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与上节学习的《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降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不仅量大,而且有些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些活动,以减轻难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及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降水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1.搜集整理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的实例,体会降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运用图文资料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对比,读图分析,活动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形成对地理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降水这种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很容易融入本课的学习。同时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过程中也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和探究能力,这对他们深入学习本节非常有利。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在学习本节本节内容时不会一蹴而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从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出发设计了本课教学,在进行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多角度提示、引导学生分析降水与人类的关系。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绘制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图的判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降水与我们
1.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
教师设疑:我们谈到的降水和降雨是否是一回事呢?
教师指出:降水可分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课件展示气象部门降雨等级的划分,请学生判断。
2.降水的影响
课件展示几种降水现象
(1)罕见的大雪
(2)阴雨连绵一个月
(3)连续两个月没下雨
(4)一场冰雹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及时指导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回答: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降雨的等级。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教师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在自学、探讨的过程中明了降水和降雨的关系。
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达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承转: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天津市一年各月降水是否一样?
教师总结:天津市各月降水不一样。有季节性差异。
课件出示天津市一年12个月降水数据,降水柱状图,让学生比较哪种表示方法更直观。
课件展示教材图,让学生观察思考
课件展示罗马、北京、新加坡、伦敦等地降水量柱状图,请学生分析。
2.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教师通过Flash动画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过程并说明
学生根据教师的设问,思考并回答问题,领悟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可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这种变化。
学生根据图示,分析、了解世界降水可分为全年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湿润型。
学生绘制后,在投影上放大,学生互评。
学生自主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降水的分布
1.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
2.通过读图,完成活动题。
教师提示:(1)多媒体图上相应位置闪烁的位置要落实。
(2)让学生明白活动的实质是说明降水的三种分布规律。
(3)用Flash动画演示地形雨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地图是地理学习重要的工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表现。
运用Flash动画演示地形雨的形成过程,既生动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练习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的概念
2.降水的主要形式及等级的划分
3.降水量的测量
4.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2.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3.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九.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大量学生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活动设计还注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迎合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师生互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的评价不仅仅从答案的准确率上,更要从学生的多元智能上进行综合评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课件24张PPT。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
降水分布特点。2.学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
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降水的变化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1.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2.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
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想一想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雨量器和量杯。降水量的单位:
毫米。人工测量:
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降雨的等级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日降水量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的对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判断降水强度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
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
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
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
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
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降水与我们(讨论时间) 降水的形式、降水量的多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人类的活动能否影响降水呢?请举例说明。 降水影响人类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衣、食、住、行、游等活动。议一议降水过多风调雨顺江南水乡的砖墙斜顶屋吐鲁番晾制葡萄干的晾房新疆北部雪灾南方水灾降水过多、过少都会造成一定的灾害。西南旱灾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人工消雹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降水异常。人工增雨降水的时间变化例如:北京的年降水量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单位:毫米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月份降水量/毫米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画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明察秋毫”)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5~10月11月~次年4月大约740毫米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总结”)
看“极值”,对“月份”
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算“差值”,说“变化”
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2.看“差值”,说“变化”1.看“总量”,说“多少”
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 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AB观察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举一反三”) 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想一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
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是哪里?观察世界、中国降水的极值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
岸降水较少;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小结降 水降水量
的测量降水的
分布降水的
季节变化1.测量工具:
雨量器和量筒
2.测量结果:
日降水量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
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
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全年多雨
2.全年少雨
3.夏季多雨
4.冬季多雨
5.全年湿润降水的
形式雨、雪、冰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