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第六单元复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语文园地》,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一.词语听写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半径 资源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 慷慨 节制 开采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孙
三.近义词
晶莹--剔透 交错--交叉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开采--发掘
枯竭--干涸 贡献--奉献 随意--任意
温暖--暖和 合适--适合 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盘算
笑嘻嘻--乐呵呵
四.反义词
晶莹--浑浊 和蔼--严厉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小气 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 贡献--索取 投入--支出
温暖--寒冷 顺溜--阻碍 松散--紧凑
舒服--难受 喜欢--厌恶 白霎霎--黑漆漆
盘踞--撤离 险恶--平安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勇敢--胆怯 凶猛--温柔
荡漾--平静 风雨同舟--分道扬镳
五.词语归类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风雨兼程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词语:日月同辉
类似的词语:日新月异 日月无光 日积月累
一、用“√”标出红体字的正确读音。
苞蕾(léi lěi) 苔藓(xiān xiǎn)
甘蔗(zhè zhé) 斗篷(péng féng)
嘴唇(chún cún) 甩开(shuǎi suǎi)
巩固练习
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奶奶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缝( )补着有裂缝( )的地方。
①fèng ②féng
①dǒu ②dòu
2.满天的星斗( )眨呀眨的,好像在争斗( )谁更光彩夺目。
②
①
①
②
三、先比较,再组词。
篷( )
蓬( )
甩( )
用( )
袖( )
柚( )
蔗( )
遮( )
帐篷
蓬勃
甩手
用处
衣袖
柚子
蔗糖
遮住
草坪 苔藓 甘蔗 瀑布 谚语 尽量 缝隙 斗篷 情况 瓦蓝 预报 遮盖 讲座 油锅 酱油 闹钟 逗引 嘴唇 袖子 喧闹
词语积累
词语
《盼》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逗引: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遮盖:从上面遮;掩饰;保护。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不声不响:指不说话;不出声。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扑通”“哗啦啦”“轰隆隆”等都是拟声词。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严肃,谨慎。
“小心翼翼”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是形容人的举动的词语。
ABAC式
不声不响
词语分类
若隐若现
半推半就
百发百中
人来人往
半信半疑
大模大样
知己知彼
多种多样
ABCC式
众目睽睽
野心勃勃
精神奕奕
来势汹汹
威风凛凛
忧心忡忡
心事重重
千里迢迢
两手空空
AABB式
洋洋洒洒
形形色色
支支吾吾
兢兢业业
缝缝补补
林林总总
拉拉扯扯
口口声声
窸窸窣窣
安安静静
满满当当
瓶瓶罐罐
引用ABAC、ABCC、AABB类词语有什么作用?
运用这类词语可以起到突出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修辞作用,将这类词语放在句子里,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生动。
人物神态
理直气壮
生气勃勃
精神奕奕
精神抖擞
落落大方
精神焕发
痛哭流涕
温文尔雅
不苟言笑
人物动作
大步流星
蹑手蹑脚
匍匐前进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手疾眼快
泣不成声
张牙舞爪
抓耳挠腮
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一、给下面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滥(lán làn)用 慷慨(kǎi jì)
壮观(guàn guān) 目睹(dǔ zhě)
和蔼(ǎi yì) 枯竭(jié gě)
巩固练习
二、根据读音,补充正确的词语。
lán
( )球
zī
( ) 料
dǔ
目( )
打( )
舞( )
( )天
jī
( )本
( )器
攻( )
yíng
欢( )
夏令( )
晶( )
击
篮
蓝
睹
赌
资
姿
迎
营
莹
基
机
三、给画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古代臣民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
②贡品;
③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
④姓。
进贡( ) 贡奉( )
贡先生( ) 贡生( )
②
①
④
③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节制
资源 有限 设想 例如 无私
慷慨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基地 矿产 目睹 子孙 生态
词语积累
词语
《只有一个地球》
群星璀璨:天上的繁星闪烁发光、光彩夺目。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性格豪爽;大方,不吝啬。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青山不老》
肆虐:不顾一切地任意残杀或迫害;自然界事物放肆侵扰或残害;任意干残暴的事情。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三番五次:屡次,比喻多次去做一件事。
荡漾: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
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
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这位老师hé ǎi( )可亲,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2.他对朋友向来都是这么kāng kǎi( )。
3.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能对一个事业有所gòng xiàn( ),而自己认识到这是个伟大的事业。
和蔼
慷慨
贡献
巩固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二、形近字组词。
篮( ) 莹( ) 慨( )
滥( ) 萤( ) 概( )
裹( ) 资( ) 绕( )
哀( ) 姿( ) 浇( )
花篮
晶莹
慷慨
泛滥
萤火虫
大概
包裹
资本
绕过
哀求
姿态
浇水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遥望( ) 适合( ) 随意( )
贡献( ) 灾难( ) 节制( )
冤枉
合适
随便
奉献
灾害
控制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破坏( ) 遥远( ) 渺小( )
奉献( ) 慷慨( ) 随意( )
保护
附近
伟大
索取
吝啬
谨慎
五、选词填空。
成果 后果 结果
1.不听劝告,( )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好的( )。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
后果
结果
成果
打比方的句子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句子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只有一个地球》)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只有一个地球》)
以上两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手法,使句子在表达上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有感染力。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三黑和土地》)
比喻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获得土地后积极投入生产的状态比作久旱的鹅见水之后钻进水中的情形,将农民惊喜异常、热情高涨的状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三黑和土地》)
3.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三黑和土地》)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一个地球》)
2.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只有一个地球》)
拟人句
拟人句的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1.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只有一个地球》)
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2.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只有一个地球》)
3.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三黑和土地》)
4.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三黑和土地》)
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 表达更有逻辑性。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青山不老》)
语言描写
这句话点出了黄土和绿树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老人和青山的关系也是这样:青山养育了老人,老人也通过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从而回报了青山,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矿产资源( )谁的恩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会别无去处。
4.我们( )要好好保护地球,( )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不是
而是
即使
也
如果
就
之所以
是因为
巩固练习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用画线词语造句)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仿写一个拟人句)
张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
月亮一露面,满天都星星都惊散了 。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这首诗前两句歌咏________,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又联想起黄河与________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知识点
天河
唐
刘禹锡
黄河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江南春》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全诗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个方面:(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三黑和土地》通过塑造三黑和土地,表达了什么思想?
《青山不老》主要讲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_______ 的形式,从 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________ 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
一、课文内容梳理。
科学小品
人类生存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巩固练习
二、读片段,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 。
2.用“ ”画出具体写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3.“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 ,“白色”的是 ,“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 。
4.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 和 ,说明它的 ,表达出对地球的 之情。
海水
白云
大气层
摇篮
母亲
可爱
赞美
古诗词
积累背诵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唐]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日积月累
巩固练习
把古诗补充完整。
1.南朝四百八十寺, 。
2.一水护田将绿绕, 。
3. ,同到牵牛织女家。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山排闼送青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