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1课时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想一想
①___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②________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压
电阻
回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有没有定量的关系呢?
方法一:
去掉一节电池
方法二:
给电路增加电阻
请思考:如果要使灯泡变暗有何办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
2.掌握探究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会观察、收集、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任 务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活动:观察电路,增加一节电池时,小灯泡亮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出问题】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问题1:请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猜想与假设
【实验思路】
电流既与电压有关,也与电阻有关。那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就要控制电阻不变,测出电阻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从而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题2:请根据下面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实验电路
A
V
R
R'
S
实验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10Ω定值电阻、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①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读出多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③记录实验数据
电阻R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例
小组将各自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自变量
控制变量
因变量
演示视频
问题3:请分析实验数据,在下表中画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并根据图像得出实验结论。
I/A
U/V
O
4.0
6.0
8.0
10.0
0.1
0.3
0.5
0.6
0.4
0.2
0.7
0.8
2.0
3.0
5.0
7.0
1.0
9.0
0.9
R = 10Ω
·
·
·
·
·
·
【实验结论】
例图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问题4:在本实验中能否使用小灯泡特换定值电阻?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实验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问题5:交流思考,本实验是否可以用改变电源节数或更换学生电源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呢?请说明理由。
更换电池的节数或学生电源不好
因为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只能间断性改变电压,而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性地改变电压,并且还可以保护电路。
1、关于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B. 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C.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 电阻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C
2.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A. 增减串联电池组中电池的个数
B. 旋转学生电源的调压旋钮
C. 并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D. 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C
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
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
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D.当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1A时,在导体甲的两端加的电压为1V
D
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50Ω 0.5A)、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总结:请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控制变量法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探究方法
实验电路
实验结论
电流与电压
和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