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共9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共9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1 22: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8张PPT)
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
课标内容 (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2)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3)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01
目录
02
04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05
限时强化练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生物膜系统
03
考点一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基础·精细梳理
疑难·精准突破
典例·精心深研
1.“八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差速离心法分离
有氧呼吸
叶绿体
加工、分类和包装
细胞

蛋白质
细胞器
细菌或病毒
核糖体
原核
中心体
有丝分裂
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
周围物质
2.细胞壁
不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
纤维素
果胶
高尔基体
支持
全透性
不同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而不能水解几丁质,所以溶菌酶能杀死细菌,却对真菌基本没作用。   
3.细胞骨架
蛋白质纤维
分裂、分化
能量转化
【考点速览 诊断】
(1)线粒体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2021·辽宁卷,1D)( )
提示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
(2)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2021·湖北卷,1C)( )
(3)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2021·河北卷,1A)( )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2020·北京卷,3C)( )
(5)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线粒体外膜。
(2021·湖北卷,1A)( )
提示 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



×
(6)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2020·江苏卷,3B)( )
提示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RNA,但不含DNA。
(7)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2016·海南卷,8AB)( )
×

【情境推理·探究】
1.根据细胞器的大小和结构,将细胞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沉降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先沉降的是叶绿体,随
后是线粒体,最后是核糖体
2.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溶酶体膜的成分经过修饰,不被这些水解酶识别
溶酶体内的酶大多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溶酶体膜生活的环境为中性
3.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依据证据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原始真核生物吞噬了原始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的蓝细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演变过程如下图。
(1)按照这一推测,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的来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推测,线粒体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始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和蓝细菌的细胞膜
是原始真核生物吞噬需氧细菌形成的
【重点难点·透析】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2.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结构与功能中的“一定”、“不一定”与“一定不”
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细菌),但高等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但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一定有线粒体参与。
③一切生物,其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④有中心体的生物不一定为动物,但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⑤高尔基体经囊泡分泌的物质不一定为分泌蛋白,但分泌蛋白一定经高尔基体分泌。
⑥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真菌、细菌也有细胞壁。
⑦没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⑧葡萄糖→丙酮酸一定不发生在细胞器中,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一定发生于线粒体中。   
C
1.(2023·安徽安庆调研)如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考向
围绕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A.图a中,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中,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解析 a为线粒体,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A正确;b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是类囊体薄膜,膜上有光合色素,发生光反应,B正确;叶绿体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线粒体中发生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叶绿体发生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两者可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D正确。
D
2.(2023·衡水中学调研)下列有关细胞器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B.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D.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解析 不是所有的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如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A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B错误;内质网参与固醇类激素的合成,故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比较发达,C错误;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大量的酶,因此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正确。
跳出题海  利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细胞的特殊性
C
3.(2023·成都七中诊断)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考向
结合细胞图像识别与功能分析,考查科学思维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解析 题图所示的a、b、c、d四种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液泡。A—U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转录或翻译过程中,a(叶绿体)和c(线粒体)中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b(核糖体)中能发生翻译过程,但在d(液泡)中不能发生转录或翻译过程,A错误;a(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c(线粒体)提供能量,d(液泡)相关的渗透失水和吸水也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错误;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正确;a(叶绿体)和c(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而d(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
C
4.(2023·广东惠州调研)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解析 结构a是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A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因此该图的下半部分不能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D错误。
跳出题海  利用比较法辨析细胞的种类或结构
考点二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基础·精细梳理
典例·精心深研
叶绿体的运动
2.方法步骤
(1)观察叶绿体
中央
水滴中
低倍
高倍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低 

3.实验成功关键点
(1)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的活性受到影响。
(2)加速细胞质流动的三种方法
①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
②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 ℃左右。
③切伤一小部分叶片,因为切口处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向外扩散加快,由于保护性适应,伤口周围细胞代谢加快,细胞质流动加快。
B
1.(2023·湖北黄冈调研)下列关于“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可以看到移动的叶绿体
B.使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制片时装片要保持有水状态
D.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解析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不但可以看到绿色的叶绿体,还可以看到叶绿体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A正确;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亚显微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B错误;做实验时,临时装片要保持有水状态,使细胞保持活性,C正确;叶绿体呈绿色,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D正确。
A
2.(2023·山东济南调研)某研究小组用苔藓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直接用苔藓叶片做成装片观察
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不同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流动
D.用菠菜叶进行实验,应撕取上表皮制作装片
解析 苔藓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因此可以直接用苔藓叶片做成装片观察,A正确;不同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可能不同,叶绿体运动方向也可能不同,B错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即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流动,C错误;用菠菜叶进行实验,应撕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作装片,D错误。
考点三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
配合与生物膜系统
基础·精细梳理
疑难·精准突破
典例·精心深研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细胞内
细胞外
3H标记的
亮氨酸
2.生物膜系统
对真核细胞而言,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
核膜
相对稳定的内部
酶附着
区域化
(1)胰岛素的形成过程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2021·福建卷,2D)( )
(2)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2020·江苏卷,3C)( )
提示 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不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能产生消化酶,内质网较多
(3)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2018·北京卷,2C改编)( )
提示 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4)细胞膜、高尔基体、中心体都属于生物膜系统。(2017·江苏卷,21A改编)( )
提示 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考点速览 诊断】

×
×
×
【情境推理·探究】
1.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如果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吗?为什么?
提示 不可以,因为口腔上皮细胞不能产生分泌蛋白。
2.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膜面积先增加后下降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质网膜鼓出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使其膜面积增大;高尔
基体膜产生的囊泡与之脱离,又使其膜面积减小。
3.(评奖获奖类)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属于分泌蛋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蛋白是机体中一类在细胞内产生、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评奖标准),而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未获奖原因)
4.生物膜上的某些蛋白质不仅是膜的组成成分,还具有催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功能,下面表示三种生物膜。
图1、图2、图3分别表示哪一种生物膜?
提示 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图2表示细胞膜;
图3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重点难点·透析】
1.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2.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
伴随着膜成分的更新
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放射性的变化
D
考向
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考查科学思维
1.(2022·广东卷,9)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  )
A.线粒体、囊泡 B.内质网、细胞外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囊泡
解析 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不会进入线粒体,A、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中积累,不会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内质网中初步加工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中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D正确。
C
2.(2022·浙江6月选考,7)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
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
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
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
解析 该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核糖体是一种无膜细胞器,不能形成小泡,B错误;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C正确;该酶的分泌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实现的,D错误。
D
3.(2023·湖北武汉质检)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胞内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将大量需要运输的物质分拣、包装到囊泡中,利用动力蛋白水解ATP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移动,高效精确地将物质运输到相应结构中发挥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可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
B.核糖体可出芽形成囊泡将肽链运往内质网进行加工
C.在胞内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D.动力蛋白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的移动伴随着能量代谢
考向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分泌蛋白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血红蛋白为胞内蛋白,A错误;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无法出芽形成囊泡,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后直接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B错误;在胞内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一方面接受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一方面自身形成新的囊泡运输蛋白质到细胞膜,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动力蛋白水解ATP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移动,因此,动力蛋白驱动囊泡在细胞骨架上的移动伴随着能量代谢,D正确。
C
4.(2023·河南名校联盟)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衰老时其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B.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都分布有催化ATP合成的酶
C.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D.神经细胞含有许多突起以增加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兴奋的传递
解析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衰老时其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正确;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能够合成ATP,其上分布有ATP合成酶,B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C错误;神经细胞含有大量突起,增加了神经细胞膜的面积,有利于兴奋的传递,D正确。
D
5.(2022·山东聊城调研)生物中除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生物膜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具有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的是胆固醇
B.性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大肠杆菌的细胞膜是其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动物细胞膜具有相似的结构
D.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解析 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的是磷脂,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B错误;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组成。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2022·广东卷,8)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含有线粒体DNA的是(  )
C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线粒体DNA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故将正常线
粒体各部分分离后,线粒体DNA应该位于③线粒体基质中,C正确。
2.(2021·浙江1月选考,6)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内部的各种结构
A
解析 黑藻为高等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无色,因此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用黑藻作实验材料不需染色,A正确,B错误;预处理的目的是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不会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C错误;高倍镜下观察不到叶绿体内部的各种结构,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D错误。
3.(2021·重庆卷,4)人体细胞溶酶体内较高的H+浓度(pH为5.0左右)保证了溶酶体的正常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可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
B.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后活性不变
C.细胞不能利用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D.溶酶体内pH的维持需要膜蛋白协助
D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溶酶体中的pH为5.0左右,是溶酶体内水解酶最适pH,其pH比细胞质基质的pH小,故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后,其活性降低,B错误;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或者排出细胞外,C错误;溶酶体膜两侧H+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主动运输,需要溶酶体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D正确。
4.(2021·福建卷,9)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
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
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
D
解析 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A错误;结合题意“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可知,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则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也不相同,B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有利于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和功能的完整性,不会导致正常细胞受损,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是机体稳态调节的结果,D正确。
5.(2021·山东卷,1)高尔基体膜上的RS受体特异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S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受体与RS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ATP
C.高尔基体内RS受体所在区域的pH比内质网的pH高
D.RS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C
解析 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产生过程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而该类蛋白是错误运输到高尔基体的,故不属于该类蛋白质,A正确;该类蛋白经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高尔基体膜上的RS受体与含RS的蛋白质结合能力强,所以pH应该低,C错误;RS功能缺失会使该类蛋白的回收异常,不能运回内质网,在高尔基体内积累,含量增加,D正确。
限时强化练
对点强化
综合提升
(时间:30分钟)
考点一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2023·中原名校联盟)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线粒体的蓝细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B.没有中央液泡的植物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
C.没有中心体的细胞形成了纺锤体
D.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具备功能
B
解析 蓝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没有中央液泡的植物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B错误;没有中心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仍可正常形成纺锤体,C正确;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具备功能,D正确。
2.(2023·福建泉州调研)核糖体是细胞生物必备的细胞器。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内含有核糖体,某些真核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B.核糖体不含有磷脂分子,因此该细胞器不含有磷元素
C.核糖体在发挥功能时,有肽键的形成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
D.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无核仁,不能形成核糖体
B
解析 一些特化的真核细胞不含核糖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A正确;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其中rRNA含有磷元素,B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肽键的形成,该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消耗,C正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没有核仁,而真核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D正确。
3.(2023·河北正定调研)如图为某细胞部分结构,关于该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⑤内膜上附着有大量分解丙酮酸的酶
B.结构②的形成离不开结构③
C.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⑤中的核酸种类相同
D.结构④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解析 ⑤内膜上附着大量催化[H]氧化的酶,A错误;②为核糖体,其形成与③核仁有关,B正确;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⑤中的核酸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④为细胞膜,膜上的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也可与脂质结合成糖脂,D错误。
考点二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4.(2023·襄阳五中质检)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C.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是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
D.高倍镜下可看到扁平的椭球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
D
解析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增大通光量,才能使视野变亮,A错误;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错误;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方向相同,C错误。
5.(2023·河南名校联盟)在液泡发达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这种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细胞质环流。下列关于细胞质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环流能使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均匀分布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环流方向相反
C.同一植物的衰老细胞和幼嫩细胞细胞质环流的速度相同
D.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说明细胞已经失活
A
解析 细胞质环流能加快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速度,使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均匀分布,A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环流方向相同,B错误;同一植物的衰老细胞细胞质环流速度一般小于幼嫩细胞细胞质环流的速度,C错误;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失活,D错误。
考点三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生物膜系统
6.(2023·华师一附中调研)如图是抗体在细胞中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相关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该细胞应该为浆细胞
B.丁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C.丙可以对来自乙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
包装
D.抗体多样性的原因由物质A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决定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丁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是不能将葡萄糖分解,而是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该过程提供能量,B错误。
7.(2023·广东肇庆调研)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B.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只有具有分泌或胞吞功能的细胞,才有膜流现象
D.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流,会使细胞膜面积一直增加
A
解析 胞吐膜流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而胞吞膜流的方向则相反,还可以是与溶酶体联系,或者细胞膜到各种细胞器膜,B错误;细胞内的生物膜有相似的结构,不具有分泌或吞噬能力的细胞也可以实现生物膜之间的转化,产生膜流,C错误;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流,会使细胞膜面积增加,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时和内质网直接相连,所以细胞膜面积不会一直增加,D错误。
8.(2023·天津红桥模拟)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核糖体的“游离态”与“附着态”是相对的
C.信号肽需借助DP和SRP的识别结合才能转移至内质网膜上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不能合成结构正确的分泌蛋白
解析 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A错误。
9.(2023·山东青岛调研)研究表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出现一些“异常”时,线粒体会在分裂过程中,把末端的一部分分裂出去,顺便把“异常”带走。如图是正常线粒体和“异常”线粒体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D
A.正常和“异常”线粒体分裂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洋葱的分生区细胞比表皮细胞正常线粒体分裂更为活跃
C.线粒体分裂出现的“异常”部分会被溶酶体清除
D.两种分裂都有利于线粒体数目增多
解析 线粒体的分裂都涉及线粒体的一分为二,因此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A正确;洋葱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比表皮细胞需要能量多,正常线粒体分裂更为活跃,可以增加线粒体数量,从而为细胞供能更充分,B正确;由“异常”线粒体的分裂图和溶酶体功能可知,分裂后“异常”部分会被溶酶体清除,C正确;“异常”线粒体分裂后只有一个正常的线粒体,数目不增多,D错误。
10.(2023·河北衡水金卷)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正常进行,A~C代表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泛素是一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也可以标记跨膜蛋白。泛素在细胞内的[ ]________上合成。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被泛素标记后与_________特异性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与来自[ ]_________的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
(3)次级溶酶体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降解并释放出________、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A
核糖体
自噬受体
C
高尔基体
流动性
氨基酸
解析 (3)由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而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器,含有膜结构(包括磷脂和蛋白质等成分)等,故次级溶酶体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降解能释放出氨基酸、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11.(2023·广东湛江调研)自身信号序列是蛋白质分选的依据。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而高尔基体的顺面区可接受来自内质网的物质并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区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下图表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及发生在其反面区的3条分选途径。
(1)根据图示,胰岛素属于________型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进入高尔基体的部分蛋白质会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与图中所示的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转化为溶酶体酶。若S酶功能丧失,细胞中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调节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3)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
除去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的信
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观察重组的细胞质基质蛋白与重组前相比能否进入内质网
解析 (2)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某些蛋白质上就不能形成M6P标志,此类蛋白质就不能转化为溶酶体酶,造成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不能及时清理而在细胞内积累。(4)要验证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则实验的自变量是信号序列的有无,实验思路见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