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写正确规范“桨、暇”等 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 9个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把情景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陶冶爱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品析描写大榕树和鸟儿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和生动。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描写方法。三、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简介鸟的天堂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兴奋 应接不暇 涨潮 船桨
2、看准字形:桨 暇 抛
3、课文内容
A: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主要看到了什么?(榕树 鸟)
B:每一次景物描写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榕树:大、茂盛)(鸟:多、自由自在、快乐)
C:树鸟人和谐相处 鸟儿们在这里生活的自由自在,快乐幸福。渴了,就到天马河里喝水。饿了,就到榕树上捉虫子。困了,累了,就到鸟巢里睡觉。大榕树那不可计数的枝干为他们安家。那茂密的树叶为他们遮风挡雨。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些鸟不用担惊受怕,怕猎人的鸟枪,怕捕猎者的鸟网。因为“农民不许人去捉他们”
D:我们的船就要离开鸟的天堂,我感到:(有点留恋);作者由衷的感慨:(出示图片: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E: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
学习第一部分:
让我们上作者的小船,荡舟天马河,再次走近鸟的天堂,走进鸟的天堂。(闭上眼睛,听)(出示范读课件,听读、练读)
哪个词让你感觉到了榕树的“大”?为什么?把“大”的感觉读出来?
A: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出示枯藤交错,盘根错节的枝干图片)
B:真是一株大树(出示独木成林的大树图片)
C:卧(出示大树远看如卧倒在河上的一片绿洲的图片)
榕树不仅枝繁而且叶茂,它在“茂盛”时期,好像把他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它是怎样展示的?你读出了什么感觉?应该怎样读?
A:叶多:一簇 堆 不留一点缝隙
B:叶绿、亮: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旺盛的生命力,赞美赞叹)
总结: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作者惊讶于榕树的大,沉醉于翠绿颜色的美,让我们再共同读。(出示课文内容、音乐,师生互相感染。)
学习第二部分:这鸟的天堂里竟然没有一只鸟,只看见了一株大、茂盛的榕树,让人感觉这鸟的天堂名不副实,但作者第二次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色真的令人陶醉,他们看到了一幅众鸟纷飞的壮观图景,听到了一曲百鸟齐鸣的天籁之音。
自读课文 12、13段,把鸟多、快乐、自由的词句标出来。
这两段的景物和前面一样吗?(大榕树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群鸟纷飞抓住景物特点动态描写的描写)这两段该怎样读?(欢快的节奏,喜悦的语气)和 7、8两段一样吗 (讨论,练读)
听录音范读,练读,师生齐读。
那些词让你感觉到了鸟多,鸟快乐,鸟自由。
两次去鸟的天堂的区别。(比较阅读)(动、静态景物的描写)
删减“到处__到处__到处 有的__有的__有的__ 应接不暇这只那只那只另一只一只画眉鸟兴奋的叫着”变成“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鸟儿就陆续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这样行吗?为什么?)(感受抓住景物特点动态描写,点面结合,选取典型等写法)
拓展:今天,小鸟天堂的风采还依旧吗?请看下面的报道。(看图片,放音乐)认识现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认识环境保护的形式依然严峻!
(六)课后作业; 作业:假如你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写一段文字,写一首小诗,编一段顺口溜,编一段歌词,唱一唱..如果自己还有其它表达方式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