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冲刺卷(五)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科学家瓦特好奇于水沸腾顶起壶盖而发现了蒸汽机的奥秘……他们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观察 B.调查 C.实验 D.测量
2.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白溪水电站发电时,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水能 B.水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3.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4.如图是解放军战士身着迷彩服执行任务,迷彩服使得解放军战士与环境融为一体,迷惑敌人的肉眼侦察,使敌人难以捕捉目标。下列现象与迷彩服的设计原理相同的是( )
A.黄蜂腹部处黄黑相间的斑纹
B.雪地中雷鸟身附白色羽毛
C.尺蠖静止时形似枯树枝
D.蝮蛇体表有醒目的花纹
5.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坐落在浙江杭州临安境内,如图为今年2月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新发现的新物种——“苕溪鱲(liè)”。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B.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C.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D.有利于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
6.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莲莲——设计灵感来自于西湖莲花;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设计灵感来自于“良渚玉鸟”等三种鸟。从结构层次上,鸟比莲多了(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8.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9.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膜70℃ B.细胞膜80℃ C.细胞壁70℃ D.细胞壁80℃
10.太阳、地球和月球在某两天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 )
A.月球在A位置时的月相是满月
B.月球在B位置时的月相是下弦月
C.月球在A位置时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月球在B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1.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D.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B.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四季分明
C.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
13.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
B.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
D.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14.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漂浮在软流层上方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不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15.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生活在水中 B.F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C.P可表示单细胞生物 D.Q可表示用种子繁殖
16.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17.小明用托盘天平称一个小石块质量时将被测物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读数为28.8g,该天平的最小砝码为10g,则物体质量为( )
A.18.8g B.27.2g C.21.2g D.11.2g
18.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蔷薇目
科 禾本科 豆科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
B.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C.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少
D.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
19.下列关于人体相关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头发卷直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图甲的结构①内
B.图乙的a、b、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C.人体中的血液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
D.人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0.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1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60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2℃、﹣20~200℃ B.0.5℃、0~100℃
C.2℃、﹣50~200℃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6分)
2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属于 (选填“动物”、“细菌”、“真菌”、“植物”);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 (选填“动物”、“细菌”、“真菌”、“植物”)。
22.杭州亚运会在“中国式浪漫”中落幕,以“攀花赠友”传承中式惜别之礼;以“荷桂共融”传达和合共生之情。荷在繁殖方式上属于 植物,莲蓬属于 (选填“果实”或“种子”)。桂花树,叶脉成 ,它的种子中有 枚子叶。
23.(1)如图a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 mm。
(2)如图b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图形代表 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 .
(3)如果每天都有一个晴朗的夜晚,那么在我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
(填“全年”,“半年”或“几个月”).
(4)在秋季的晚上8、9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 (方向).
25.2023年3月27日(农历癸卯年闰二月初六),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率团赴大陆开展祭祖之行,促进了两岸民众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1)3月27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填序号)两位置之间。
(2)当天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填序号)。
26.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选填“瓶内水”或“玻璃泡中空气”)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测相同情况下 (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明显。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27.小宁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 。
(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位置,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
(4)砝码因长久使用而磨损,则被测物实际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测量值。
28.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2)如图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A转为图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 b.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小祥发现图中的目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用同一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为 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9.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美术课上画的四种动物的脚印,它们分别是鸬鹚、天鹅、啄木鸟和大象。小嘉根据它们的特征编制了一张检索表:
(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补充3b的内容: 。
(2)表中Q是 (填动物名称)。
(3)请判断(A)和(B)中, 是啄木鸟的脚印。
3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 。
(2)你认为 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
(3)该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 。
(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1.小科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细铜丝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A
二.填空题(共8小题)
21.【答案】真菌;细菌
22.【答案】种子;果实;网状叶脉;2
23.【答案】(1)A;24.0;(2)﹣22℃;58℃。
24.【答案】(1)大熊(2)C(3)全年(4)西
25.【答案】(1)BC;(2)B。
26.【答案】(1)玻璃泡中空气;空气;(2)<;(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
27.【答案】(1)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2)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78.4g;(4)小于。
28.【答案】(1)C;(2)C;(3)②③⑤;(4)50;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9.【答案】(1)四趾之间都无蹼(2)鸬鹚(3)B
30.【答案】:(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2)乙;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3)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4)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31.【答案】(1)A;(2)用细铜丝的线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3)ACD。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