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三章 内能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4.会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
活动:请根据生活经验和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如图是一个500ml的烧杯,加热一烧杯水沸腾的时间比半杯水时间长;加热一烧杯水至100摄氏度比加热同样一烧杯水至80摄氏度的时间长。思考: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任务一
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多。
任务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活动1:请阅读教材P11“比较不同物体吸热的情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请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猜想和假设。
提出问题: 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是否一样
猜想和假设:水的吸热能力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不相同
实验器材
①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②烧杯
③温度计各两个;④天平
⑤停表一个;⑥水
⑦食用油若干。
活动2:请你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实验猜想和假设。
1.实验方法
(1)实验时,需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这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是利用了转化法。
实验方案设计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用相同的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各自所用的加热时间。
(3)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2.实验过程
物质 质量m/g 初温t0/℃ 末温t0/℃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食用油
活动3:观看下面的实验视频,仔细观察相关实验操作并与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就行比较,如果需要优化实验设计先优化再进行实验操作。
活动4:请分析你得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物质 质量m/g 初温t0/℃ 末温t0/℃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100 15 25 10 4
食用油 100 15 25 10 2
例:某次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问题1:实验中,为何采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为什么用加热器加热而不用酒精灯加热?
保证加热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电加热器加热时稳定,而酒精灯会受到火焰大小的影响,不能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放热相同。
活动5:实验后请同学们对下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问题2:我们还学过哪些采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1.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
2.探究印象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探究印象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4.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6.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7.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3: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
还可以通过比较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实验步骤与前面实验类似,记录数据不同,也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任务三
比热容
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写出比热容的定义式。
定义式:c=。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的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升高的温度。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活动1: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数据。
物质 比热容c[J/(kg·℃)] 物质 比热容c[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色拉油 1.97×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约0.92×103 铅 0.13×103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问题1:学习了比热容的定义后。思考:为什么楼房取暖和汽车发动机冷却都用水?
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问题2:请对表中水和沙子的比热容进行对比,再交流讨论下列现象并给出相关解释。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照射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根据公式Q=cmΔt可知,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沙子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白天沙子烫脚海水凉爽,傍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同样,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沙子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下来,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活动2:请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对下面的例题进行计算。
例: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 ℃),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Q=cmΔt=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活动小结
一、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定义式:c=。
3.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二、热量的计算
1.Q=cmΔt
1.(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等
B. 0℃的水没有内能
C.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D. 固体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AC
2.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C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1˙℃-1) 4.2x103 2.1X103 2. 1xl03 0.88x103 0.39x103
3.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8.4×104
小于
98
4.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 g,放出920 J 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 ℃,求铁钉的初温。[c 铁=0.46×103 J/(kg·℃)]
解:铁钉温度降低
Δt==
铁钉的初温t0=t+1000℃=1020℃
比热容
总结:请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
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Q=cmΔt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定义式:c=
3.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求质量:m=。
求比热容:c=
求变化的温度: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