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我国的邻国,其中代表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的数字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跨经度广,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B.海岸线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慢步中国”专輯,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也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资料
3.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4.慢步“胡焕庸线”,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东北段﹣﹣林海雪原、黑土广布
B.山西段﹣﹣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
C.陕西段﹣﹣富有地方特色的信天游
D.西南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陆地上邻国最多的省区
B.②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C.③省区的少数民族数量全国最多
D.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7~9题。
7.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最多的是甲
B.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
C.丙的降水分干湿两季
D.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均匀
8.有关四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的 1 月气温相差不大
B.四地的 7 月气温相差很大
C.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D.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升高
9.四城市依次最可能是( )
A.上海、广州、香港、海口
B.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北京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小天鹅是在我国越冬的鸟类之一,如图示意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和迁徙路线。读图,完成10~12题。
10.每年冬季,能够观赏到集群越冬小天鹅的地方在( )
A.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
B.渤海湾沿岸的滩涂湿地
C.黄河下游平原和入海口
D.我国的东海和南海之滨
11.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地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年降水量400mm左右,较湿润
B.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C.多冰川和高山湖泊,水源充足
D.地处高原,地势较平坦、开阔
12.与小天鹅迁徙路线②相比,迁徙路线①在我国境内不经过( )
A.山地 B.河流 C.丘陵 D.平原
《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深受观众喜欢。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
13.下列节目与图中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A.实景演出《归来三峡》——①
B.彝族歌舞《生在火塘边》——②
C.《最忆是杭州》——③
D.《八百里洞庭美如画》——⑤
14.节目拍摄中在长江上游流域可能看到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臭氧空洞
15.关于开发长江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以水能开发为主
B.上游地区以提高通航能力为主
C.注重保护调水工程的水源地
D.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二、综合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6.(7分)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是某综艺节目选择的拍摄地,图2为拍摄地外景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 (单选)。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年降水量 D.海拔高度
(2)沿甲地到乙地绘制地形剖面图(图2),①是 (山脉名称);②是 (地形区名称),该区域 (单选)。
A.雪山连绵 B.沃野千里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地无三尺平
(3)丁地能拍摄的景观是 (照片序号),其所在省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特点是 。
17.(7分)图1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2示意黄河主要支流2007年﹣2014年水沙量较1919年﹣1975年的减幅表。
水文站 渭河咸阳 ① 泾河张家山 ② 河口﹣龙门间 支流汇总 汾河河津 ③
输沙量减幅 (%) 93.0 73.5 95.3 99.5
天然径流减幅 (%) 28.1 17.2 67.4 21.4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区是 ,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
(3)丙区位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多年来,丙区实施 等生物措施,并通过修建 ,实现了治沙与防洪并举。
(4)关于输沙量减幅说法正确的是 。
A.输沙量减幅与梯田林草覆盖率相关
B.天然径流减幅越大,输沙量减幅越大
C.退耕还林对输沙量减幅没有影响
D.只有输沙量减幅加大才可以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0年11月15日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签订方为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8个国家,影响全球1/3人口。
(1)中国在RCEP贸易中,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与③号成员国相比 。
(2)在RCEP成员国中,大多为周边邻国,图中④号国家同中国进行陆上贸易往来时 和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名称是 。(都填全称)
(3)2020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复苏,中国对东盟大多数国家有进口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相关学者认为中国在RCEP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中国人口特点来看,这是因为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我国的邻国,其中代表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的数字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④
解: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据图可知,图中②为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在我国的西北部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图中⑤为哈萨克斯坦。
故选:B。
2.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跨经度广,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B.海岸线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解:我国跨经度广,与气候类型多样关系不大,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我国疆域海域广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辽阔的海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故选:A。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慢步中国”专輯,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也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资料
3.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解: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我国汉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
故选:B。
4.慢步“胡焕庸线”,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东北段﹣﹣林海雪原、黑土广布
B.山西段﹣﹣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
C.陕西段﹣﹣富有地方特色的信天游
D.西南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胡焕庸线(黑河﹣腾冲)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慢步在这条线上可以体验到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东北段的景观是林海雪原、黑土广布,山西段的景观是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富有地方特色的信天游位于山西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胡焕庸线”没有经过该地区。
故选:D。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得,①是云南省,②是贵州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是贵州省的景观;“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是黑龙江省的景观;依据题意。
故选:B。
6.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陆地上邻国最多的省区
B.②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C.③省区的少数民族数量全国最多
D.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解: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云南省,我国陆地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是贵州省,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是湖北省,少数民族数量全国最多的省是云南省;④是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故选:D。
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7~9题。
7.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最多的是甲
B.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
C.丙的降水分干湿两季
D.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均匀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降水最多的是丁地。故A不正确;
B、如图乙地夏季以炎热和降雨集中为特征,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其它季节降水少,季节变化最大。故B正确;
C、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降水没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C不正确;
D、丁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8.有关四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的 1 月气温相差不大
B.四地的 7 月气温相差很大
C.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D.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升高
解: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可以看出:四地中,甲地的1月气温约是﹣20℃,丁地1月最低气温约是15℃,说明四地气温相差比较大。故A错误。
四地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普遍高温,气温相差小。故B不符合题意。
甲地的1月气温约是﹣20℃,7月气温约是20℃,气温年较差达40℃,气温年较差最大。故C正确。
四地1月气温逐渐升高,说明纬度可能依次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9.四城市依次最可能是( )
A.上海、广州、香港、海口
B.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北京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解:根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可判定四城市依次最可能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故选:C。
小天鹅是在我国越冬的鸟类之一,如图示意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和迁徙路线。读图,完成10~12题。
10.每年冬季,能够观赏到集群越冬小天鹅的地方在( )
A.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
B.渤海湾沿岸的滩涂湿地
C.黄河下游平原和入海口
D.我国的东海和南海之滨
解:图中所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湖泊湿地冬季可以观赏到集群越冬的小天鹅,该地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温和,且有湖泊和湿地,故A正确。
故选:A。
11.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地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年降水量400mm左右,较湿润
B.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C.多冰川和高山湖泊,水源充足
D.地处高原,地势较平坦、开阔
解:秦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读图可得,甲位于秦岭附近略偏南地区,该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地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冬季风被秦岭阻挡,气候比较温暖,该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
故选:B。
12.与小天鹅迁徙路线②相比,迁徙路线①在我国境内不经过( )
A.山地 B.河流 C.丘陵 D.平原
解:由图可知,迁徙路线①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汉水谷地、太行山脉、内蒙古高原等,主要的河流是长江、淮河、黄河等。迁徙路线②主要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大兴安岭,河流主要有长江、淮河、海河、黄河、辽河、黑龙江等。故与②相比,迁徙路线①在我国境内不经过丘陵。
故选:C。
《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深受观众喜欢。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
13.下列节目与图中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A.实景演出《归来三峡》——①
B.彝族歌舞《生在火塘边》——②
C.《最忆是杭州》——③
D.《八百里洞庭美如画》——⑤
解:读图可知,①是四川省,②是贵州省,③是重庆市,④是湖北省,⑤是湖南省,⑥是江西省,⑦是安徽省,⑧是浙江省。
三峡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的交界处,①是四川省,A错误;
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和四川省,②是贵州省,B错误;
③是重庆市,C错误;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④是湖南省,D正确。
故选:D。
14.节目拍摄中在长江上游流域可能看到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臭氧空洞
解:长江上游流域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造成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节目拍摄中在上游所以可能看到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B。
15.关于开发长江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以水能开发为主
B.上游地区以提高通航能力为主
C.注重保护调水工程的水源地
D.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解:长江上游河段以水能开发为主,故A错误。
下游地区以提高通航能力为主,故B错误。
注重保护调水工程的水源地,故C正确。
中游地区平原地区河湖众多,地形平坦,可大力发展种植业,故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6.(7分)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是某综艺节目选择的拍摄地,图2为拍摄地外景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晋 ;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 A (单选)。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年降水量 D.海拔高度
(2)沿甲地到乙地绘制地形剖面图(图2),①是 秦岭 (山脉名称);②是 云贵高原 (地形区名称),该区域 D (单选)。
A.雪山连绵 B.沃野千里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地无三尺平
(3)丁地能拍摄的景观是 Ⅳ (照片序号),其所在省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特点是 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
解:(1)由图可知,甲地所在省区是山西省;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纬度位置,乙地离海洋远,乙地海拔比丙地高。
(2)由图可知,沿甲地到乙地绘制地形剖面图,②是云贵高原,有地无三尺平的说法。
(3)由图可知,丁地为内蒙古自治区,能拍摄的景观是Ⅳ。
故答案为:
(1)晋;A;
(2)秦岭;云贵高原;D;
(3)Ⅳ;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17.(7分)图1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2示意黄河主要支流2007年﹣2014年水沙量较1919年﹣1975年的减幅表。
水文站 渭河咸阳 ① 泾河张家山 ② 河口﹣龙门间 支流汇总 汾河河津 ③
输沙量减幅 (%) 93.0 73.5 95.3 99.5
天然径流减幅 (%) 28.1 17.2 67.4 21.4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区是 青藏高原 ,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高寒 。
(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支流较多 。
(3)丙区位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水土流失 。多年来,丙区实施 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并通过修建 水利工程 ,实现了治沙与防洪并举。
(4)关于输沙量减幅说法正确的是 A 。
A.输沙量减幅与梯田林草覆盖率相关
B.天然径流减幅越大,输沙量减幅越大
C.退耕还林对输沙量减幅没有影响
D.只有输沙量减幅加大才可以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
解:(1)甲是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2)黄河流经乙区域后,水量大增,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区域支流较多。
(3)丙区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多年来,并通过修建水利工程。
(4)输沙量减幅与梯田林草覆盖率相关,梯田林草覆盖率越高,A正确,B错误,C错误,输沙量并不是生态衡量的唯一指标。故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
(1)青藏高原;高寒;
(2)支流较多;
(3)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4)A。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0年11月15日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签订方为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8个国家,影响全球1/3人口。
(1)中国在RCEP贸易中,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与③号成员国相比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便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
(2)在RCEP成员国中,大多为周边邻国,图中④号国家同中国进行陆上贸易往来时 云南省 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名称是 云南省 。(都填全称)
(3)2020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复苏,中国对东盟大多数国家有进口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范围小,热带农产品产量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对热带产品需求量大 ;相关学者认为中国在RCEP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中国人口特点来看,这是因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解:(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图中③是日本;与日本相比,便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2)由所学知识结合题图可知,图中④是越南,陆上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是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3)由所学知识结合题图可知,中国对东盟大多数国家有进口热带水果,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农产品产量低,热带产品产量高,对热带产品需求量大,从中国人口特点来看,消费能力强。
故答案为:(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便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3)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范围小,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