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不可分割。个人应控制欲望,追求高尚精神,这样才能产生正义和善的行为,这是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则需要各阶层“节制欲望”,实现“各司其职”。据此可知,柏拉图的这一思想( )
A.强调了健全城邦民主的意义
B.注重道德素养和社会和谐
C.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D.谴责道德沦丧的社会时弊
2.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呈现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下图)便是这种建筑风格。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 )
A.彰显了古典人文精神
B.反映了古希腊女性地位提高
C.表明了古希腊建筑艺术高超
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
3.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 )
A.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
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4.下面为《罗马民法大全》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
·无论于法律的权威性要求,还是于现实的功利性需要,都应当承认和维护裁判官发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
·即便裁判官的奴隶身份也不能构成对法律效力的影响,因为以道德和人的平等权利为准则,可以用释放奴隶为自由人的变通方式扫除这一障碍
·皇帝也应当遵守法律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C.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D.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5.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的,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谴责。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神职人员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6.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的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中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据此可以推断( )
A.欧洲中世纪国王兼任大学校长
B.中世纪欧洲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7.至今仍屹立在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见证过政治兴替、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8.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东正教是从拜占庭引进并且自上而下推行的,而且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表明俄罗斯文化( )
A.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
B.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
D.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情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徐继素等主编《世界通史 第1卷》等
材料二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中古西欧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文化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不可分割。个人应控制欲望,追求高尚精神,这样才能产生正义和善的行为,这是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则需要各阶层“节制欲望”,实现“各司其职”。据此可知,柏拉图的这一思想( )
A.强调了健全城邦民主的意义
B.注重道德素养和社会和谐
C.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D.谴责道德沦丧的社会时弊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柏拉图强调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不可分割,主张每个人都应控制欲望、追求高尚精神,城邦的各阶层应“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正义,反映了柏拉图注重道德素养和社会和谐,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说明健全城邦民主的意义,排除A项;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与“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不可分割”等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只体现了柏拉图注重道德素养和社会和谐,没有体现社会道德沦丧,排除D项。
2.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呈现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下图)便是这种建筑风格。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 )
A.彰显了古典人文精神
B.反映了古希腊女性地位提高
C.表明了古希腊建筑艺术高超
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体现了人文主义,因此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彰显了古典人文精神,A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利,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建筑风格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 )
A.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
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可知题干材料强调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体现了人文精神,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没有关于城邦间矛盾、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内容,故A、C、D三项都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4.下面为《罗马民法大全》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
·无论于法律的权威性要求,还是于现实的功利性需要,都应当承认和维护裁判官发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
·即便裁判官的奴隶身份也不能构成对法律效力的影响,因为以道德和人的平等权利为准则,可以用释放奴隶为自由人的变通方式扫除这一障碍
·皇帝也应当遵守法律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C.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D.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都应当承认和维护裁判官发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即便裁判官的奴隶身份也不能构成对法律效力的影响”“皇帝也应当遵守法律”等,可知乌尔比安是在强调所有的人都应该承认法律的效力,即强调法律的至高权威性,C项正确;古罗马时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人的自然权利的平等性和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排除B、D两项。
5.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的,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谴责。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神职人员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会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故C项正确。
6.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的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中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据此可以推断( )
A.欧洲中世纪国王兼任大学校长
B.中世纪欧洲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答案:D
解析:牛津大学的校徽上含有《圣经》中的话语,《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载体,这表明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故选D项。
7.至今仍屹立在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见证过政治兴替、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解析: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故选D项。
8.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东正教是从拜占庭引进并且自上而下推行的,而且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表明俄罗斯文化( )
A.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
B.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
D.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情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但它也属于基督教文化范畴,因此具有西方文化色彩,俄罗斯引进的东正教又是从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拜占庭引进的,所以说俄罗斯文化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故选B项,排除A项;C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徐继素等主编《世界通史 第1卷》等
材料二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中古西欧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文化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征:高度繁荣,全面发展;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注重实用;影响深远。
(2)特点: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证,脱离实际。原因: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经济发展缓慢和长期落后;基督教势力的膨胀;世俗政权的衰落。(共41张PPT)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目 标 素 养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知 识 概 览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1)背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文化成就。
领域 成就
哲学 ①研究对象: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②特点: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③表现:三大哲人
A.苏格拉底: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B.柏拉图:创建“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 ①《 荷马史诗 》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②雅典城邦时期的 戏剧 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雕塑、 建筑 ①人物雕塑的典范:米隆的《掷铁饼者》
②建筑艺术的代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史学 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①希罗多德的《 历史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②修昔底德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微点拨1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1)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2)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古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
(3)探索自然、本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4)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是古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
2.古罗马文化
法律 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 十二铜表法 》
地位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以维护 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 为核心
评价 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 贵族滥用权力 ,规范了 社会契约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 平民利益 ,成为后来 公民法 的基础;对后世 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 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维吉尔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塔西佗的《编年史》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 儒略历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二、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 日耳曼人 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欧洲逐渐形成了 王权与教权 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①496年,法兰克国王 克洛维 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②756年,丕平献土,建立“ 教皇国 ”,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2.文化成就
(1)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2) 基督教会 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①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②神学家用 形式逻辑 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3)《 圣经 》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4) 骑士文学 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3.评价
(1)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2)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微思考材料 在中古时期,基督教思想有极强的渗透力,各类文学作品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教会文学占统治地位。文学作品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来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
——摘编自何素平《外国文学名典释读》等
中古西欧的文学有何特点 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特点:文学作品的作者主体是教士,文学作品内容单一,缺乏真正的艺术性。主要原因:中古西欧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圣经》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微点拨2《十二铜表法》与《罗马民法大全》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其颁布是平民争取个人权利的斗争的结果,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由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时代;《罗马民法大全》由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制定,其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2.俄罗斯文化
项目 概况
突出 特征 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项目 概况
主要 成就 ①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②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 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物质基础的是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地中海和黑海各地。
——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二 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明之一,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古希腊文明首先体现在其政治领域。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形式——城邦。尽管古希腊城邦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却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就是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摘编自盛文林《西方历史的源头——古希腊文明》
问题探究: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并简要评价。
提示:(1)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说明的问题:文化的繁荣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2)独特之处:是建立在奴隶制城邦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评价: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古典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奠定了基础。
核心归纳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1)古希腊文学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希腊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2)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
(3)古希腊史学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4)雅典的民主政治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
(5)古希腊的自然科学成就是西方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以致用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宗教意识淡薄 B.倡导理性主义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在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倡导理性主义和注重物质生活,故排除A、B、C三项。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
C.哲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
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注人自身,是人对自然统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觉醒,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哲学发展有永恒性”,排除B项;“自然哲学不断发展”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九、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十、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改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确保法律程序的严密性
B.保护私有财产转让的合法性
C.规定以经济赔偿方式解决所有纠纷
D.以实用性原则解决财产纠纷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条款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解决财产纠纷方面具有实用性,故D项正确。
3.12世纪初,欧洲市民文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兴起的背景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基督教会统治崩溃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为了适应市民的文化需求,市民文学兴起,A项正确;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排除B项;12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受基督教会的统治,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15世纪,排除D项。
4.被誉为欧洲中古时期四大英雄史诗之一的《伊戈尔远征记》,描绘的是主人公伊戈尔为消除公国的外患——盘踞在黑海沿岸的波洛夫人,率远征军进行征伐的故事。在伊戈尔身上,兼有为自己民族抵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和为追求个人荣誉而轻率行动的性格特征。这说明( )
A.《伊戈尔远征记》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B.作者对主人公伊戈尔的评价持双重态度
C.伊戈尔远征加剧了基辅罗斯的解体危险
D.封建贵族的忠诚与勇敢促进了社会发展
B
解析:《伊戈尔远征记》中,既描绘了伊戈尔抵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又反映了其为追求个人荣誉而轻率行动的性格特征,说明作者对主人公伊戈尔的评价持双重态度,B项正确;市民文学与《伊戈尔远征记》中叙述的封建贵族的英雄气概不符,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伊戈尔远征加剧了基辅罗斯的解体危险,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封建贵族的忠诚与勇敢促进了社会发展,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查士丁尼时代,一些拜占庭学者因国内动乱逃往东方,有的甚至流亡到波斯,他们为传播古典文化作出了贡献。阿拉伯人兴起之后,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之间的交往一直没有中断。在君士坦丁堡大学里有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学生,也有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巴比伦城的学生。阿拔斯王朝大哈里发马蒙曾组织各方面学者翻译了大量希腊文、叙利亚文的拜占庭书籍。在大马士革,阿拉伯人雇用了大批希腊
建筑师、艺术工匠、政治家和学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年。
——摘编自陈志强、徐家玲《试论拜占庭
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和东地中海
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的西传出现过多次高潮……大批流亡西欧的学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13世纪初……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现西传的高潮。……这个时期,从君士坦丁堡抢夺的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拉丁人的住宅、官邸和教堂都用抢夺来的珍宝装饰起来”。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的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这次高潮出现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扩张引起地区性局势动荡,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了
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根据材料,指出拜占庭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影响: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政策,拜占庭帝国不仅成为古典文化与中古时期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拜占庭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在新文明的框架中得以存续,对欧洲文化、俄罗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