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反复读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
2.能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景象。(难点)
【教学过程】
出示鲁迅的诗句: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上的诗句,快速自由地读一读吧。
生齐读诗。
师纠正:孩子们,我更喜欢听到你们个性化的朗读。自由读一读吧。
生读毕。
师:有没有似曾相识的诗句?譬如在哪里看过,听过?
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在一次校会上听到过。
师:校会上讲一次你就记住了。真是个博闻强记的孩子!
一生:“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是在书上看到这句话的。
师:你在书上看到了这句话,并且把它积累了下来,真了不起!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
一生:这些都是鲁迅先生写的诗句。
师:是啊。我们今天继续“走近鲁迅”,学习《好的故事》第二课时。齐读课题吧。
生齐读课题。
一、自由诵读,感情奠基
师指导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好的故事》第一课时,让我们带着理解齐读课题。
生有感情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其实讲的是一个?
生:《好的故事》其实讲的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
师追问:这个梦境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美丽、幽雅、有趣。
师板书: 梦境
美好(学生书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课件出示如下:
学生自学。师巡视。
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告诉我们,你找的是哪一部分?
一生汇报:第四自然段(朗读)。我感受到了鲁迅所写的梦境非常美丽。
师:这一段主要是鲁迅对“梦境”美好的概述,但不是具体描写。还有没有同学找到具体描写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的地方?
一生:我找的是第五段(朗读文段)。这里的语言非常美,很有画面感。
师:找的非常准确。有谁能对他朗读进行评价一下。
课件出示第五段:
同桌:我觉得他读得很准确,但是还缺少一些感情。
师:你能示范读一下吗?
生朗读。
师:首先,这里有两个字读音纠正一下。一个是“衣裳”(shang),轻声,另一个是“日光”,不是“目光”。这一段确实不好读。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里有一处用了19处名词联排。
师:哦,你都数过了,一共19个名词联排。老师不仅数了词,还知道一共有56个字,难道说鲁迅写文章也要凑字数吗?
生:不是。
师:不是的话,我可以改成这样吗?(课件出示: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一切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生:我觉得不可以。
师追问:为什么不可以?
生:因为我觉得这样就没有画面感。
师:有部分同学没有听清楚。请再说一遍。
生:这是名词的联排,语言简洁,而且富有画面感。
师:掌声送给你。
二、入情入境,想象画面
师总结:这里一共有19个名词,运用了名词罗列法,又叫意象密集法。这样就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生:画面感)。下面这一句能读出画面感吗?(生:不能。)
师过度:其实名词罗列法在古诗文中并不少见。
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这些古诗文中,大量运用名词的罗列,给了我们非常丰富而又鲜明的画面感。
师伴乐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听后说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经过山阴道时美丽、有趣的画面。
师:能否说说你具体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乌桕、新禾。
师:你脑海中闪现了一幅浓郁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尚在小河边。
师:哦,你看到了一个小和尚。其实,这里不仅有和尚,还有什么?
生:伽(读成了qi)蓝
师:纠正一下,这个念qié。“伽蓝”是指什么呢?
生:这是一座寺庙。
师:这里既有和尚,也有寺庙。多么真实,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生:我看到了农夫和村妇。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晒衣裳。
师:农夫呢?
生:在耕田。
师:男耕女织。这也许就是当时一个家庭最幸福的画面了。
生:我看到了阳光从树叶上洒下来,树叶的影子倒影在地上。
师:多么诗意,多么美丽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鸡和狗在嬉戏。
师:鸡本来是很怕狗的。你却看到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这是多么有趣的画面啊。
生:我看到了村女正在洗衣服,晒衣服。
师:能说说你看到的这些衣服是什么颜色吗?
生:粉色。
师:还有吗?
生:蓝色。
师:还有吗?
生:绿色。
师:五颜六色,是不是?风一吹,这些衣服就怎么样?
生:滴水。(生笑)
师笑说:孩子,你是一个写实派作家。当然,我们还可以说美一点。风一吹,衣服就(生:随风飘荡)。仿佛是一条五彩的(生:彩虹)。美不美?
师总结:这就是鲁迅所写的(生:“梦境”)这个梦境非常的(生:美好)用文章中的话就是(生:美丽、幽雅、有趣)
师:这么美的梦境,我们怎样才能读出它的美呢?
生:舒缓,轻柔一点。
师:这里应用了名词的联排,一共列举了19个名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所以我们可以读舒缓一点。
三、示范引领,朗读感悟
课件出示如下:
师:老师出示的文段跟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里分了角色。
师:是的,我这里分了几个角色。其中“师”是指?
生:老师。
师:“男”和“女”又是指什么
生:男生和女生。
师:有时候我们还要一起读,是吗?分角色朗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更加分明。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看到这里分了很多部分,很多行。
师:是啊,你很会发现。这样分行,跟什么很像呢?
生:跟诗很像。
师:其实本文就是一篇(生:散文诗)。
师过渡:散文诗既有诗歌的表现形式,又有散文的描写内容。所以,老师就把选文进行了分行,就变成了一首美美的小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评价:朗读是我们对文本的外化表现形式,体现了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好的故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再次用美美的朗读声表现出来吧。
师生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这个梦境“美丽、幽雅、有趣”呢?
生:课文第七段。(朗读文段)
师:没错,找的非常准确,表扬你!但是,你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你读了多少遍吗?
生:三遍。
师:三遍,所以还不熟练。如果能多读几遍,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加流利、更加优美。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个梦“美丽、幽雅、有趣”的?
生:我是从“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句话感受到的。
师:你找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句式。当然,这段话中也有刚才我们所学的“名词罗列”的句式。你们找到了吗?
生齐:“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师:刚才子惠找到的这句话不好理解,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师: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树、蓝天、白云都倒映在水中”。
师:它们的影子怎么样?
生:它们的影子都相互交织在一起。
师: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现在理解这句话了吗?
生齐:理解了。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这个梦太美了吧。大家都怕把鲁迅惊醒了。(生笑)我们试试再读紧凑一些。
生再读。
师:“村女”还会织入?
生:“村女”还会织入“茅屋”中。
师:“茅屋”还会织入?
生:“茅屋”还会织入“一丈红”中。
师:“一丈红”还会织入?
生:“一丈红”织入“白红花影”中。
师:“白红花”还会织入?
生:“白红花”织入“狗”中。
师:“狗”还会织入?
生:“狗”织入“乌桕”中。
师:你们发现这些句式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感觉好像有递进。
师:递进不是句式的特点,这是内容上的特点。再看看这些句式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这里每一句话的前面(文字)都是前一句话的后面(文字)。
师:慧眼如炬,你的发现很了不起!这样的写法叫作“顶针”。“顶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齐读。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朗读的节奏还可以再紧凑些。
生再读。
师:前文“名词罗列”的句式,我们读得舒缓,给人以画面感;此时“顶针”的手法,节奏要紧凑些,让一幅幅图片相互交织、融合。鲁迅用不同的方法,共同描绘了这样一个(生:梦境)。
师:这个“梦境”——
生:“美丽、幽雅、有趣”。
四、形式多样,以读促悟
师:但,梦终究要醒。醒来了的鲁迅又回到了——
生:现实。
师:现实是这样的——
生齐读:“灯火渐渐地缩小了……”(第一段)
师:现实还是这样的——
生齐读:“但我总记得……”(倒数第二段)
师:这就是鲁迅所处的——(板书:现实)这个现实是——(板书:昏沉)
师:这就是鲁迅所写的“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写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现实),另一部分是(生:梦境)。现实是(生:昏沉的),梦境是(生:美好的)。
师过渡:难道鲁迅写的只是“现实”和“梦境”吗?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的文章一般比较有深度,并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怎样去理解这篇文章。
生:“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熟记语文要素,对我们学习课文具有指导意义。老师找到了一份资料,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生朗读《野草》的创作背景。
师: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深远,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这篇文章表面上写的是“梦境”和“现实”。如果你预习充分的话,可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
生:美好的“梦境”代表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师:孩子,你可谓是鲁迅的知音,理解非常到位。你能告诉我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课文中——
师:孩子,课文中没有直接写,鲁迅的高明之处就是他不明写却蕴含丰富。这也是象征手法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借助资料去理解课文。(出示课后链接的资料)
师:谁能从资料中找出文章的象征含义?
生:在冯雪峰的《论<野草>》里的最后一句话“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师: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表面写美好的梦境,实则深层写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板书)
师:昏沉的现实有没有象征意义吗?
生:在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中写到,“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师:是的,谢谢你!(板书: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五、结合要素,丰富内涵
师:其实,象征手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资料散文诗《雪》,这篇文章也出自《野草》,其中也有象征手法。
出示:请同学们快速默读鲁迅的散文诗《雪》第1、5自然段。思考: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
生快速默读查找,师巡视。
生:我找到了江南的雪的特点:“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
生:我找到了朔方的雪的特点了。“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
师:是的,两位同学都找的很准确,同学们都找到了吗?其实,鲁迅表面上写的是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特点,如果同学们能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的话,你可能了解背后深层次的象征意义:鲁迅表面写朔方的雪,实则是写他自己敢于斗争的精神。
师总结:鲁迅生活在中国最黑暗的社会时期,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许,今后我们也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挫折,我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鲁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决不放弃对(生: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也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拥有一个“好的故事”。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如果你想进一步走近鲁迅,可以找来他的散文诗集《野草》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