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三年级下册第2课 《一只鸟仔》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三年级下册第2课 《一只鸟仔》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2-21 14: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本课中,以2022年版的艺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为导向,并经过深度研究教材、分析歌曲重难点、基于学生学情,精准设定教学目标为深度学习埋下伏笔。
在深度研究教材时,我发现本课编排的两首演唱歌曲均为台湾民歌,两首歌曲多个乐句结尾用了四分休止符,是对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四分休止符的复习与巩固。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一单两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一张学习单、一个切入点(节奏)和一个共通点(台湾民歌),形成多种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融合,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数、听、唱、创、演来感受歌曲《一只鸟仔》,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地方色彩和美,增长人文见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唱准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感受民族五声调式的旋律和地方色彩。(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2.通过节奏的重复体验歌曲中乐句的结构,感受到每个乐句的节奏几乎完全相同;并借用此节奏特点为歌曲编创伴奏。(创意实践)
3.感受和理解台湾民歌的特色,浸润在我国的台湾人文特色音乐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台湾民歌)。(文化理解)
三、教学分析
1.对歌曲《一只鸟仔》的分析
《一只鸟仔》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美妙童音,与本课另一首演唱歌曲一样均为台湾民歌。其中,歌曲《一只小鸟》是四二拍,五声徵调式,音域在九度内。全曲四个乐句,每句四个小节。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曲式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完美统一。四个乐句的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X X | XX XX | X0 XX | XO O |”。歌曲两段歌词,分别表现一只失去鸟巢,找不到家的鸟仔和一只失去伙伴找不到伴儿的水鸡在水沟、田地间鸣叫的情形。歌曲中下滑音和衬词的使用,使得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且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和音高概念,学唱歌曲的能力也比低年段的孩子要强许多。针对以上的特点,本人在本节课中设计各个环节均引导学生借助身体动作感知、捕捉、表现歌曲由一条相同节奏型组合,体验歌曲是由节奏的重复组合而成。在完成教学难点时,依托以音乐要素为核心的行为目标和学习内容,重塑音乐课堂的组织形态、学习方式和表达形式,促使音乐学习由语言讨论走向实践体验、由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反应、由专注技能走向多元综合。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辨下滑音、分析下滑音的唱法、唱好下滑音,唱出台湾风味,一步步地积累音乐经验、提升音乐能力、发展音乐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学习单帮助体验歌曲中乐句的结构、为歌曲伴奏。
难点:唱好下滑音,唱出台湾风味。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音乐课本、学习单、双响筒。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数鸟仔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请你们看,老师用数字123画出了什么?(师板书画一只小鸟) 辨认出老师的简笔画小鸟。 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带领学生感知歌曲由相同节奏的四个乐句组成,感受音乐中乐句的结构,同事熟悉节奏,为后面唱准节奏打下基础。
师:是的,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老师画的是一只小鸟,用闽南话说就是“一只鸟仔”。(展示课题) 理解课题。
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凳子下拿出学习单和笔,根据老师用123画小鸟的办法,把学习单上的旋律上的音全都换成小鸟,看看你们得到什么?(全班共分为四组,每一组的学习单内容都不同。在同学们画学习单的同时,每一组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画图谱。)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画出来的内容是否跟你们组代表画出来的一样?而黑板上这四位同学画出来的内容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画小鸟。 学生回答问题。
师:刚刚同学们总结出来了每一组画出来小鸟都是有9只,其中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小鸟排列的样子一模一样。其实也就是现歌曲中四个乐句的节奏都大致相同。你们真细心发现了这个秘密。
师: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数小鸟的? (师按歌曲图谱节奏来数小鸟。) 学生按照节奏来数小鸟。
师: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师在生按节奏数小鸟的最后按照图谱加入拍手,并组织学生也学习数完小鸟后加入拍手。)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一学腿部动作。 老师带着学生练习腿部动作:左脚往外跨、右脚踮脚尖,换右脚往外跨、左脚踮脚尖,依次轮换。 师:让我们跟着伴奏音乐来加入腿部动作和拍手数小鸟,请同学们留意一下,我们一共数了多少遍小鸟? 学生跟着步骤加入伴奏音乐数小鸟。
二、 懂鸟仔 师:同学们数小鸟的音乐就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首歌曲《一只鸟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遍吧! 初次聆听歌曲。 这首歌曲的歌词多出现台湾方言,本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直观感受它们的意思,让学们理解歌词、记住歌词,方便唱好歌曲。
师:同学们听懂歌曲讲的是什么故事了吗? 师:听不懂没关系,因为《一只鸟仔》是台湾民歌,台湾的方言是闽南语,闽南语歌曲的一大特点就是发音特别,而这一特点在这首歌曲中就被很好地体现出来。歌曲当中出现了非常多当地的特色方言,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找一找我们不常见的词语,老师来给你们解释一下。(再次聆听歌曲。) 再次聆听歌曲,并找歌曲中不常见的词语。
师用动作来直观表现歌曲当中“伊都”、“拐一下拐”、“噘一个噘”、“哮啁啁”、“哮噘噘”、“岋一个岋”、“丢丢铜仔”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老师的解释,总结归纳歌曲两段歌词的意思。 回答问题,通过直观感受歌词中不常见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按照歌曲节奏来学习一下歌曲的歌词吧!(师边敲双响筒边带学生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跟着老师按照歌曲节奏来念歌词。
三、 唱鸟仔 师:接下来,让我们加上音高来唱一唱歌词吧!老师唱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根据旋律唱歌词。 学生学唱歌曲。 在学唱时,我唱旋律,组织学生根据我唱的旋律填充歌词,已在无痕地对孩子们进行唱谱教学。
师:同学们的音高真准确,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钢琴伴奏来完整地演唱全曲吧!
师:同学们能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了,老师也特别想唱一唱这首歌曲,请你们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留意一下老师的演唱与你们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师加上下滑音的演唱。) 感受加入下滑音的演唱带来的不同,认识下滑音记号,并且发现带有下滑音的歌词,听范唱思考如何唱好下滑音,并说一说、试一试。 孩子们通过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更深刻、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读谱的内驱力,为增强学生的乐理知识打下基础。
师:是的,同学们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发现老师有的歌词唱出来的感觉就像掉下来的感觉。 师:请你们仔细看乐谱,老师演唱的乐谱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记号,这个记号“ ”叫“下滑音”记号。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当中,哪些歌词头上的音加上了下滑音呢?(引导学生发现下滑音。)
师:因为闽南语第四声比较多,这首歌曲为了体现方言的特点,所以采用了下滑音。请你们听老师唱一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下滑音唱好呢?(范唱第二句。)
师:同学们真有想法,有的说像读拼音第四声这样读出来,有的说像抛东西一样抛出去,你们给出的措施很具体,现在请你们跟着钢琴伴奏来试一试、唱一唱加入下滑音的《一只鸟仔》吧!
四、演鸟仔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加入下滑音的演唱,这一次你们把台湾民歌的韵味都唱出来了呢。为了让这首歌曲的表演形式更丰富,让我们一边加入腿部动作和拍手,一边演唱歌曲吧! 加入动作演唱歌曲。 借此告知孩子们不同地区的音乐都会有当地的特色,也借学习单编伴奏告诉孩子们音乐无处不在,拓宽孩子们的音乐视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除了像老师设计的那样边拍手边加入腿部动作来演唱,我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创意和想法,来让这首歌曲的演唱变得更精彩。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习单,根据项目二中的问题,想一想自己手中的学习单可以发出怎样不同的声音? (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想出让学习单发出不同声音的办法。) 编创伴奏并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非常有创意,想出了各种办法让学习单发出不同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中的项目三:根据节奏X X | XX XX | X0 XX | XO O |来想一想,可以利用手上的学习单如何为歌曲伴奏呢?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设计的伴奏。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一只鸟仔》,并且请刚刚的两位同学用自己设计出来的伴奏为我们伴奏吧!
师:同学们的演唱再加上这两位同学设计出来的伴奏,让这首《一只鸟仔》变得别具一格了呢!
五、“原”鸟仔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古老的台湾民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对比一下这首民歌与《一只鸟仔》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呢?(组织学生聆听歌曲《丢丢铜仔》,同时PPT上同时显示《丢丢铜仔》和《一只鸟仔》的乐谱。) 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歌曲《丢丢铜仔》和《一只鸟仔》的歌词和旋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再一次演唱歌曲! 传唱经典是音乐课堂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之一,在环节中,让孩子感受、了解台湾民歌《一只鸟仔》的源头,并传承下去,铸牢中华民族经典传唱意识。
师:通过刚刚的同学们的仔细对比,我们再总结一下:两首歌曲的歌词都出现了“伊都”和“丢丢铜仔”,旋律非常的相似。其实,中国的民歌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歌曲《一只鸟仔》就是源自于台湾古老民歌《丢丢铜仔》。今天,同学们学会了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也了解了它的前身《丢丢铜仔》。传唱经典,你我同行。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带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一直传唱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歌,现在请同学们再演唱一遍歌曲吧!
八、教学反思
在日常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此,本节课中我通过设计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唱会歌谣到能为歌曲的表现形式添砖加瓦,升华至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层面。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生本教育:
一、以一支点、多方延伸。《一只鸟仔》这首歌曲四个乐句的节奏大致相同、重复而成,本节课我抓住节奏重复这一支点,让孩子们通过数、听、唱、创、演来感受歌曲,提升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理解歌词、感受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同样各地民歌也有不同的特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让学生自行发现方言、理解歌词、唱好下滑音,把台湾民歌的风味唱出来,感受台湾民歌的特色,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把民歌真正唱进心里。
三、层次清晰、直观明了。基于生本的角度考虑,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于音乐要素的叠加与渗透,让学生从体验到概念的螺旋上升,为学生搭建起音乐能力发展的阶梯,一层一层地深入了解歌曲、感受歌曲、表达歌曲。
四、学科综合、联系生活。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中的“创意实践”中表示,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本节课中,我把音乐与美术结合,引导学生以画小鸟的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知歌曲中节奏规律;我把音乐创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借助手中的一张纸(学习单)来编创伴奏节奏与形式。
总之,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在引导中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