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容:期末测试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狡黠(xiá) 珍馐(xiū) 颓垣断壁(yuán) 未雨绸缪(móu)
B.匿名(nì) 熟稔(rěn) 踉踉跄跄(liàng) 坦荡如砥(dǐ)
C.猗郁(yī) 虬枝(qiú) 不屑置辩(xiè) 死心塌地(tā)
D.残骸(hái) 煦暖(xù) 深恶痛疾(ě) 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葱茏 惋惜 谩骂 痛心急首 B.渲泄 阑珊 笔砚 契而不舍
C.瞥见 婆娑 逾越 龙盘虎踞 D.渺茫 乖觉 荒诞 温文而雅
3.古诗文默写。(8分)
(1)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
(3)但愿人长久,__千里共婵娟__。
(4)__白日放歌须纵酒__,青春作伴好还乡。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大漠孤烟直__,__长河落日圆__。
(6)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现正义终将胜利的句子是__青山遮不住__,__毕竟东流去__。
4.名著阅读。(4分)
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A________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________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
(1)A处的人物是指__林冲__,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辱负重)__。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刺配沧州;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
5.(2014·宁德)综合性学习。(6分)
2014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我参与我宣传】
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
【活动二:我参与我观察】
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作客,只见亲戚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文明礼仪小事做起。(或: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活动三:我参与我实践】
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50字左右)
示例:初二时,有一次,我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签上他的名字。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严厉告诉我:“做人要诚实。”我深受教育,至今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2分)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结合全词概括:“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似曾相识燕归来”,“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小园香径独徘徊”,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之情。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2分)
提示: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二)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蒋氏大戚 亲戚畔之
B.则弛然而卧 颓然乎其间者
C.吾恂恂而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向吾不为斯役 或异二者之为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安敢毒邪?
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10.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对比,“以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蛇独存”与乡邻的__非死则徙尔__进行对比,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__旦旦有是__进行对比,从而深刻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2分)
11.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
(三)(2014·娄底)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刘国贤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选自《解放军报》2014年4月8日)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13.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担当需要正气”的观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14.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阐明(论证)观点,最后强调能力在担当中的重要性。
15.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不能删。“只有”突出强调了敢于担当要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2014·沈阳)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梁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16.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
主要内容 A“我”和父亲遇雨受阻。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17.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环境描写,交代云多雷响的天气,预示大雨将至;烘托“我”焦急的心情;为下文走路艰难做铺垫。
18.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黑夜里马灯的明亮。
19.请分析选文第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4分)
第一个“寂静”:指夜晚山林的宁静;
第二个“寂静”:既指夜晚山林的宁静,也指“我”内心的平静。
20.选文第 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分)
插叙。交代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的原因。
21.选文第 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2分)
突出打马灯男人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表达“我”对他的同情和感激。
22.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2分)
线索,象征打马灯男人美好的心灵,突出灯光带给“我”的温暖与安慰。
三、作文(50分)
23.题目:心中的风景。
要求:立意自定,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