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1 古诗文默写(原卷版+答案版+ppt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1 古诗文默写(原卷版+答案版+ppt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1 15:00:22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
专项预测必刷题1
三、真题演练卷
1.2022秋武汉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2.2022秋黄冈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3.2022秋孝感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4.2022秋黄石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5.2022秋仙桃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6.2022秋鄂州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四、模拟押题卷
1.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1
2.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2
二、专项必刷预测题
古诗文默写
词语
句子
综合性学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古诗词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课内篇
文言文阅读(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目 录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读记练
1.字词
2.古诗文默写
3.文言文梳理读记
4古诗词鉴赏
专项1 古诗文默写
1.直接型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5)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馨香盈怀袖
(3)柴门何萧条 (4)而无车马喧
(5)白头搔更短 (6)甲光向日金鳞开
(6)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7)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8)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9)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折戟沉沙铁未销 (8)蓬舟吹取三山去 (9)去年天气旧亭台
(1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11)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2)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10)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1)巴东三峡巫峡长 (12)鸢飞戾天者
2.理解型默写。
(1)(汕头市)《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
(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2)(十堰市)王绩《野望》中描绘牧歌式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
(2)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3)《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襄阳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景色开阔宏大与优美奇幻相互映衬的诗句是:“ , 。
(4)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从植物着眼来细致描摹西湖早春景色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鄂州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汪曾祺早年命运蹉跎,这正如《孟子》所言:“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8)《春望》中“ , ”两句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国 都沦陷、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
(8)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9)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9)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0)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
壁》中所言:“ , 。
(10)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珠海市)欧阳修泛舟西湖,‘ ,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表现了湖面的清澈和平滑。
(11)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1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写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表达主人公忘情心态的两句是:“ , 。”
(12)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3.情境应用型默写。
(1)孝感市人民检察院某退休老干部退休二十多年来,仍努力为市检察和公益事业贡献余热,
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
(1)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2)湖北九宫山的夜景备受好评,夜色清凉如水,月光如苏轼笔下“ : ”(《记承天寺夜游》)般空灵美丽、澄澈透明。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2023年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在西湖起跑。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西湖的神韵。
(3)淡妆浓抹总相宜
(4)(兰州市改编)“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荆楚大地徐行,登临黄鹤楼去感受崔颢“昔人已乘黄 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怀古追思;来到东皋田园跟王绩一起欣赏“① ,② ”的静默秋色;漫步东篱下去偶遇陶渊明《饮酒(其五)》中“③ ,④ 。”的南山暮景。
(4)①树树皆秋色 ②山山唯落晖③山气日夕佳 ④飞鸟相与还
(5)(黄石中考改编)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她一往无前,流经“①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的高深峡谷;她用“② ③ ”(《渡荆门送别》)的山尽江阔图景,让远行的李白踌躇满志;她怜惜着游子崔颢“④ ⑤ ”(《黄鹤 楼》)的乡思惆怅。而她孕育的儿女们,淡泊名利、坚守正道,继承了她“⑥ ,⑦ ,⑧ ”(《<孟子>三章》)的大丈夫的行为准则。
(5)①重岩叠嶂 ②山随平野尽③江入大荒流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⑤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富贵不能淫⑦贫贱不能移 ⑧威武不能屈
(6)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爱借自然景物咏志抒怀。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绘 “① ,② ”的夕阳下鱼儿争相跳跃的画面,表达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赞美“③ ,④ ”的傲雪凌霜的松柏,表明自己坚贞的志向;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一菊一山 营造“⑤ ,⑥ ”物我合一的境界,表现了乐得其 所的悠然心境;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面对“⑦ ,⑧ ”的暮春景象,传达出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的复杂情感。
(6)①夕日欲颓 ②沉鳞竞跃③冰霜正惨凄 ④终岁常端正⑤采菊东篱下 ⑥悠然见南山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⑧似曾相识燕归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
专项1 古诗文默写
1.直接型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5)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6)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7)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8)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9)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11)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2)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2.理解型默写。
(1)(汕头市)《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
(2)(十堰市)王绩《野望》中描绘牧歌式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 。“
(3)《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4)(襄阳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景色开阔宏大与优美奇幻相互映衬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从植物着眼来细致描摹西湖早春景色
(6)(鄂州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7)汪曾祺早年命运蹉跎,这正如《孟子》所言:“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8)《春望》中“ , ”两句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国 都沦陷、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
(9)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10)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
壁》中所言:“ , 。
(11)(珠海市)欧阳修泛舟西湖,‘ ,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表现了湖面的清澈和平滑。
(1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写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表达主人公忘情心态的两句是:“ , 。”
3.情境应用型默写。
(1)孝感市人民检察院某退休老干部退休二十多年来,仍努力为市检察和公益事业贡献余热,
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
(2)湖北九宫山的夜景备受好评,夜色清凉如水,月光如苏轼笔下“ : ”(《记承天寺夜游》)般空灵美丽、澄澈透明。
(3)2023年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在西湖起跑。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西湖的神韵。
(4)(兰州市改编)“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荆楚大地徐行,登临黄鹤楼去感受崔颢“昔人已乘黄 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怀古追思;来到东皋田园跟王绩一起欣赏“① ,② ”的静默秋色;漫步东篱下去偶遇陶渊明《饮酒(其五)》中“③ ,④ 。”的南山暮景。
(5)(黄石中考改编)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她一往无前, 流经“①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的高深峡谷;她用“② ③ ”(《渡荆门送别》)的山尽江阔图景,让远行的李白踌躇满 志;她怜惜着游子崔颢“④ ⑤ ”(《黄鹤 楼》)的乡思惆怅。而她孕育的儿女们,淡泊名利、坚守正道,继承了她“⑥ ,⑦ ,⑧ ”(《<孟子>三章》)的大丈夫的行为准则。
(6)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爱借自然景物咏志抒怀。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绘 “① ,② ”的夕阳下鱼儿争相跳跃的画面,表达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赞美“③ ,④ ”的傲雪凌霜的松柏,表明自己坚贞的志向;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一菊一山 营造“⑤ ,⑥ ”物我合一的境界,表现了乐得其 所的悠然心境;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面对“⑦ ,⑧ ”的暮春景象,传达出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的复杂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
专项1 古诗文默写
1.直接型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5)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馨香盈怀袖
(3)柴门何萧条 (4)而无车马喧
(5)白头搔更短 (6)甲光向日金鳞开
(6)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7)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8)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9)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折戟沉沙铁未销 (8)蓬舟吹取三山去 (9)去年天气旧亭台
(1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11)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2)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10)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1)巴东三峡巫峡长 (12)鸢飞戾天者
2.理解型默写。
(1)(汕头市)《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
(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2)(十堰市)王绩《野望》中描绘牧歌式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 。“
(2)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3)《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襄阳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景色开阔宏大与优美奇幻相互映衬的诗句是:“ , 。
(4)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从植物着眼来细致描摹西湖早春景色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鄂州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汪曾祺早年命运蹉跎,这正如《孟子》所言:“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8)《春望》中“ , ”两句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国 都沦陷、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
(8)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9)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战争的惨烈。
(9)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0)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
壁》中所言:“ , 。
(10)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珠海市)欧阳修泛舟西湖,‘ ,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表现了湖面的清澈和平滑。
(11)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1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写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表达主人公忘情心态的两句是:“ , 。”
(12)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3.情境应用型默写。
(1)孝感市人民检察院某退休老干部退休二十多年来,仍努力为市检察和公益事业贡献余热,
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
(1)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2)湖北九宫山的夜景备受好评,夜色清凉如水,月光如苏轼笔下“ : ”(《记承天寺夜游》)般空灵美丽、澄澈透明。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2023年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在西湖起跑。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西湖的神韵。
(3)淡妆浓抹总相宜
(4)(兰州市改编)“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荆楚大地徐行,登临黄鹤楼去感受崔颢“昔人已乘黄 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怀古追思;来到东皋田园跟王绩一起欣赏“① ,② ”的静默秋色;漫步东篱下去偶遇陶渊明《饮酒(其五)》中“③ ,④ 。”的南山暮景。
(4)①树树皆秋色 ②山山唯落晖③山气日夕佳 ④飞鸟相与还
(5)(黄石中考改编)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她一往无前, 流经“①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的高深峡谷;她用“② ③ ”(《渡荆门送别》)的山尽江阔图景,让远行的李白踌躇满 志;她怜惜着游子崔颢“④ ⑤ ”(《黄鹤 楼》)的乡思惆怅。而她孕育的儿女们,淡泊名利、坚守正道,继承了她“⑥ ,⑦ ,⑧ ”(《<孟子>三章》)的大丈夫的行为准则。
(5)①重岩叠嶂 ②山随平野尽③江入大荒流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6)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爱借自然景物咏志抒怀。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绘 “① ,② ”的夕阳下鱼儿争相跳跃的画面,表达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赞美“③ ,④ ”的傲雪凌霜的松柏,表明自己坚贞的志向;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一菊一山 营造“⑤ ,⑥ ”物我合一的境界,表现了乐得其 所的悠然心境;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面对“⑦ ,⑧ ”的暮春景象,传达出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的复杂情感。
(6)①夕日欲颓 ②沉鳞竞跃③冰霜正惨凄 ④终岁常端正⑤采菊东篱下 ⑥悠然见南山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⑧似曾相识燕归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