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 内能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能通过宏观现象推测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任务一
物质的构成
活动:自主阅读课本P2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问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有多少米 通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分子
2.如果把1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这说明了什么
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分子很小,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任务二
分子热运动
活动1: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极小的微粒——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分子如此小,我们无法用肉眼分辨,请根据下面的现象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运动情况。
(1)向空中喷洒几下花露水。前几排的同学很快就能闻到花露水味道,过几分钟,后面的同学也能闻到。
(2)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观看视频观察现象。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问题1:请解释上述活动中的实验现象并说说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请你再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与同学进行分享。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发生扩散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2)例子:花香四溢、酒香不怕巷子深……
问题2:气体可以发生扩散,请分别设计实验来验证液体和固体也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①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
②用细管在水下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试管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
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如图。
④静放30日,清水和硫酸铜几乎混合到一起了,如图。
液体扩散实验设计
固体扩散实验设计
①将煤堆放到墙角
②过段时间将煤移走
③用笤帚去扫墙角变黑的地方,
扫不干净。
问题3:在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结合视频分析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分子热运动有什么特点。
红墨水在热水中的扩散速度比冷水中的扩散速度快,所以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扩散越快。
活动2:小明说:“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在一起是100ml酒精溶液。”请判断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作出解释。
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
活动小结
一、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二、扩散现象表明: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存在间隙。
任务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通过任务二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为什么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实验1:请同学们堵住注射器一端,用力将活塞向里推,体会向里推的感觉。
实验2:用力将两个铅块挤压在一起然后再在铅块下面挂上一个钩码,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完成下面两个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
问题1: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1中的感受和描述实验2中的实现现象,这些感受和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1中注射器很难被压缩,实验2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
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铅块没有被拉开说明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即: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与分子间的间距有关,间距小表现为斥力,间距大表现为引力,当间距大于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
问题2:如图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图片。请仔细观察他们分子间的间距完成表格中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
固
体
液
体
气
体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小
有
有
无
有
很小
无
无
1.年初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存斥力
C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用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D
4.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烟日”,无烟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被动抽烟”。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答: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能到达它所能到达的空间。
一、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二、扩散现象表明:
三、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总结:请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存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