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16 18: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初步了解非洲黑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3、通过引导学生读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
学习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
学习难点: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学指导一
1.观察课本60页图8.24和结合内容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
2.观察课本61页图8.26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濒临的大洋、主要海湾和南端尖角。
对照地图仔细观察小鸟带领我们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
撒哈拉沙漠
北非
“黑种人的故乡 ”之称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从纬度位置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五代中的哪一带?有什么之称?
热带
纬度位置
“热带大陆”之称
A
B
C
D
E
F
G
撒 哈 拉 沙 漠
说出下列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A B
C D
E F
G
2.本地区东临 洋,西临 洋;最大的海湾是 ; 最大的岛屿是 ;世界最长的海峡是 ;
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是 。
海陆位置
大西洋
印度洋
几内亚湾
莫桑比克海峡
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
好望角
大西洋
印度洋
几内亚湾
莫桑比克海峡
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
好望角
印度洋
大西洋
几内亚湾
马达加斯加岛
莫桑比克海峡
好望角
自学指导二
1、观察课本P61页图8.26,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地形区及地形特点。
2、观察课本P61页图8.26,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
对照地图仔细观察小鸟带领我们找出主要地形区,地形、地势特点
刚果盆地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地形、地势特点
以高原为主
东南高、西北低
东非裂谷
高原大陆
非洲最高峰
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雪峰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总长达6400多千米,宽50—80千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大地的伤疤”
据科学家测定,裂谷北端的红海每年扩张2厘米,大陆裂谷每年加宽数厘米。再过1亿年,大裂谷就会被彻底撕裂,形成一个新的“大洋”。
死海
尼日尔河
尼罗河
刚果河
赞比西河
尼日尔河位于西非、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赞比西河位于南非、注入莫桑比克海峡;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的湖泊
本区主要的河流与湖泊:
世界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非洲第二长河
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坦噶尼喀湖
维多利亚湖
自学指导三
观察课件气候图及课本61页三幅气候景观图,找出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带状分布
热带气候为主,草原气候面积广
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四、气候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山气候
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
终 年 高 温 多 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森林茂密,四季开花结果,是一片常绿的热带“王国”。森林中有种类繁多的鸟类和猿猴类动物。
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农业季节性强。动物有迁徙的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
终 年 炎 热 干 燥
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
地 中 海 气 候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沿岸的植被适应夏季炎热的特点具有耐旱的特点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62页图8.28、图8.29,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因为非洲热带草与气候面积广大,非洲居民就地取材,用树枝、木棍、茅草等搭建成的茅草屋,白天能遮蔽阳光,夜间房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草缝隙散发出去,起到调节气温作用。(气候炎热,茅屋有利于通风散热 )
自学指导四
阅读课本60页和62页的图文内容,了解非洲的人文特点
此外,本区还有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外来移民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
黑人主要分布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
非洲的黑人居住区和外来移民
撒哈拉以南非洲特有的民族歌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曾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
粗旷奔放的非洲绘画艺术
独特的非洲雕刻艺术
以鼓文化为例,非洲人能歌善舞,在非洲男人不会跳舞不能成为英雄,女人不会跳舞不能算个好女人。随处可以听到激越的歌声,看到热情奔放的舞蹈。人离不开舞,舞离不开鼓,没有鼓就没有舞,有舞就有鼓,鼓声在非洲具有强烈的号召力,鼓声响处,人们不约而同地汇集,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粗犷豪放的舞姿,伴以激越昂扬的鼓点,而鼓文化的发达和非洲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非洲的鼓据说有几千种之多,鼓身多为就地取材的木质,蒙鼓面的皮也是就地取材,有牛皮,羚羊皮,豹皮,斑马皮,四脚蛇皮和鳄鱼皮等。鼓声伴随着非洲人的降生,成长和死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地方,甚至每个孩子都要起一个鼓名,可见鼓对非洲人民生活的影响。
非洲的鼓文化
返 回
撒哈拉以南非洲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大洲位置
主页
课堂小结
纬度位置
地形与河流、湖泊
非洲的人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