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调研导学案
第一单元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教师版)
1.1 物质的多样性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物质的分类 ☆☆☆ 综合近几年中考试题,该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以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提供可遵循的一般思维方法。预计该部分仍然是考试的重点,一般多以选择题呈现。2024年中考不可忽视。
■考点一 物质分的类及其概念
1.①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混合而成的物质。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 组成的物质。(提示:纯净物都可以用固定的化学式表示)
③单质: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判断依据:纯净物和一种元素,简称“一物一素”)
④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判断依据:纯净物和多种元素,简称“一物多素”)
⑤氧化物由两种元素 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依据: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
⑥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符号为 H+ )的化合物。(提示:酸→H++酸根离子)
⑦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符号为 OH—)的化合物。(提示:碱→OH—+金属离子)
⑧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提示:盐→酸根离子+金属离子)
■考点1 物质分的类及其概念
◇典例1:(2022年广西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铁 B. 盐酸 C. 金刚石 D. 石灰石
【答案】C
【详解】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
C、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纯净物;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错误。
典例2: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u2O,可以制成红色玻璃,Cu2O属于( )
A. 氧化物 B. 有机物 C. 混合物 D. 单质
【答案】A
【详解】A、Cu2O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正确;
B、Cu2O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错误;
C、Cu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D、Cu2O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错误。
典例3: 我国科考专家在南海北部再次发现大量可燃冰。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可燃冰属于(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答案】B
【详解】A、可燃冰中含有H2O、CH4和N2、CO2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错误;
B、可燃冰中含有H2O、CH4和N2、CO2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正确;
C、可燃冰不是纯净物,不可能是单质;错误;
D、可燃冰不是纯净物,不可能是化合物,也不是氧化物;;错误。
典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H2SO4 KOH K2SO4 B. H2SO4 K2SO4 KOH
C. K2SO4 KOH H2SO4 D. KOH K2SO4 H2SO4
【答案】A
【详解】H2SO4是酸 KOH是碱 K2SO4是盐;A正确。
【思维点拨】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典例5.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 氢气、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 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
C. 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 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答案】B
【详解】A、氢气、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B、碳酸氢铵的组成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
◆变式训练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 )。
A. 氧气 B.洁净的空气 C.氮气 D.五氧化二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氯化钠、硫酸铵、氯酸钾都属于盐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 2023年10月26日,神舟1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对于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物质类别的判断,错误的是( A )
A. 甲属于混合物 B. 乙属于化合物 C. 丙属于单质 D. 丁属于氧化物
4. 在化学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D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碱
5. 75%的酒精溶液可以杀菌消毒,其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乙醇属于( C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1.(2023年广东省中考)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汽水 B.氢气 C.黄铜 D.空气
2.(2023年广西省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O2 B.NO2 C. KClO3 D.C2H5OH
3.(2022年广东省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B )
A. 鸡蛋、水果含有蛋白质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D. 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4.(2021年广东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O2 B.SiO2 C.Cu2(OH)2CO3 D.Fe(OH)3
5.(2023年江西中考)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6.(2023年天津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澄清石灰水 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海水
7.(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C )
A.氢气——化合物 B.空气——纯净物
C.碳酸氢钠——盐 D.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8.(2023年山东青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空气 B.蒸馏水 C.海水 D.煤
9.(2020年广州中考,节选)将化学物质进行合理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方法。
(1)以下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其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__C_(填标号)。
A 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锌属于“氢前金属”
C 氢氧化锰属于白色固体 D 硫酸亚铁属于硫酸盐
(2)碳酸锂(Li 2 CO 3 )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结合所学知识预测,
Li 2 CO 3 能与_酸_(填物质类别)反应,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是:取 Li 2 CO 3 固体于试管中,
_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
10.(2021年广州中考,节选)金属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
(含有 FeWO4)与 Na2CO3 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 Na2WO4,Na2WO4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 H2WO4,H2WO4 受热分解生成 H2O 和 WO3.
(1)钨合金材料属于 _D_ .(填选项)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1. (2022济宁)“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庭生活中厨房常备的花生油、食盐、食醋、蔗糖等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 B )
A. 花生油 B. 食盐 C. 食醋 D. 蔗糖
2. (2022陕西)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C )
A. 红色的葡萄酒 B. 淡蓝色的液氧 C. 紫色的高锰酸钾 D. 银白色的不锈钢
3. (2022成都)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C )
A. NO2 B. NH3 C. NH4NO3 D. HNO3
4. (2022邵阳)“”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D )
5. (2022安徽)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6. (2021眉山)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B )
A. 常温下是否为固体 B. 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 C. 是否为氧化物 D. 是否为纯净物
7.学完初中化学以后,同学们构建了下列有关物质类别的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B )
INCLUDEPICTURE"桂化翟璐课标9.PNG"
8.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 盐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 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10. 历史和文化、科技三者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竹叶青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草本健康酒,以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入口甜绵微苦,芳香醇厚而闻名。竹叶青酒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文化:《天工开物》中记载:“硝(硝石)质与盐同母……”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盐 (填“酸”“碱”或“盐”)。
(3)科技: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淀粉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酸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有机物
氧化物
碱
盐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调研导学案(学生版)
第一单元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1 物质的多样性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物质的分类 ☆☆☆ 综合近几年中考试题,该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以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提供可遵循的一般思维方法。预计该部分仍然是考试的重点,一般多以选择题呈现。2024年中考不可忽视。
■考点一 物质分的类及其概念
1.①混合物:由 混合而成的物质。
②纯净物:只由 组成的物质。(提示:纯净物都可以用固定的化学式表示)
③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判断依据:纯净物和一种元素,简称“一物一素”)
④化合物:由 组成的纯净物。(判断依据:纯净物和多种元素,简称“一物多素”)
⑤氧化物由 组成,其中一种是 的化合物。(判断依据: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
⑥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符号为 )的化合物。(提示:酸→H++酸根离子)
⑦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符号为 )的化合物。(提示:碱→OH—+金属离子)
⑧盐: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提示:盐→酸根离子+金属离子)
■考点1 物质分的类及其概念
◇典例1:(2022年广西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铁 B. 盐酸 C. 金刚石 D. 石灰石
【答案】
【详解】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
C、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纯净物;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错误。
典例2: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u2O,可以制成红色玻璃,Cu2O属于( )
A. 氧化物 B. 有机物 C. 混合物 D. 单质
【答案】
【详解】A、Cu2O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正确;
B、Cu2O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错误;
C、Cu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D、Cu2O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错误。
典例3: 我国科考专家在南海北部再次发现大量可燃冰。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可燃冰属于(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答案】
【详解】A、可燃冰中含有H2O、CH4和N2、CO2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错误;
B、可燃冰中含有H2O、CH4和N2、CO2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正确;
C、可燃冰不是纯净物,不可能是单质;错误;
D、可燃冰不是纯净物,不可能是化合物,也不是氧化物;;错误。
典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H2SO4 KOH K2SO4 B. H2SO4 K2SO4 KOH
C. K2SO4 KOH H2SO4 D. KOH K2SO4 H2SO4
【答案】
【详解】H2SO4是酸 KOH是碱 K2SO4是盐;A正确。
【思维点拨】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典例5.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 氢气、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 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
C. 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 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答案】
【详解】A、氢气、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B、碳酸氢铵的组成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
◆变式训练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氧气 B.洁净的空气 C.氮气 D.五氧化二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硫酸铵、氯酸钾都属于盐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 2023年10月26日,神舟1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对于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物质类别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属于混合物 B. 乙属于化合物 C. 丙属于单质 D. 丁属于氧化物
4. 在化学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碱
5. 75%的酒精溶液可以杀菌消毒,其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乙醇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1.(2023年广东省中考)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氢气 C.黄铜 D.空气
2.(2023年广西省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O2 C. KClO3 D.C2H5OH
3.(2022年广东省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鸡蛋、水果含有蛋白质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D. 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4.(2021年广东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SiO2 C.Cu2(OH)2CO3 D.Fe(OH)3
5.(2023年江西中考)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6.(2023年天津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海水
7.(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A.氢气——化合物 B.空气——纯净物
C.碳酸氢钠——盐 D.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8.(2023年山东青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蒸馏水 C.海水 D.煤
9.(2020年广州中考,节选)将化学物质进行合理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方法。
(1)以下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其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__ _(填标号)。
A 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锌属于“氢前金属”
C 氢氧化锰属于白色固体 D 硫酸亚铁属于硫酸盐
(2)碳酸锂(Li 2 CO 3 )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结合所学知识预测,
Li 2 CO 3 能与_ _(填物质类别)反应,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是:取 Li 2 CO 3 固体于试管中,
_ _。
10.(2021年广州中考,节选)金属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
(含有 FeWO4)与 Na2CO3 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 Na2WO4,Na2WO4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 H2WO4,H2WO4 受热分解生成 H2O 和 WO3.
(1)钨合金材料属于 _ .(填选项)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1. (2022济宁)“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庭生活中厨房常备的花生油、食盐、食醋、蔗糖等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花生油 B. 食盐 C. 食醋 D. 蔗糖
2. (2022陕西)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红色的葡萄酒 B. 淡蓝色的液氧 C. 紫色的高锰酸钾 D. 银白色的不锈钢
3. (2022成都)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NO2 B. NH3 C. NH4NO3 D. HNO3
4. (2022邵阳)“”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5. (2022安徽)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6. (2021眉山)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 常温下是否为固体 B. 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 C. 是否为氧化物 D. 是否为纯净物
7.学完初中化学以后,同学们构建了下列有关物质类别的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8.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 盐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 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10. 历史和文化、科技三者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竹叶青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草本健康酒,以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入口甜绵微苦,芳香醇厚而闻名。竹叶青酒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文化:《天工开物》中记载:“硝(硝石)质与盐同母……”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填“酸”“碱”或“盐”)。
(3)科技: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淀粉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