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之歌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等为主线,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艺术课程始终坚持美育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
二、教材分析
《贝壳之歌》《贝壳之歌》是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中内容。这一单元的音乐素材都是以表现少年儿童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主的。这是一首荷兰儿歌、该歌曲是一首3/4拍子的二声部合唱,全曲节奏流畅,舒缓。旋律形象的表现了海风吹拂、海浪摇曳、贝壳吟唱的画面。全曲为大调式歌曲、共三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跳跃,交代了大海边有可爱的贝壳。第二、三乐句是“同头换尾”的旋律,第二三乐句加入了合唱的部分,两个乐句是同头异尾的结构,和声简单和谐,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贝壳形象。歌曲的合唱多以三度和声构成,达到了饱满的和声效果。表现了海边多姿多彩的愉悦生活。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充满童趣。
三、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孩子们来说、要进行整首歌的二声部演唱很难,特别是乡村儿童,没有从低年级开始学习乐理知识,单声部旋律都有可能跑调,二声部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或者多采用师生合作,轮流唱高、低声部,多熟悉旋律。在练习柯达伊手势中和歌唱中,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养成聆听他人声音的习惯。用学生与教师合作、学生与录音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合唱的概念,加强对多声部合唱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学生在学唱《贝壳之歌》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尝试合作演唱。
2、学生能够了解二声部合唱的概念,唱好《贝壳之歌》双声部合唱部分
3、能够有意识的用声音表现音乐的感受,能在合唱过程中聆听他人的声音,提高双声部合唱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贝壳之歌》双声部合唱
六、教学策略:
情境激趣法、示范教学法、听唱法、实践律动法。
学法:观察法、模拟法、实践操作法。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幸福拍手歌(笑一笑)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欢迎来到老师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考考大家的耳力,能不能听出这是在哪里?”(播放大海的音乐)生:“海边!”
师:“噢,是大海边,为什么是大海边呢?”生:“海浪声、海风声、海鸥声。。。。”
2、师:“那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大海的声音呢?海浪?。。哗哗。。海鸥。。。啊啊。。”
3、看指挥,分开模仿(海浪、海鸥)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海边的意境,培养学生看老师手势动作的习惯)
三、听唱第二声部
1、练习:
师:“我们来到大海边,除了听到海浪、海风、海鸥的声音之外,还有可爱的小贝壳,它也会唱歌。你听!(师奏钢琴,做柯尔文手势)(第二声部)
2、放贴图、找不同:
①师:“小贝壳唱的很开心,我们要把他放到合适的音高位置,小贝壳就可以回家了!看老师怎么让他回家?(师唱第二声部第一句,放贝壳贴图)谁来放下一句?。。。师:“你放的真好!我们来唱一唱。”(师:“大家唱的时候想想海风吹拂着脸颊,你的声音应该怎样?”生:“。。。”师:“所以我们要轻声唱。”)
②师:“刚刚我们唱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两组音很像,哪里一样呢?哪里不一样呢?”师:“那我们一会唱的时候可要注意啦!”
3、师:“现在老师的左手指挥。。。的同学,右手指挥。。。的同学,注意老师的手势保持在这的时候你的声音也?不要停。只有老师做这个手势的时候?我们才停。现在我们来合唱。”(做柯尔文手势,着重分组训练1、3和2、4)
①讲解:在合唱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声音要融合在一起。怎样才能融合在一起呢?需要我们的音量相同,当你听见你的声音比对方的声音大或者小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调整,保持在一个音量上,这样我们的声音就融合在一起了!”
②用柯尔文手势分组唱好:
小贝壳:4——|3——|2——|3——|4——|3——|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大贝壳:2——|1——|2——|1——|2——|1——|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4、其实我们刚刚唱了隐藏在小贝壳歌声中的大贝壳的歌声,现在我们听听看,大贝壳唱了什么?然后我们对着小贝壳的音来贴,这样他们就都能回家了。(21212121)(贴图)(师弹一个音,生贴一个音)-j
5、师:“这样就组成了大贝壳的歌声,我们来唱一唱!”(用柯达伊手势边做边唱)
6、师:“贝壳们唱的可美啦,把歌声唱成了(划三拍子)啦啦啦,在哪一拍加入了新的声音呢?”生:“第三拍。”
7、加入动作
师:“小贝壳的歌声,唱得大海都泛起了波浪。”
8、跟背景音乐唱
师:“听听你的声音,大海有没有把你的歌声送到了最远方··”
师:“太美啦,我们再来一遍!”(加入动作)
(设计意图:先唱第二声部每个音的长音,把每个音唱准,唱稳定,为后面的合唱打好基础。并在“大贝壳”的声音干扰下,也能唱准每个音,再完整演唱整个第二声部。通过动作和背景音乐,承接前面“大海边”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四、听歌曲
1、师:“现在大海边来了一群小海娃,他们也听到了小贝壳美妙的歌声,忍不住和它一起唱起来啦,我们听听看!(播放音乐)
师:“你听到些什么?”
2、师:“小海娃觉得贝壳告诉了他什么?”(做动作)
生:“几时涨潮、鱼在哪里。”
所以小贝壳和小海娃唱的这首歌就叫做《贝壳之歌》(出示课题)
3、师:“老师很喜欢小海娃的歌声,老师也来唱一唱,大家欢迎吗?”生:“。。。”
(师边弹边唱)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听歌曲,从听内容、感受节拍、听教师范唱层层深入,在听会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
五、学唱第一声部
1、师:“老师唱完啦,大家能唱出来么?我们来试一试!”(注意“贝—壳啊”的地方,可用朗诵歌词的方法解决。)(在唱的不准的地方着重带唱)
2、我们再来一遍~用我们最美的声音来唱~
六、合唱
1、用第二声部合唱
师:“刚刚我们唱了小海娃的歌,大家还记得贝壳是怎么唱的吗?”“啦啦啦。。。”
“现在我们当小贝壳,和小海娃一起唱一唱,可是小海娃跑的很快,所以我们要先等一等他们。”(放原唱录音)
2、第二声部和老师合唱
师:“这次老师唱小海娃,你们唱小贝壳,我们来一起合唱。老师的钢琴会带领大家。”(师钢琴奏出第二声部旋律)
3、大家有没有听到老师的声音呢?(调节)你的声音和老师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了吗?
4、用第一声部合唱:
师:“现在你们扮演小海娃,老师扮演小贝壳。”(师奏琴)
5、学生合唱:
“现在一二组你们来唱小贝壳,三四组唱海娃组,大家看老师指挥!”(放伴唱录音,师指挥)(视情况练习1-2遍)
6、现在我们对换角色演唱。
(设计意图:把第一声部用“小海娃”的角色加入,和小贝壳的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用生和录音合作、生师合作、生生合作、交换声部等各种方式体会合唱的声部。最后再慢慢加入开始模仿海浪的声音和大贝壳的声部,把全课推上高潮)
七、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听着《贝壳之歌》的音乐走出教室!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的语调和体态还有待加强,眼神和表情还不够贴近学生,指挥手势需要再练习。在“贴大贝壳”环节的部分跟学生交代的还不够清楚。大海的意境渲染的还不够美,模仿大海声音的时候和学生唱歌时,要引导学生声音更轻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