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4.2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4.2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1 11: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上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知道光的反射定律;
3. 经历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提高辨别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法线”概念的形成;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问题式导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建构模型
1.创设情境
①播放“利用镜子对付”的动画,让学生感性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②将带有磁性的激光笔固定在黑板的右上角,让一束激光紧贴黑板射出去,黑板上会出现光的直线传播路径;固定好激光笔,在黑板的下边缘放置平面镜,黑板上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变化。
学生尝试描述光的反射现象,教师归纳: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设计意图:在黑板上演示光的传播路径,形象直观地展示“无障碍物时,光沿直线传播;有平面镜这个障碍物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让新知和旧知自然衔接与过渡。
2.实物模拟,领略模型建构之美
创新处理:教师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用泡沫板.木条.箭头贴纸来模拟光的反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光的反射过程的实物动态模型,加深学生对光的反射过程“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的认识,为后面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铺垫。
3.巧妙对折,引出法线的权威性
创新处理:教师提前准备画有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简略图,然后请学生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折叠,请学生观察“对折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设计意图:巧妙地引出“法线”这个概念,从而使法线的出现更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和必要性。
4.自主学习,完善“光的反射”示意图
请学生阅读课本70页的信息快递,找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二、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提出问题
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思考:有哪些问题可以探究?
2.猜想与假设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询问猜想的依据。
3.设计实验
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步骤。
4.进行实验
①使一束光紧贴纸板左侧射向镜面的O点,并将纸板右侧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
②将纸板置于同一平面内,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出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完成三次,记录实验数据;
③将光束从右侧入射,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将光束从左侧入射,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完成三次。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语言组织的时间,锻炼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语言运用的规范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5.得出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在实验交流评级阶段积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教师归纳。
①为什么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②为什么纸板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三、应用规律,牛刀小试
1.请学生根据刚才所学规律画出反射光线的位置。
2.请学生找方法验证所画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优化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实验基础.理论体系.数学表达.科学方法.延伸与应用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照本宣科,而是要抓住这种关系,基于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深挖学生的思维困惑,对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或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方式进行精心组织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认知逻辑顺序,体现科学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