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文学文化常识
专项预测必刷题5
三、真题演练卷
1.2022秋武汉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2.2022秋黄冈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3.2022秋孝感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4.2022秋黄石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5.2022秋仙桃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6.2022秋鄂州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四、模拟押题卷
1.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1
2.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2
二、专项必刷预测题
古诗文默写
词语
句子
综合性学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古诗词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课内篇
文言文阅读(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目 录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读记练
1.字词
2.古诗文默写
3.文言文梳理读记
4古诗词鉴赏
专项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文化常识
1.(黄冈市改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句子的主干是“爱国主义是力量”。
C. 北魏陶弘景的《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我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出自《列子》
C
2.(荆门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世称“诗鬼”。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分别被称为诗圣、诗仙、 诗魔、诗佛。
B.纪传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西汉的司马迁首创。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C. 古人的“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往往和名字有联系,如杜甫字子美;而“号”是名和字之 外的称号,可由自己取定,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D.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他的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等。
B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的 掌 握 。 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 书体裁 ; 编年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 史 书 体 裁 。故B 项中“纪传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说法错误。
3.(十堰市改编)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中,前一个“书”字与“中”字结合为“中书”,是古代的官名,后一个“书”是一 种文体,书信的意思。
B. 新闻有多种体裁,如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其中新闻特写以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C.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是指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雪”是指气温显著下降,降雪可能性更大。
D.一篇说明文常会采用多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了时间顺序;《梦回繁华》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空间顺序。
B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的 掌 握 。新闻特写以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新闻以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B 项 表 述 有误
二、名著阅读
4.(黄石中考)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 完成(1)~(3)题。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 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万里长征、工农红军等的评价很高,故D项中“没有体现作者的 倾向性”说法错误。
(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 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 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斯诺是从李长林的介绍中了解到贺龙的好口才,并不是与贺龙面对面交谈了解到的,B项说法错误。
(3)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安顺场以北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作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 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 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 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 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文段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正面描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红军的英 雄气概;②侧面描写,通过环境的恶劣和守军 的反应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
5.(孝感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 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 字来形容A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恰如其分。A 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 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 A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 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么一来,A 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了。
(1)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A指的是 。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全 书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法布尔采用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他主要 采用的是 法和实验法。
萤火虫 野外观察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 从《昆虫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 身燕尾礼服;蜣螂则认为绵羊的粪便是天赐美食;而蟋蟀舒服的“住宅”是与大家共 同建造的。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很多人还有着强健的体魄,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
C.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文中尖锐地指出杀虫剂 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类昆虫,毒素会停留在土壤和水中,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部科普著作中,作者卞毓麟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天体问题,在给我们普及天文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全书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建造的,A 项中“与大家共 同建造的”说法不符合原著内容。
(3)请结合这段话简析法布尔的语言特色或技巧。
语段中写萤火虫捕食蜗牛,“就好像和蜗 牛逗着玩”“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 扭的效果如何”这些拟人化的写法,把紧张的 捕食过程写得活泼有趣,让人读起来兴趣盎 然,使读者不仅了解了昆虫习性,还感受到了 文学的美感。
6.(仙桃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时要是他(朱德)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 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 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 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也从没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 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我没有见到朱德。幸运的是朱德马上就被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现在竟有机缘得到一些最近 的材料。西安事变以后,就有人到苏区去访问,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 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朱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勤劳自律;勤奋好学;性格温和;勇敢无畏。
(2)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 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请从 《红星照耀中国》中找出具体内容(选文除外)加以印证。
[示例]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生活和穿 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靠 吃南瓜撑过整个冬天。长征中积雪覆盖的雪 山、遍布沼泽的草地也没能将他吓倒,这靠的 便是面对困难斗争到底的革命意志,这些都 是母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朱德的宝贵财产。
(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引用或转述了他人的言论,如写“西安事变”就引用了《每日先驱报》上对孙铭九的采访报道。你怎样看待斯诺的这种材料处理方式
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纪实作品最突出的特 点。作者只有对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各类人 进行无差别的采访,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革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这样才可以更公 正地进行报道。而在写西安事变时引用他人 报道是因为事发当时,斯诺已经离开西安,所 以引用他人的采访报道更符合事实真相,这 正是斯诺严谨的新闻纪实写作风格的体现。
7. 设题新角度整本书阅读(黄石中学某班举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 要求,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B.《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帮助人们了解昆虫的生活情景。
C.《昆虫记》是一本科普巨著,语言科学严谨、晦涩难懂,需要在阅读时反复咀嚼,仔细推敲。
D.作者为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常常捕捉昆虫进行解剖,以此获取最有价值的昆虫资料。
B
(2)对下面文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堆牛粪堆儿上,瞧那个你争我夺的劲头儿呀!从全球各地蜂拥到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 们也没有它们的那股狂热劲儿。在太阳太毒之前,它们成百成百地奔来,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体形有长有短,品种齐全,都乱糟糟地爬来滚去,意欲在这个大蛋糕上为自己分上一份儿。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在表层搜刮;有的钻进厚实的牛粪堆里,挖出地道,寻找优质矿脉;有的开 凿底层,立即把财宝埋进地里;那些个头儿小又无力气的则待在一旁捡拾其身强力壮的合作 者们掉下的渣渣屑屑什么的。
A.选文中描述的昆虫是蟋蟀,被称为“天生的歌唱家”,此时它们正在储备食物。
B. 选文中把“牛粪堆”比作大蛋糕,突出它们对食物的喜爱,体现出文章语言的风趣幽默。
C.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有的开凿底层……”这几句话不仅描写了它们搜刮食物的过程,也暗含了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的道理。
D.选文对昆虫“收集粪球”的精彩描写,体现了法布尔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怀。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由“一堆牛粪堆儿”的提示及该昆虫对于牛粪堆的表现可推测文段中描述的昆虫是圣甲虫,A项理解不恰当。
(3)请结合文段,说一说为什么《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圣甲虫劳动的整个过 程,“有的在露天干活儿……立即把财宝埋进地里”让我们了解到圣甲虫的种类形态多样 以及它们抢夺食物时的情形,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同时,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圣甲虫的勤劳可爱,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具有文学的艺术性。
8.(黄冈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①然而,不管如何困难,要想知道我所渴望知道的事情,我就必须进入到这种可怕的 蜂群里,而且,必须在那里站上几个钟头,必要的时候,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②当我看到它们一个个如此兴奋、充满激情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地猜想到,驱使这些有 生命的小动物如此忙忙碌碌地工作的原因,一定是饥饿,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们本能地不辞辛苦。
③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恰恰与那个寓言相反 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选自《昆虫记》)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选自的《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甲】文段的“他”指的是毛泽东,他是个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的人,选文中“一九一九年 的学生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
C.【乙】文段是法布尔用独特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乙】文段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昆虫的世界,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甲文段中的“他”指的是周恩来,不是毛泽东, B项表述有误。
(2)结合【甲】文段并联系原著,谈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 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 必将照耀全中国。
(3)说说你从【乙】文三个选段中得到的生活启示。
科学研究需要巨大的勇气、睿智的猜测及 敢于怀疑的精神。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
专项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文化常识
1.(黄冈市改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 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句子的主干是“爱国主义是力量”。
C. 北魏陶弘景的《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我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 出自《列子》
C
2.(荆门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世称“诗鬼”。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分别被称为诗圣、诗仙、 诗魔、诗佛。
B.纪传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西汉的司马迁首创。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C. 古人的“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往往和名字有联系,如杜甫字子美;而“号”是名和字之 外的称号,可由自己取定,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D.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他的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等。
B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的 掌 握 。 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 书体裁 ; 编年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 的 史 书 体 裁 。 故B 项中“纪传体是以年份为中
心线索来编写”说法错误。
3.(十堰市改编)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中,前一个“书”字与“中”字结合为“中书”,是古代的官名,后一个“书”是一 种文体,书信的意思。
B. 新闻有多种体裁,如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其中新闻特写以记叙、议论的表达 方式为主。
C.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是指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雪”是指气温显著下降,降雪可能
性更大。
一篇说明文常会采用多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了时间 顺序;《梦回繁华》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空间顺序。
B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的 掌 握 。
新闻特写以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新闻
以。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B 项 表 述 有误
二、名著阅读
4.(黄石中考)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 完成(1)~(3)题。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 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万里长征、工农红 军等的评价很高,故D项中“没有体现作者的 倾向性”说法错误。
(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 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 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斯诺是从李长林的介绍中了解到贺龙的好口 才,并不是与贺龙面对面交谈了解到的,B项说 法错误。
(3)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安顺场以北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作泸 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 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 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 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 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 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 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 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文段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正面描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红军的英 雄气概;②侧面描写,通过环境的恶劣和守军 的反应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
5.(孝感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 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 字来形容A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恰如其分。A 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 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 A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 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么一来,A 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了。
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A指的是 。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全 书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法布尔采用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他主要 采用的是 法和实验法。
萤火虫 野外观察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 从《昆虫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 身燕尾礼服;蜣螂则认为绵羊的粪便是天赐美食;而蟋蟀舒服的“住宅”是与大家共 同建造的。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很多人还有着强健的体
魄,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
C.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文中尖锐地指出杀虫剂 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类昆虫,毒素会停留在土壤和水中,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部科普著作中,作者卞毓麟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天体问题,在给 我们普及天文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全书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建造的,A 项中“与大家共 同建造的”说法不符合原著内容。
(3)请结合这段话简析法布尔的语言特色或技巧。
语段中写萤火虫捕食蜗牛,“就好像和蜗 牛逗着玩”“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 扭的效果如何”这些拟人化的写法,把紧张的 捕食过程写得活泼有趣,让人读起来兴趣盎 然,使读者不仅了解了昆虫习性,还感受到了 文学的美感。
6.(仙桃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时要是他(朱德)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 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 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 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也从没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 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我没有见到朱德。幸运的是朱德马上就被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现在竟有机缘得到一些最近 的材料。西安事变以后,就有人到苏区去访问,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 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朱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勤劳自律;勤奋好学;性格温和;勇敢无畏。
(2)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 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请从 《红星照耀中国》中找出具体内容(选文除外)加以印证。
[示例]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生活和穿 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靠 吃南瓜撑过整个冬天。长征中积雪覆盖的雪 山、遍布沼泽的草地也没能将他吓倒,这靠的 便是面对困难斗争到底的革命意志,这些都 是母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朱德的宝贵财产。
(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引用或转述了他人的言论,如写“西安事变”就引用了《每日先驱
报》上对孙铭九的采访报道。你怎样看待斯诺的这种材料处理方式
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纪实作品最突出的特 点。作者只有对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各类人 进行无差别的采访,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革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这样才可以更公 正地进行报道。而在写西安事变时引用他人 报道是因为事发当时,斯诺已经离开西安,所 以引用他人的采访报道更符合事实真相,这 正是斯诺严谨的新闻纪实写作风格的体现。
7. 设题新角度整本书阅读(黄石中学某班举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 要求,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B.《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帮助人们了解昆虫的生活
情景。
C.《昆虫记》是一本科普巨著,语言科学严谨、晦涩难懂,需要在阅读时反复咀嚼,仔细推敲。
D.作者为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常常捕捉昆虫进行解剖,以此获取最有价值的昆虫资料。
B
(2)对下面文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堆牛粪堆儿上,瞧那个你争我夺的劲头儿呀!从全球各地蜂拥到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 们也没有它们的那股狂热劲儿。在太阳太毒之前,它们成百成百地奔来,大大小小,形状各 异,体形有长有短,品种齐全,都乱糟糟地爬来滚去,意欲在这个大蛋糕上为自己分上一份儿。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在表层搜刮;有的钻进厚实的牛粪堆里,挖出地道,寻找优质矿脉;有的开 凿底层,立即把财宝埋进地里;那些个头儿小又无力气的则待在一旁捡拾其身强力壮的合作 者们掉下的渣渣屑屑什么的。
A.选文中描述的昆虫是蟋蟀,被称为“天生的歌唱家”,此时它们正在储备食物。
B. 选文中把“牛粪堆”比作大蛋糕,突出它们对食物的喜爱,体现出文章语言的风趣幽默。
C.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有的开凿底层……”这几句话不仅描写了它们搜刮食物的过
程,也暗含了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的道理。
D.选文对昆虫“收集粪球”的精彩描写,体现了法布尔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怀。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由“一堆牛粪堆儿”的提示及该昆虫对于牛粪堆 的表现可推测文段中描述的昆虫是圣甲虫, A项理解不恰当。
(3)请结合文段,说一说为什么《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圣甲虫劳动的整个过 程,“有的在露天干活儿……立即把财宝埋进 地里”让我们了解到圣甲虫的种类形态多样 以及它们抢夺食物时的情形,让我们获得科 普知识。同时,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圣甲虫的勤劳可 爱,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具有文学的艺术性。
8.(黄冈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 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 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 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①然而,不管如何困难,要想知道我所渴望知道的事情,我就必须进入到这种可怕的 蜂群里,而且,必须在那里站上几个钟头,必要的时候,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②当我看到它们一个个如此兴奋、充满激情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地猜想到,驱使这些有 生命的小动物如此忙忙碌碌地工作的原因, 一定是饥饿,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们本能地不辞辛苦。
③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恰恰与那个寓言相反 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选自《昆虫记》)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选自的《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 作品。
B.【甲】文段的“他”指的是毛泽东,他是个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的人,选文中“一九一九年 的学生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
C.【乙】文段是法布尔用独特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 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乙】文段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昆虫的世界,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甲文段中的“他”指的是周恩来,不是毛泽东, B项表述有误。
(2)结合【甲】文段并联系原著,谈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 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 必将照耀全中国。
(3)说说你从【乙】文三个选段中得到的生活启示。
科学研究需要巨大的勇气、睿智的猜测及 敢于怀疑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必刷预测题
专项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文化常识
1.(黄冈市改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 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句子的主干是“爱国主义是力量”。
C. 北魏陶弘景的《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我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 出自《列子》。
2.(荆门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世称“诗鬼”。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分别被称为诗圣、诗仙、 诗魔、诗佛。
B.纪传体是以年份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西汉的司马迁首创。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C. 古人的“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往往和名字有联系,如杜甫字子美;而“号”是名和字之 外的称号,可由自己取定,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D.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他的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等。
3.(十堰市改编)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中,前一个“书”字与“中”字结合为“中书”,是古代的官名,后一个“书”是一 种文体,书信的意思。
B. 新闻有多种体裁,如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其中新闻特写以记叙、议论的表达 方式为主。
C.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是指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雪”是指气温显著下降,降雪可能
性更大。
D. 一篇说明文常会采用多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了时间 顺序;《梦回繁华》总体采用逻辑顺序,局部采用空间顺序。
二、名著阅读
4.(黄石中考)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 完成(1)~(3)题。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 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 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 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3)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安顺场以北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作泸 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 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 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 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 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 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 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 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文段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孝感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 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 字来形容A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恰如其分。A 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 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 A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 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么一来,A 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了。
(1)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A指的是 。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全 书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法布尔采用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他主要 采用的是 法和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 从《昆虫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 身燕尾礼服;蜣螂则认为绵羊的粪便是天赐美食;而蟋蟀舒服的“住宅”是与大家共 同建造的。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很多人还有着强健的体
魄,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
C.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文中尖锐地指出杀虫剂 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类昆虫,毒素会停留在土壤和水中,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部科普著作中,作者卞毓麟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天体问题,在给 我们普及天文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全书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
湖北专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人教 第2页 共4页
(3)请结合这段话简析法布尔的语言特色或技巧。
6.(仙桃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时要是他(朱德)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 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 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 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也从没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 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我没有见到朱德。幸运的是朱德马上就被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现在竟有机缘得到一些最近 的材料。西安事变以后,就有人到苏区去访问,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 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朱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 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请从 《红星照耀中国》中找出具体内容(选文除外)加以印证。
(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引用或转述了他人的言论,如写“西安事变”就引用了《每日先驱
报》上对孙铭九的采访报道。你怎样看待斯诺的这种材料处理方式
7. 设题新角度整本书阅读(黄石中学某班举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 要求,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B.《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帮助人们了解昆虫的生活
情景。
C.《昆虫记》是一本科普巨著,语言科学严谨、晦涩难懂,需要在阅读时反复咀嚼,仔细推敲。
D.作者为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常常捕捉昆虫进行解剖,以此获取最有价值的昆虫资料。 (2)对下面文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堆牛粪堆儿上,瞧那个你争我夺的劲头儿呀!从全球各地蜂拥到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 们也没有它们的那股狂热劲儿。在太阳太毒之前,它们成百成百地奔来,大大小小,形状各 异,体形有长有短,品种齐全,都乱糟糟地爬来滚去,意欲在这个大蛋糕上为自己分上一份儿。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在表层搜刮;有的钻进厚实的牛粪堆里,挖出地道,寻找优质矿脉;有的开 凿底层,立即把财宝埋进地里;那些个头儿小又无力气的则待在一旁捡拾其身强力壮的合作 者们掉下的渣渣屑屑什么的。
A.选文中描述的昆虫是蟋蟀,被称为“天生的歌唱家”,此时它们正在储备食物。
B. 选文中把“牛粪堆”比作大蛋糕,突出它们对食物的喜爱,体现出文章语言的风趣幽默。 C. “有的在露天干活儿……有的开凿底层……”这几句话不仅描写了它们搜刮食物的过
程,也暗含了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的道理。
D. 选文对昆虫“收集粪球”的精彩描写,体现了法布尔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怀。 (3)请结合文段,说一说为什么《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8.(黄冈市)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 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 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 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①然而,不管如何困难,要想知道我所渴望知道的事情,我就必须进入到这种可怕的 蜂群里,而且,必须在那里站上几个钟头,必要的时候,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②当我看到它们一个个如此兴奋、充满激情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地猜想到,驱使这些有 生命的小动物如此忙忙碌碌地工作的原因, 一定是饥饿,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们本能地不辞辛苦。
③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恰恰与那个寓言相反 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选自《昆虫记》)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选自的《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 作品。
B.【甲】文段的“他”指的是毛泽东,他是个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的人,选文中“一九一九年 的学生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
C.【乙】文段是法布尔用独特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 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乙】文段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昆虫的世界,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2)结合【甲】文段并联系原著,谈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
(3)说说你从【乙】文三个选段中得到的生活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