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2 09:0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中外历史纲要上》专题八
浮生若暖
课标要求:①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②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ji)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sa)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tuo)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huan),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一、祸起东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蠢。——1931年7月13日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1、历史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2、直接原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特殊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4、国际因素:英、美等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一、祸起东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二)日本侵华的历程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随后,日军占据整个东北。
2、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淞沪抗战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三、祸起东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二)日本侵华的历程
3、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
4、华北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蓄意制造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实质是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三、祸起东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二)日本侵华的历程
5、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①重庆大轰炸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材料 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年1月开始,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的轰炸愈来愈猛烈。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与南京大屠杀同等性质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炸。
◎油画《重庆大轰炸》
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1941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治安强化运动
“准治安区”
(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
“非治安区”
(即敌后抗日根据地)
“治安区”
(即敌占区)
实行保甲制度,调查户口,推行连坐法,扩大伪军,加强特务活动;着重对人民的欺骗怀柔,宣扬“王道乐土”
实行“大检举”,恐怖政策与怀柔政策兼施,普遍修筑封锁沟墙和碉堡,并实行所谓“绝缘政策”,制造无人区
加紧“扫荡”,实行极其野蛮残忍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企图扼杀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
◎“治安强化运动”示意图
材料: 1931年我在西丰县四区阜丰村小学读二年级。“九一八事变”好几天后,见到报纸才知道发生事变。校长向全体师生宣布了发生“九一八事变”消息的同时,给我们讲授了早年普法战争后,一位法国教师向学生讲“最后一课”的故事,最后他说我们这也是“最后一课”,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开始学日语,地理只讲东北三省的,历史只讲靺鞨、高句丽还有辽、金、清东北少数民族系统的,使东北人从小就忘记中国的地域和五千年中华历史。
③推行奴化教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一、祸起东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三)日本侵华的罪行
南京 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殖民 统治 (1)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
(2)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3)军事上: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重庆大轰炸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实施细菌战 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危害:①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②剥夺了中国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二、奋起反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一)日本侵华各方反应
南京 国民政府
中国 共产党
东北军民
爱国民众
国民党 爱国官兵
①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华北事变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③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奋起反抗(蔡廷锴、蒋光鼐);
②1933年长城抗战(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等)
③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
①“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兵力围剿红军根据地,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②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
国民党消极抗日
共产党全力以赴抗日
二、奋起反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二)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始末
1、西安事变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杨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④直接原因: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逼张、杨剿共。
2、概况: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无效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3、西安事变爆发后各方反应及态度
日本 挑拨国民党亲日派扩大内战,以扩大侵略
欧美 担心国民党亲日派掌权……主张和平解决
亲日派 主张讨伐张、杨
宋美龄 主张和平解决
中共 从民族大义出发,由主张杀蒋到主张和平解决
4、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形成根源:日本侵华的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二)形成过程
1、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6年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威逼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注意: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族统一战线的比较
项目 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背景
群众范围
合作方式
组织形式
中共地位
影响
相同点 “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妄图灭亡中国
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
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没有正式、统一的组织机构,
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
有统一的组织、
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中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
中共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叛变革命,失败。
是团结抗战的保证,
实现胜利。
①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②受到国际因素影响;③中国共产党倡导。
本课小结
九一八事变
1931
日本侵华
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人民抗战
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
十九路军
一二八事变
1932
一二·九
运动
华北事变
1935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1936
1937.7
全面抗战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9
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以战养战”,经济掠夺
军事: 屠杀平民、细菌战、无差别轰炸、“三光”政策等
其他:“慰安妇”制度等
日军
侵华暴行
建立伪满洲国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