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辑】【专题19】2015年高三数学(理)【押题精练】分类讨论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专辑】【专题19】2015年高三数学(理)【押题精练】分类讨论思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16 18: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专题19
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思 想 方 法 概 述热 点 分 类 突 破真 题 与 押 题3思想方法概述1.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2.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3)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类型、位置需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对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6)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特别是在解决排列、组合中的计数问题时常用.3.分类讨论的原则
(1)不重不漏.
(2)标准要统一,层次要分明.
(3)能不分类的要尽量避免或尽量推迟,决不无原则地讨论.4.解分类问题的步骤
(1)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变量或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
(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
(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热点一 由数学概念、性质、运算引起的分类讨论热点二 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讨论热点三 由参数引起的分类讨论热点分类突破热点一 由数学概念、性质、运算引起的分类讨论变式训练1答案 C(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pn-1(p是常数),则数列{an}是(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D.以上都不对解析 ∵Sn=pn-1,
∴a1=p-1,an=Sn-Sn-1=(p-1)pn-1(n≥2),
当p≠1且p≠0时,{an}是等比数列;
当p=1时,{an}是等差数列;
当p=0时,a1=-1,an=0(n≥2),此时{an}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答案 D热点二 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讨论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当x=-1时,1≤y≤2,有2个整点;当x=0时,0≤y≤3,有4个整点;
当x=1时,-1≤y≤4,有6个整点;
当x=2时,-2≤y≤5,有8个整点;
所以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共有2+4+6+8=20(个).
答案 20(2)设圆锥曲线T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若曲线T上存在点P满足|PF1|∶|F1F2|∶|PF2|=4∶3∶2,则曲线T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 不妨设|PF1|=4t,|F1F2|=3t,|PF2|=2t,若该圆锥曲线是双曲线,则有|PF1|-|PF2|=2t=2a,变式训练2 答案 D解析 若∠PF2F1=90°,
则|PF1|2=|PF2|2+|F1F2|2,若∠F2PF1=90°,则|F1F2|2=|PF1|2+|PF2|2=|PF1|2+(6-|PF1|)2,解得|PF1|=4,|PF2|=2,例3 (2014·四川改编)已知函数f(x)=ex-ax2-bx-1,其中a,b∈R,e=2.718 2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设g(x)是函数f(x)的导函数,求函数g(x)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热点三 由参数引起的分类讨论解 由f(x)=ex-ax2-bx-1,
有g(x)=f′(x)=ex-2ax-b.
所以g′(x)=ex-2a.
因此,当x∈[0,1]时,g′(x)∈[1-2a,e-2a].所以g(x)在[0,1]上单调递增,
因此g(x)在[0,1]上的最小值是g(0)=1-b;因此g(x)在[0,1]上的最小值是g(1)=e-2a-b;所以函数g(x)在区间[0,ln(2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ln(2a),1]上单调递增.
于是,g(x)在[0,1]上的最小值是
g(ln(2a))=2a-2aln(2a)-b.g(ln(2a))=2a-2aln(2a)-b;g(1)=e-2a-b.变式训练3(1)若函数g(x)过点(1,1),求函数f(x)的图象在x=0处的切线方程;所以所求的切线的斜率为3.
又f(0)=0,所以切点为(0,0),
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y=3x.(2)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①当a≥0时,因为x>-1,所以f′(x)>0,
故f(x)在(-1,+∞)上单调递增.故f(x)在(-1,-1-a)上单调递减;故f(x)在(-1-a,+∞)上单调递增.综上,当a≥0时,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
当a<0时,函数f(x)在(-1,-1-a)上单调递减,
在(-1-a,+∞)上单调递增.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数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明确讨论的对象和动机→确定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综合结论→检验分类是否完备(即分类对象彼此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全集).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分析讨论.本讲规律总结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有:
(1)集合:注意集合中空集?的讨论.
(2)函数: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中的底数a,一般应分a>1和0(3)数列:由Sn求an分n=1和n>1的讨论;等比数列中分公比q=1和q≠1的讨论.(4)三角函数:角的象限及函数值范围的讨论.
(5)不等式:解不等式时含参数的讨论,基本不等式相等条件是否满足的讨论.
(6)立体几何:点线面及图形位置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
(7)平面解析几何:直线点斜式中k分存在和不存在,直线截距式中分b=0和b≠0的讨论;轨迹方程中含参数时曲线类型及形状的讨论.(8)排列、组合、概率中的分类计数问题.
(9)去绝对值时的讨论及分段函数的讨论等.真题感悟押题精练真题与押题12真题感悟3当B= 时,根据余弦定理有AC2=AB2+BC2-2AB·BC·cos B=1+2+2=5,所以AC= ,此时△ABC为钝角三角形,符合题意;当B= 时,根据余弦定理有AC2=AB2+BC2-2AB·BC·cos B=1+2-2=1,所以AC=1,此时AB2+AC2=BC2,△ABC为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AC= .答案 B12真题感悟32.(2013·安徽)“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真题感悟3解析 当a=0时,f(x)=|(ax-1)x|=|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
=|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
上单调递增,如图(1)所示;12真题感悟3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
|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上先
增后减再增,不符合条件,如图(2)所示.所以,要使函数f(x)=|(ax-1)x|在(0,+∞)上单调递增只需a≤0.即“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
答案 C12真题感悟33.(2014·广东)设集合A={(x1,x2,x3,x4,x5)|xi∈{-1,0,1},i=1,2,3,4,5},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1≤|x1|+|x2|+|x3|+|x4|+|x5|≤3”的元素个数为(  )
A.60 B.90 C.120 D.13012真题感悟3解析 在x1,x2,x3,x4,x5这五个数中,因为xi∈{-1,0,1},i=1,2,3,4,5,所以满足条件1≤|x1|+|x2|+|x3|+|x4|+|x5|≤3的可能情况有“①一个1(或-1),四个0,有 ×2种;②两个1(或-1),三个0,有 ×2种;③一个-1,一个1,三个0,有 种;12真题感悟3④两个1(或-1),一个-1(或1),两个0,有
×2种;⑤三个1(或-1),两个0,有 ×2种.答案 D12真题感悟3押题精练123456解析 若a=0,则f(x)在定义域的两个区间内都是常函数,不具备单调性;
若a>0,函数f(x)在两段上都是单调递增的,要使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只要(a+2)e0≤1,即a≤-1,与a>0矛盾,此时无解.
若-2当a≤-2时,函数f(x)不可能在R上单调.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0).
答案 C押题精练123456押题精练123456解析 当公比q=1时,a1=a2=a3=7,S3=3a1=21,符合要求.押题精练123456答案 C3.抛物线y2=4px (p>0)的焦点为F,P为其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若△OPF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为(  )
A.2 B.3 C.4 D.6押题精练123456解析 当|PO|=|PF|时,点P在线段OF的中垂线上,此时,点P的位置有两个;
当|OP|=|OF|时,点P的位置也有两个;
对|FO|=|FP|的情形,点P不存在.事实上,F(p,0),押题精练123456又∵y2=4px,∴x2+2px=0,解得x=0或x=-2p,
当x=0时,不构成三角形.
当x=-2p(p>0)时,与点P在抛物线上矛盾.
所以符合要求的点P一共有4个.
答案 C4.6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已知6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13次交换,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  )
A.1或3 B.1或4
C.2或3 D.2或4押题精练123456解析 设6位同学分别用a,b,c,d,e,f表示.
若任意两位同学之间都进行交换共进行15次交换,现共进行了13次交换,
说明有两次交换没有发生,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
(1)由3人构成的2次交换,如a-b和a-c之间的交换没有发生,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有b,c两人.押题精练123456(2)由4人构成的2次交换,如a-b和c-e之间的交换没有发生,
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有a,b,c,e四人.故选D.
答案 D押题精练123456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3项和为6,前8项和为-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押题精练123456解 设数列{an}的公差为d,故an=3-(n-1)=4-n.(2)设bn=(4-an)qn-1 (q≠0,n∈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押题精练123456解 由(1)可得bn=n·qn-1,
于是Sn=1·q0+2·q1+3·q2+…+n·qn-1.
若q≠1,将上式两边同乘q,得
qSn=1·q1+2·q2+…+(n-1)·qn-1+n·qn.两式相减,得(q-1)Sn=nqn-1-q1-q2-…-qn-1押题精练123456押题精练1234566.已知函数f(x)=(a+1)ln x+ax2+1,试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押题精练123456解 由题意知f(x)的定义域为(0,+∞),①当a≥0时,f′(x)>0,
故f(x)在(0,+∞)上单调递增.②当a≤-1时,f′(x)<0,
故f(x)在(0,+∞)上单调递减.押题精练123456押题精练123456综上,当a≥0时,f(x)在(0,+∞)上单调递增;
当a≤-1时,f(x)在(0,+∞)上单调递减;押题精练12345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