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多音字
méi
没有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多音字
mò
隐在水中
无
没
得
dé
děi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个工程得一个月才能做完。
出得门来
de
可以
必须
表示动作已完成。
正确停顿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
戏( )
庭( )
一群
庭院
嬉戏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真有意思!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跌倒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众皆弃去
众( )
弃( )
去( )
众人
离去
抛弃
全,都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带有“皆”字的四字词语?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文翻译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人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群儿 ,一儿 , 。
众 ,光 , ,儿 。
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登瓮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得活
背一背,填一填
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优秀品质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有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瓮,有个小孩爬到瓮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瓮里。瓮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就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其他课文多数是现代文。文言文是用文言(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的文章。文言文意蕴丰富,文字精练。有些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些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不同,有些语句表达顺序也和现代汉语不同。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形容人物机智聪明的成语:
随机应变 活学活用 智勇双全 有勇有谋
奋勇争先 机智过人 冰雪聪明 别具慧眼
聪明睿智 出类拔萃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拓展(一)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注释:
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击:打,玩。
谋:商量。
遂:于是,就。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译文】文彦博年少的时候,和一群孩子打球,忽然,球滚入树洞中,不能拿出。文彦博用水灌入洞中,球就浮了上来。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二)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译文】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三)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注释:
①匡衡:汉朝人,后任丞相。
②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逮:到,及。
③邑人:同县的人。古时“县”统称为“邑”。
④大姓:大户人家。
⑤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⑥大学:大学问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译文】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