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1 19: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
**j教学目标:**
1. 认识“亩、吩”等 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 8 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 6 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重难点:**
1.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 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花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农作物,它可以榨油、做食品等。但是,你们知道花生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吗?对,它也叫“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落花生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落花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有才能的人是有用的人;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有贡献的人是有用的人。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花生》这篇文章,寻找答案吧!
二、生字学习
1. 亩(mǔ):一亩、半亩。造句:我家有一亩田地。
2. 吩(fēn):吩咐、吩示。造句:老板吩咐我去买些办公用品。
3. 榨(zhà):榨汁、压榨。造句:我喜欢喝鲜榨的果汁。
4. 榴(liú):石榴、榴莲。造句:熟透了的石榴像孩子的笑脸一样裂开了嘴。
5. 矮(ǎi):矮小、矮胖。造句: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很有头脑。
三、书写指导:
1. 亩:“亩”是一个独体字,笔画较少,要注意笔画的舒展和结构的稳定。“田”字要写得稍宽一些,中间的“十”字要写得短小,下面的“八”字要写得开张。
2. 播:“播”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扌”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番”要写得宽一些。“番”字上面的“艹”要写得扁平,下面的“田”字要写得稍宽,中间的“十”字要写得短小。
3. 浇:“浇”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氵”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尧”要写得宽一些。“尧”字上面的“兀”要写得扁平,下面的“儿”字要写得稍宽,最后一笔要写得舒展。
4. 吩:“吩”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口”要写得小一些,右边的“分”要写得大一些。“分”字上面的“八”要写得开张,下面的“刀”字要写得稍窄。
5. 咐:“咐”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口”要写得小一些,右边的“付”要写得大一些。“付”字上面的“亻”要写得窄一些,下面的“寸”字要写得稍宽。
6. 亭:“亭”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亠”要写得扁平,下面的“丁”字要写得稍宽。“丁”字的横画要写得长一些,竖钩要写得挺直。
7. 榨:“榨”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木”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窄”要写得宽一些。“窄”字上面的“穴”要写得扁平,下面的“乍”字要写得稍宽。
8. 慕:“慕”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艹”要写得扁平,下面的“心”字要写得稍宽。“心”字的三点要写得相互呼应,最后一点要写得长一些。
9. 矮:“矮”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矢”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委”要写得宽一些。“委”字上面的“禾”要写得扁平,下面的“女”字要写得稍宽。
10. 谈:“谈”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讠”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炎”要写得宽一些。“炎”字上面的“火”要写得稍小,下面的“火”要写得稍大。
四、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 年 2 月 3 日-1941 年 8 月 4 日),名赞遥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在文学上,他著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危巢坠简》等作品;在学术上,他研究宗教史和印度哲学,并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中华文化,著有《印度文学》《道教史》《中国道教史》等作品。
1941 年 8 月 4 日,许地山因劳累过度病逝于香港。
五、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母亲带领孩子们在后园开辟空地种植花生的过程,以及最终收获的情景。
首先,“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这句话描述了母亲发现后园有空地,并决定利用这个空地种植花生的情况。母亲提到让空地荒着怪可惜的,同时也提到孩子们爱吃花生,因此决定开辟出来种花生。
接着,“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描述了孩子们在母亲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种植花生的过程中。他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收获了花生。
这段文字通过描述母亲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花生的过程,展现了家庭和睦、勤劳努力的精神。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邀请父亲来品尝他们种植的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并安排在后园的茅草亭里过这个节。
首先,“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这句话描述了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的场景。她提到了让父亲也来尝尝他们种植的花生,这个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同意。
接着,“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这句话描述了母亲将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并安排在后园的茅草亭里过这个节。这个场景展现了家庭和睦、团结的氛围,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通过描述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邀请父亲品尝花生的场景,展现了家庭和睦、团结的氛围,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第3自然段讲解】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晚上天气不好的场景,但即使这样,父亲仍然来参加了他们的收获节,这让孩子们感到非常开心和珍贵。
首先,“晚上天色不太好”这句话描述了晚上的天气情况,可能有些阴沉或者不太明亮。这样的天气可能给人的感觉有些沉闷或者不舒适,但并没有阻止父亲前来参加他们的收获节。
接着,“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强调了即使在不好的天气下,父亲仍然愿意前来参加孩子们的收获节。这种亲情的支持和参与,让孩子们感到非常开心和珍贵。
综上所述,这句话通过描述晚上天气不好的场景,但父亲仍然前来参加收获节的情况,展现了家庭亲情的深厚和珍贵。
【第4自然段讲解】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这句话是父亲在参加孩子们的收获节时提出的一个问题,询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吃花生。
这句话展示了父亲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他询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吃花生,可能是想了解孩子们的口味和喜好,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这也体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尊重和关注,他愿意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想法,与孩子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综上所述,这句话展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以及他尊重和关注孩子们的态度。
【第5自然段讲解】
“我们争着答应:‘爱!’”这句话描绘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父亲的问题,表达了他们对花生的喜爱。
“争着”这个词展现了孩子们急切的心情,他们都非常愿意回答父亲的问题。而“爱!”这个简短的回答,则明确表达了他们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这句话通过描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父亲的问题,展现了他们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第6自然段讲解】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这句话是父亲提出的一个问题,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说出花生的好处。
这个问题展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期待和引导,他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发现并理解花生的好处。同时,这个问题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可能会开始思考、讨论并寻找答案。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父亲提出的一个问题,展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期待和引导,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7自然段讲解】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这句话是姐姐对父亲问题的回答,她认为花生的味道很美。
“味道很美”这个描述表达了姐姐对花生的口感和味道的肯定和赞赏。她可能通过品尝花生,感受到了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因此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个回答展现了姐姐对食物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姐姐对父亲问题的回答,她认为花生的味道很美,表达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第8自然段讲解】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这句话是哥哥对父亲问题的回答,他认为花生可以用来榨油。
“花生可以榨油”这个描述表明了哥哥对花生实用价值的认识,他了解花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榨取花生油。这个回答展现了哥哥对花生的实用价值的认识和了解。
这个回答也体现了哥哥对农业知识的掌握,他可能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了解了花生的用途和价值。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哥哥对父亲问题的回答,他认为花生可以用来榨油,表达了对花生的实用价值的认识和了解。
【第9自然段讲解】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这句话是“我”对父亲问题的回答,我认为花生的价钱便宜是它的好处。
“价钱便宜”这个描述表明了“我”对花生经济实惠的认识,他认为花生的价格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购买并享用。这个回答展现了“我”对花生的实用性和普及性的理解。
同时,“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个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花生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它表明了花生作为一种食品的普遍性和受欢迎程度,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我”对父亲问题的回答,他认为花生的价钱便宜是它的好处,并进一步强调了花生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这个回答展现了“我”对花生的实用性和普及性的理解。
【第10自然段讲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段话是父亲对花生的赞美和评价。
首先,父亲提到“花生的好处很多”,这表明他对花生有着很高的评价。接着,他特别强调了花生的一个特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这个描述突出了花生的低调和谦逊,它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炫耀自己的果实,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里。
接着,父亲通过对比桃子、石榴、苹果等水果,进一步强调了花生的这种特点。这些水果的果实是鲜红嫩绿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爱慕。而花生则不同,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人们必须挖起来才能知道它有没有果实。
最后,父亲提到“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进一步突出了花生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特点。这也表明了花生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综上所述,这段话是父亲对花生的赞美和评价,他通过对比其他水果的特点,突出了花生的低调、谦逊和不张扬的品质。
【第11自然段讲解】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这句话描述了孩子们和母亲对父亲的评价和观点的认同。
“我们都说是”这个回答表明孩子们都同意父亲对花生的评价和观点,他们认为花生确实有很多好处,而且其中最可贵的是它的低调和不张扬的品质。
“母亲也点点头”这个动作表明母亲也同意父亲的观点,她可能通过生活经验或观察,对花生的品质和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场景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和理解,他们共同认可和欣赏花生的品质和价值,这也体现了家庭和睦、团结的氛围。
综上所述,这句话描述了孩子们和母亲对父亲的评价和观点的认同,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团结。
【第12自然段讲解】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是父亲对孩子们的期望和教诲,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像花生一样,虽然外表不显眼,但内心却有着丰富的价值和作用。
“虽然不好看”这个描述突出了花生的外表并不出众,可能没有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吸引人。但是,“可是很有用”这个转折强调了花生的内在价值。花生虽然外表普通,但它有着丰富的营养和多种用途,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多好处。
父亲通过这个比喻,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内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要只注重外表和表面的东西。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像花生一样,虽然外表普通,但内心却有着丰富的价值和作用,成为有用的人。
这个教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引导孩子们注重内在的价值和品质,追求真正的人生意义。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父亲对孩子们的期望和教诲,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像花生一样,注重内在的价值和品质,成为有用的人。
【第13自然段讲解】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我”对父亲教诲的理解和回应,表达了“我”对于人生价值和品德的看法。
“人要做有用的人”这个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在这里,“有用”不仅指能够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还包括对他人有益、能够给予帮助和关爱等方面。这个观点突出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实际行为的重要性。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表述则是对只注重外表和表面的东西、忽视内在价值和品德的人的批评。它强调了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品德应该是建立在内在的品质和实际行为上的,而不是仅仅追求外表和表面的东西。
这个回应体现了“我”对于人生价值和品德的深刻思考和理解,也展现了我对于成为有用的人的追求和决心。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我”对父亲教诲的理解和回应,表达了“我”对于人生价值和品德的看法,强调了做有用的人的重要性。
【第14自然段讲解】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这句话是父亲对“我”的回应的肯定和认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期望和希望。
“对”这个简单的词语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回应的肯定和认可,他赞同“我”对于人生价值和品德的看法,认为“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这个表述则进一步强调了父亲对孩子们的期望和希望。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注重内在的价值和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
这个回应体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成长为有品德、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父亲对“我”的回应的肯定和认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期望和希望,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有用的人。
【第15自然段讲解】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段话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入交流的场景,以及父亲的话语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这个描述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入交流。他们愿意花时间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交流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接着,“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这个细节说明了他们在交谈过程中一起享用了花生做的食品,这个场景增添了温馨和亲密的氛围。
最后,“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个表述突出了父亲的话语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父亲的话可能涉及到了人生哲理、品德修养等方面,这些话对“我”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和启发,使“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省。
这段话通过描绘家庭成员之间深入交流的场景和父亲话语的深远影响,展现了家庭和睦、团结的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的精神。这种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语文课文,作者是许地山。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过程,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花生的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总的来说,《落花生》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