海预备起,
生:大海啊!满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好极了,这首诗能背吗?能,也能背。那我们试试啊,谁来试试?这节课谁还没背过呢?给你个机会啊,不然机会没有了,谁来背?好,我们给这个女同学一个机会。来,你先背。
生:大海啊!满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好极了,你来背一遍。
生:大海啊!满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真棒,孩子们,三首诗咱们都背下来了,全体起立,我们配上音乐来朗诵或者背诵这 3 首诗。身体站直,王老师给你们配乐,按照我们今天学的顺序来背,来读。这些诗,预备齐。
生: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母亲,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请坐。非常好,同学们,繁星短诗三首,这一刻只是我们综合性学习的开启,在后面的学习当中,你还会读到其他的诗歌,你还会去自己搜集诗歌,分享诗歌,甚至是创作诗歌,让诗歌润泽我们的生命,美好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好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