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每天最多只能供电三小时,学生们早晚读书受到很大影响。
2015年,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
西藏冈底斯藏医学院的
太阳能光伏电站
思考
除了利用太阳能发电,你知道太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吗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概况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资料:根据计算,每分钟太阳向地球传送的热能,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
思考: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12
10
0
2
4
6
8
0.2
0.4
0.76
3.0
波长/微米
紫外区
可见光区
红外区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紫 靛 蓝 绿 黄 橙 红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被直接吸收、转化成热能。
2、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1、太阳辐射为地球直接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
对地球的影响
对人类的影响
(直接利用)
2、被捕获并储存,转换成热能、电能等。
(直接利用)
3、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间接利用)
4、风能、水能也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
(间接利用)
美女来找茬
西藏姑娘
成都姑娘
都是妙龄少女, 皮肤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活动探究
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图:1.12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读图思考:
1. 从赤道到北极,年太阳辐射总量呈怎样的变化趋势?
2. 南半球的趋势如何?
3. 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现怎样的规律?
规律: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三、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
图:1.12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读图思考:
1. 从赤道到北极,年太阳辐射总量呈怎样的变化趋势?
2. 南半球的趋势如何?
3. 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现怎样的规律?
规律: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三、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 ,获得的太阳辐射越 。
大
多
2、地势因素
海拔越 ,大气越 ,透明度越 ,削弱作用越 ,太阳辐射越 。
多
高
稀薄
高
弱
3、天气因素
晴天云少,大气削弱作用 ,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 。
弱
长
多
4、昼长因素
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 ,太阳辐射越 。
长
多
规律: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特别注意!
太阳辐射与温度不一定成正相关:
太阳辐射量大,不一定温度高;太阳辐射量小,不一定温度低。
如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整体分布较均衡
(2)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势
C.距海远近 D.纬度
典型例题
C
B
(2014全国Ⅰ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A
C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某时段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
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读图训练
D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低
D.云雨少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比甲地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所以乙地PAR值高于甲地。
D
作业: 1、绿皮第二节3~7题+10~12题
(共用15分钟,待第二课时完成时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