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形成性检测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 27分)
一、(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元剧中有不少以爱情为主题的剧本,例如《曲江池》《倩女离魂》等,都选择女主角主唱,
来得细腻,可以充分表现恋爱的情绪, ① ,这种安排是适宜的。但 ② 的是,作为爱情对
方的男人陷于配角地位,没有主唱的部分,显得被动而无力。《西厢记》使张生和莺莺都作为
主角,都有曲可唱,都有戏可演,使观众充分看到张生热烈追求的一方面,也看到莺莺对于张
生热情的反应以及复杂的心理变化, ③ 。红娘为主角之间的辅助角色,为相国女儿展示爱
情所必需,活泼生动。《西厢记》所再现的生活面是完整的,没有遗漏。
以情节而论,《西厢记》故事并不比《曲江池》等曲折复杂,假如以四折一楔的一本杂剧
来写也是可能的。不过,由于董西厢的创造,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
以必须采纳五本长剧,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而这样一个长本戏的形式,使张生、莺莺、
红娘三个角色分别主唱,又丰富了剧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西厢记》的结构作为文艺
理论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一个定律的证明。
1.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沁人心脾 瑕不掩瑜 面面俱到 B. 动人心弦 瑕不掩瑜 面面相觑
C. 沁人心脾 美中不足 面面相觑 D. 动人心弦 美中不足 面面俱到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董西厢的创造,这个故事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必须采纳五本长剧,
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
B. 由于董西厢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必须采纳五本长剧,方能够
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
C. 因为董西厢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必须采取五本长剧的形式,
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
D. 因为董西厢的创造,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 所以必须采取五本长剧
的形式,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
3. 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1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A 《红烛》 现代诗 郭沫若 现代 创造社
B 《琵琶行》 律诗 白居易 唐代 古文运动
C 《赤壁赋》 词 苏轼 南宋 诗文革新运动
D 《插秧歌》 古体诗 杨万里 南宋 诚斋体
二、(每题 2 分,共 6 分)
4.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A.迷花倚石忽已暝. 闭眼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顺流而下
B.却.坐促弦弦转急 表转折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稍微 木直中.绳 合乎
D.今之众.人. 很多人 士大夫之族. 类
5.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无以.至千里
B.而.青于蓝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凌万顷之.茫然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可怪也欤
6.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客有吹洞箫者
C.渺渺兮予怀 蚓无爪牙之利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
三、(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元帝时,珠崖反,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待诏贾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
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丞相于定国以为捐之议是.,上从之,遂
罢珠崖郡。匈奴呼韩邪单于既事汉,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
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对十策.,
有诏勿议罢边塞事。成帝时,匈奴使者欲降,下公卿议,议者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禄
大夫谷永以为不如勿受,天子从之。使者果诈也。哀帝时,单于求朝,帝欲止之,以问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2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①,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黄门郎扬雄上书谏,天子寤.焉,召还
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
安帝时,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会公卿集议,皆以为然,郎中虞诩陈三
不可,乃更集四府,皆从诩议。北匈奴复强,西域诸国既绝于.汉,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
关绝.西域。邓太后召军司马班勇问之,勇以为不可,于是从勇议。顺帝时,交趾蛮叛,
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问以方略,皆议遣大将发兵赴之。议郎李固驳之,乞选刺史
太守以往,四府悉从固议,岭外复平。灵帝时,凉州兵乱不解,司徒崔烈以为宜弃,诏
会公卿百官议之,议郎傅燮以为不可,帝从之。
此八事者,所系利害甚大,一时公卿百官既同定议矣,贾捐之以下八人,皆以郎、
大夫之微.,独陈异说。汉元、成、哀、安、顺、灵皆非明主,悉能违众而听之,大臣无.
贤愚亦不复执前说,盖犹有公道存焉。每事皆能如是,天下其.有不治.乎?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卷第二》)
【注】①府帑,国库。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丞相于定国以为捐之议是. 这
B. 天子寤.焉 醒悟
C. 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绝.西域 断绝
D. 大臣无.贤愚亦不复执前说 无论,不分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休天子人民 自唐显庆以.来
B. 可且.勿许 且.放白鹿青崖间
C. 西域诸国既绝于.汉 托遗响于.悲风
D. 天下其.有不治乎 其.为惑也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
B. 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
C. 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
D. 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官职名称,春秋战国时掌文书记事,自秦始专门负责对官吏进行监察弹劾。
B.策,文体名,臣下撰文上呈、君主对下发布制令、应试者对答的文字等均可称策。
C.微,文中有精深、精妙之意,与《屈原列传》中“其辞微”的“微”含义相同。
D.治,文中指太平之意,与《陈情表》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含义不同。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3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帝和有关大臣商议派兵去珠崖郡平叛,待诏贾捐之不建议出兵,他的建议得到了丞相
的认可,最终元帝放弃了出兵平叛的想法。
B.面对单于想要朝见的请求,哀帝与公卿们认为这只会白白耗费国家的钱财,想拒绝,后
来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哀帝才有所醒悟,致使事情出现逆转。
C.大将军邓骘想要放弃凉州,加强北方边患的防备,众多参与商议的公卿都认可这一做法,
可是郎中虞诩却提出了三条反对的理由,最终获得了通过。
D.交趾出现反叛时顺帝坚决主张平叛,而议郎李固则持反对意见,要求朝廷选派刺史太守
前去安抚,最终四府同意了他的建议,岭南地区又重新安定下来。
第Ⅱ卷(共 93分)
四、(共 22 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匈奴使者欲降,下公卿议,议者言宜如故事受其降。(3 分)
(2)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问以方略,皆议遣大将发兵赴之。(3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禾熟
孔平仲①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桑茶坑道中(其二)
杨万里
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④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巅。
【注释】①孔平仲,北宋诗人,仕宦坎坷。②窦,此指水沟。③了,了却。④锥,此指
立锥之地,极言住所之小,为能上缴沉重的租税,只能精心规划,充分利用土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诗起句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庄稼丰收的远景,杨诗则先描摹田间小路的形状。
B.孔诗在写新谷登场的同时,还将清泉落下的声音融入其中,有闹中取静之效。
C.杨诗“细于椽”“置锥”等内容,说明百姓因税重而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之状。
D.孔诗最后借老牛的悠闲神情来烘托气氛,杨诗描绘田园风光的背后似有深意。
(2)两首诗都描绘了田园的风光,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
分)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4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短歌行》)
(3)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5)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6)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劝学》)
(7)师者,_______________。 (《师说》)
(8)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五、(共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①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 37 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自从
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
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
②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帐.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主顾,从他
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早的老主顾写来的信件。这
位滑.稽.可笑、节.约.成.癖.的老兵,作为一位古代版画艺术的收藏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
明才智、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雅不俗的艺术品味。我将其近 60 年的订单慢慢地加以
整理,发现他的收藏品早就价.值.联.城.了。尽管如此,自从 1914 年以来,他再也没有寄来
过订单了。
③我毫不费劲地找到了他的住所——简陋的乡村楼房的三层楼上,告诉老人恰好路
过这里,顺便拜访一下他——我们这个字号的多年老主顾、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约
定下午三点以后来看藏画。
④午饭过后,一个衣着朴素的姑娘找到我,说是我的老主顾赫尔瓦特的女儿。她涨
红着脸,显得十分局促与尴.尬.。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来意:原来在大战过后,老人已经
完全失明。当时物价飞涨,单凭老人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甚至温饱都不够。不得已,母女俩只好背着老人把他的藏品卖掉。而为了不被这可怜的
失明老人知道,为了让他继续维持他那每天都要花费几小时的“看”画的乐趣,也为了
老人能够不知晓真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她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空白页来填充画框,
瞒过老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5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⑤我们于是一起到她家去。“赫尔瓦特今天一个中午根本睡不着,为了急于要把他
的宝贝给您看。”老人的妻子微笑着对我说。她女儿的一个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
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桌上一大堆画.夹.已经摊开,等着人去看。
⑥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
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
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
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⑦“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 每个
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
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
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
斯代勒的图章。”
⑧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
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
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
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
演我的角色。
⑨“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
“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
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
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
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
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
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
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 ”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
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
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驰.了下来。“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
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⑩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
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
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
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
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6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
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
事,老人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
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
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
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肄.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
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
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
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
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头却看见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露出一张白发
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
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
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有删改)
15. 下列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帐本 画夹 纯净 节约成癖(pì)
B.滑稽 松驰 虔诚(qián) 价值联城
C.尴尬 蹩脚(biè) 放肄 守口如瓶
D.微薄 闪烁 纯粹 毛骨悚然(sǒng)
16.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特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标题“看不见的珍藏”,指藏品并不存在和失明老人看不见藏品,同时也昭示了“我”
动机的纯粹与人性的善良。
B. 老人急切地期盼“我”的到来,得意地展示他的珍藏,这种兴奋源于倾吐自己艺术爱好的
渴望,遇到知己的喜悦。
C. 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艰难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翼、尽力地呵护着老
人心中的艺术世界。
D. 大战过后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和老人再没给“我”寄来过订单,为后文老人藏品的荡
然无存埋下伏笔。
E. 结尾窗口老人“高高兴兴的笑脸”与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脸”形成对比,反映对艺术的
追求能完全消解现实的严酷。
17.“我”的心理随着老人鉴赏名画的过程逐步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5分)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7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
18.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歌德说的一句话,“收藏家是幸福的人!”你认为老人是幸福的还是
不幸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共 3 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中,社会圈子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的
社交圈子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社交圈子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
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变化,这种伸
缩能力简单概括就是“推”。同样的,在差序格局影响下,微信圈层亦如波纹一般向外“推
出”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微信社交圈子”。微信圈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圈
层,是对固有传统社会关系进行巩固的圈层,称之“血缘、地缘”圈层;二是拓展圈层,是
通过广泛的社交而新组建的圈层,称之为“学缘、业缘、趣缘”圈层。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微信群属于哪种微信圈层类型,将字母填入对应位置的横线上。(3
分)
A.微信原生圈层 B.微信拓展圈层
①“群英荟萃读书打卡群”属于______________。
②“东北一家亲群”属于_______________。
③“互帮互助小分队群”属于_______________。
七、(共 50 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人生中有太多遗憾,但没有遗憾,人生却反而不完美。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800 字左右。
高一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科试卷 第 8 页 共 8页
{#{QQABTYCEggiIABIAARgCAQGKCgOQkAEACCoGRAAEIAABwBFABAA=}#}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形成性检测语文答案
1. D 【沁人心脾: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饮料或花香使人感到舒适,也可以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动人心弦:指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
2. C 【句式杂糅、搭配不当】
3. D 【A 闻一多 新月派B 古体诗 新乐府运动C 赋 北宋】
A 【A暝:昏暗。下:攻占。B却:退回。C稍:逐渐。D众人:一般人。】
5.B 【A 在;用来 B 都是转折 C 取独;定后标志 D 代词;表语气】
6. C 【A均为判断B 定语后置C 主谓倒装、定语后置D 被动句】
7. A 【正确】
8. B 姑且,暂且【A来;表时间或地点的界限 C和;向 D 表反问语气;那些】
9. A 【原句: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译文:元帝命交付有关大臣商议,大臣们都认为可行,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认为不能答应。】
10. C 【解析】“微”在文中指地位卑微,与《屈原列传》中“微”的含义不同。
11. D【“顺帝主张平叛”文中没有依据。】
12.(1)匈奴使者(说匈奴)想要归降,(成帝将此事)交付公卿商议,商议的人说应当依照旧例接受匈奴归降。(“下”“如”“故事”各1分)
(2)皇帝召见公卿百官以及四府的属官,拿对策询问他们(向他们询问对策),(这些人)都建议派遣大将进兵征讨交趾。(“及”“赴之”各1分,“问以方略”省略句1分)
【参考译文】
汉元帝时,珠崖郡反叛,连年不能平定。元帝和有关大臣商议派出大军平叛,待诏贾捐之建议,认为不应出兵。元帝因此询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出兵,丞相于定国认为贾捐之的看法是对的,元帝采纳了贾捐之的建议,于是撤销了珠崖郡的平定事宜。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经归服汉朝,上书愿意保卫上谷以西的边塞,请求撤走守备边塞的军队,来让朝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元帝命交付有关大臣商议,大臣们都认为可行,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认为不能答应。元帝询问详细情由,侯应对答了十条不能答应的理由,随后有诏命令不再讨论边塞撤兵之事。汉成帝时,匈奴使者说匈奴想要归降,(成帝)将此事交付公卿商议,商议的人都说应当依照旧例接受匈奴归降。光禄大夫谷永认为不如不接受,成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匈奴使者果然是诈降。汉哀帝时,单于请求朝见,哀帝想要拒绝他,就此事征求公卿的意见,也都认为白白耗费国家钱财,可以暂不准许。单于使者辞去。黄门郎扬雄上书进谏,哀帝醒悟,召还匈奴使者,另作诏书同意单于的请求。
汉安帝时,大将军邓骘想要放弃凉州,加强北方边患的防备,朝廷召集公卿集体商议,都认为是对的,郎中虞诩陈述了不可放弃的三条理由,于是又召集四府商议,最后都同意虞诩的建议。北匈奴再度强盛,西域各国断绝了和汉朝的联系后,朝廷公卿大多认为应该关闭玉门关阻断西域交通。邓太后召见军司马班勇询问他的意见,班勇认为不可如此,于是采纳了班勇的建议。汉顺帝时,交趾蛮反叛,皇帝召见公卿百官以及四府的属官,向他们询问对策,这些人都建议派遣大将进兵征讨交趾。议郎李固反对,请求选派刺史太守前去安抚,四府都同意李固的建议,岭南重又安定下来。汉灵帝时,凉州兵乱不止,司徒崔烈认为应该放弃凉州,朝廷召集公卿百官商议,议郎傅燮认为不可,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八件事,所涉及的利害关系重大,当时公卿百官已经形成定议,贾捐之以下八人,均以郎官、大夫的卑微身份,独自提出不同意见。汉元帝、成帝、哀帝、安帝、顺帝、灵帝都算不得英明君主,也都能否决公卿百官而采纳他们的意见,大臣们不论贤愚,也不再坚持前议,这是公道还存在的表现。每件事都能如此,天下还会不太平吗?
13.(1)B 【解析】“有闹中取静之效”有误。应是泉水声和打谷场上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
(2)孔诗通过对田园丰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1分)也通过对老牛辛劳之后悠闲生活的赞赏,抒发了自己因仕宦坎坷劳苦而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杨诗则通过描绘田间作物的布局,既赞美了庄稼人吃苦耐劳、精心规划的优秀品格,(1分)也间接地表达了对百姓因租税沉重而生活窘迫的同情。(1分)【情感每点1分,结合诗歌内容给1分】
14.(1)鱼翔浅底 (2)青青子衿 (3)一夜飞度镜湖月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樯橹灰飞烟灭 (6)金就砺则利 (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泣孤舟之嫠妇
15.D【A账本 节约成癖(pǐ)B 松弛 价值连城 C蹩脚(bié) 放肆】
16.AE【 A “同时也昭示了‘我’动机的纯粹与人性的善良”错误。“我”的动机最初并不纯,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E原文“楼上的窗口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原文用的是“凌驾”,可知是精神高于现实,而非完全消解。对艺术的追求本身也并不能完全消解现实的严酷,本文表达的是老人在家人善意的谎言中,远离了严酷的现实社会,葆有对艺术的纯粹的痴迷与热爱,而没有受到现实的困扰,让这种热爱掺杂利益与功利。】
17.(5分)
①惊讶。老人的热情举动、专注的神情,感受到老人完全失明的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这让“我”觉得很惊讶。(或者下文老人精准指出印章位置等)
②恐惧。老人热情地夸耀一张张根本不存在的画,还用手精准地指着画上的图章,这让“我”有点毛骨悚然。
③感动。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
④羞愧。告别老人后,“我”为自己作为一个奸诈狡猾的商人企图骗取老人的藏品的最初想法而充满羞愧。
⑤敬畏。“我”为老人能远离严酷的现实社会,葆有对艺术的纯粹的热情而感到敬畏。
(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得4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
18. (6分)
参考答案一:老人是幸福的。
①老人的妻子和女儿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小心翼翼的呵护,圆合着老人的梦,为老人支撑起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世界。
②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并以此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将自己的晚年完全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
③在阴暗的通货膨胀时期,老人虽遭双目失明和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
(答案可从“妻女对老人的关爱”“老人对艺术的热爱”“老人充实的精神世界与严酷的现实世界的对比”等角度来作答,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同一角度不重复给分。)
参考答案二:老人是不幸的。
①老人处于这样阴暗的时代,战争给他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双目失明,通货膨胀,生活穷苦。
②老人半生的收藏为了要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被变卖,而他每天用几个小时来欣赏抚摸的画作早已成了一堆劣质品和泛黄的白纸。
③老人沉浸在自己的珍藏之中,幸福地活着,可是这幸福是用善意的谎言营造起来的,大大加深了老人的悲剧色彩。
(答案可从“老人自身的悲惨经历”“老人的珍藏已不复存在”“老人眼前的幸福都是用谎言营造的”等角度作答,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同一角度不重复给分。)
19.①B ②A ③B(每空1分)
2019届高三物理练习 第 1 页 共 2 页
高三X X科答题卡 第 X页 共X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