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1 17: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唤、技”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等 15 个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 17 个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 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
1.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们已经进入了 21 世纪。在这个新的世纪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可以乘坐高速列车穿越大陆,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然而,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 100 年里,科技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
为什么这个时期会被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呢?在这个世纪里,人类究竟发明了哪些神奇的科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科技奇迹的时代,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二、生字学习
1. 唤(huàn):呼唤、唤醒、叫唤。
造句:清晨,鸟儿的呼唤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2. 技(jì):技术、技巧、技能。
造句:他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让人赞叹不已。
3. 获(huò):获得、收获、获取。
造句:通过努力学习,他终于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4. 赖(lài):依赖、信赖、赖账。
造句:我们应该学会独立,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5. 潜(qián):潜入、潜藏、潜水。
造句:他潜在水中,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6. 亿(yì):亿万、亿元、一亿。
造句: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7. 索(suǒ):索取、索性、索道。
造句:他索性放弃了这个计划,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8. 奥(ào):奥秘、奥妙、奥运会。
造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9. 舶(bó):船舶、舶来品、舶船。
造句: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
10. 质(zhì):质量、质朴、质问。
造句:这部手机的质量非常好,使用起来非常流畅。
11. 哲(zhé):哲理、哲学家、哲学。
造句:这位哲学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兰(lán):兰花、兰草、兰亭。
造句:兰花是一种高雅的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书写指导
1. 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口”字旁要写得小而高,“奂”字的撇要写得长而舒展,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2. 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纟”的三个撇折要写得紧凑,右边的“己”要写得舒展,竖弯钩要圆润有力。
3. 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扌”的横要短,竖钩要长,右边的“支”要写得舒展,横撇的撇要写得长而有力。
4. 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己”的竖弯钩要圆润有力,“攵”的撇要写得长而舒展,捺要写得短而有力。
5. 程: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禾”字旁的捺要变成点,“呈”的横要写得长,“口”要写得小而方正。
6. 超:半包围结构,“走”字的捺要写得长而舒展,“召”字的“口”要写得小而方正。
7. 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亻”的竖要写得长而直,右边的“乙”要写得圆润有力。
8. 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旁的横要短,竖要长,右边的“亥”要写得舒展,撇要写得长而有力。
9. 奥: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宀”要写得小而方正,下面的“大”要写得宽而扁,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10. 益: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R”要写得小而紧凑,下面的“皿”要写得宽而扁,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而平稳。
11. 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耳”字旁的横要短,竖要长,右边的“关”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而有力。
12. 质:半包围结构,“厂”字的横要写得长,撇要写得长而舒展,“贝”字的撇和点要写得小而紧凑。
13. 哲: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口”要写得小而方正,下面的“斤”要写得宽而扁,横要写得长而平稳。
14. 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亻”的竖要写得长而直,右边的“壬”要写得舒展,第一笔撇要写得长而有力。
15. 善: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面的“羊”要写得宽而扁,下面的“口”要写得小而方正,“一”要写得长而平稳。
四、作者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是路甬祥。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他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路甬祥1942年出生于浙江慈溪,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并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五、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表达了对 20 世纪的一种评价和看法,认为 20 世纪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变革能力的世纪。
呼风唤雨这个词语意味着能够掌控自然、引领时代的力量。在这里,它用来形容 20 世纪的特点,表示这个世纪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变革和进步。
20 世纪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时期。在这个世纪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20 世纪的重视和对这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变革的认识。它强调了 20 世纪的特殊地位和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性。
【第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够呼风唤雨。答案是人类,并且强调了人类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呼风唤雨的能力。
然后,作者指出在 20 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这些发现和发明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计算机、核能、生物技术、空间探索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些进步使得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过去上百万年的总和。
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赞美和对人类创造力的钦佩。他/她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人类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成就。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第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人类在过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设施,如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等。人们只能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然后,作者指出我们的祖先可能没有预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许多幻想都变成了现实。这里的“幻想”指的是祖先们对现代科技的想象和向往,而在 20 世纪,这些幻想纷纷成为现实。
最后,作者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来形容 20 世纪的成就。这句诗意味着 20 世纪的科技进步和变革来得非常迅速和突然,就像春天里突然开满了梨花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改变。
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20 世纪科技进步的赞美和对人类创造力的钦佩。他/她认为 20 世纪的成就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过去的幻想都成为了现实。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4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 20 世纪人类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类在 20 世纪登上了月球,深入了深海,观测到了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了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成就展示了人类在空间探索、海洋研究、天文学和核物理学等领域的巨大进步。
同时,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居住的星球变得更加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地球村”。这些科技进步使得人们的交流、交通和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科技进步的赞美和对人类智慧的钦佩。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还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展了人类的认知和探索领域。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5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引用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 1923 年的言论,强调了科学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即使经过了八十多年,这段话仍然适用。
回顾 20 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创造了许多神话,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进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医学、交通、通信、能源等。
在新的世纪里,作者相信现代科学技术将继续创造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这些进步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舒适和幸福。
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科学技术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他/她认为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继续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科技进步的赞美和对人类智慧的钦佩。
六、总结: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比 20 世纪和过去几个世纪的不同,突显了 20 世纪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文章中提到了许多科技成就,如电视、电脑、互联网、飞机、火箭等,这些科技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文章也指出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提醒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利弊,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