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交通含义: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
陆路
水路
邮路
陆路
水路
航空
水陆交通的变迁
交通的变迁
运输
通信
河运、海运
河运、海运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骑马
轿子
步行
驴车
乘船
赶驴
请问图片中有哪些
出行形式和交通工具?
导入新课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的水路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课标解读】
1.了解古代的水路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分析古今中外交通建设的基本特点
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3.交通变迁的社会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的水路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交通变迁的社会影响
难点:古今中外交通建设的基本特点;交通变迁的社会影响
(一)陆路交通
1、原始社会:
路的形成: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人类转向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罗马帝国时期道路网
【史料阅读】p67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用金属夯实土壤),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表现
西方 罗马 帝国
中国 秦朝
汉朝
唐朝
元朝
秦朝直道
秦朝五尺道
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
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天然道路—>人工道路
2.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
(一)陆路交通
【自主学习】P68,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开凿人工道路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积:(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2)有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消:(4)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在建立起大一统帝国后,秦始皇继续开疆拓土,他派兵北击匈奴、攻打岭南(今两广一带)、打通西南夷。然后在新占领的地区设立郡、县等行政机构,如在北边设九原郡,在岭南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他还命令修筑直道、驰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便利的交通,不仅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还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拓展:1.秦朝道路网
素养提升:《汉书》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推测,秦朝修建驰道的目的不包括
A.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B.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
C.便于政令的上传下达 D.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秦的全国性道路网的特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背景?
A
特点:①以都城为中心;
②分布广(通达全国);
③类型多样化;
④道路网;
⑤水陆并举。
⑥政府主导
背景:①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②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③思想:法家思想。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BC506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开凿胥河,这是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
表现
中国 春秋
秦朝
隋朝
元朝
西方 法国
荷兰
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已有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
17世纪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
【自主学习】P68,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开凿的著名的人工运河。
(二)水路交通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2.交通道路
春秋时期(BC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纲要上P32)目的是为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
巩固统一
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交融
元代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体现出政治中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
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纲要上P32)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纲要上P62-63)
【典例研析】 (2022·辽宁高考)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民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从军事上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当然,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的关系。--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二)水路交通
合作探究一,根据材料概括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经济上,适应南方经济发展的趋势,保障对北方尤其是中央的物资供应;
军事上,对外作战运输军队和物资 需要。
满足帝个人巡游作乐也是原因之一。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自国家出现以来,交通就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
【小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①历史悠久,修筑水平高
②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③政府主导道路建设,政治色彩浓厚
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管理制度化
⑤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交通网,范围广
作用:
巩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合作探究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思考2:观察地图和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与隋朝大运河的两点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变化1:大运河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元朝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裁弯取直,航程大大缩短。
原因: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各项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东都洛阳作为枢纽;而元朝的都城在大都,洛阳的作用不复存在,故去曲取直。
变化2: 开通大运河的功能发生了巨变。
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贯通南北,巩固国家统一;
元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开通大运河有助于巩固统一、解决北方粮食问题、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二、人类对海洋航路的探索
1.古代世界的海洋探索
地域 表现
中国 ①西汉: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②宋元:
③明朝:
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重大进步
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思考1:大航海时代来临前的海洋探索有何特点?
地域 表现
西方 ①波利尼西亚人:
②腓尼基人:
③维京人:
④阿拉伯人:
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首次横渡地中海
北大西洋、北海地区探险
印度洋开展贸易
以局部探索为主;
受制于航海技术;
以掠夺和贸易为主
二、人类对海洋航路的探索
2.全球航路的建立与拓展
(1)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思考2:新航路的开辟对交通进步有何作用?
二、人类对海洋航路的探索
欧
亚
非
2.全球航路的拓展:
二、人类对海洋航路的探索
运河 名称 通航时间 位置 意义
苏伊士 运河 1869年
巴拿马 运河 1914年
(2)、人工运河与大洋连接19世纪-20世纪初
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
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
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合作探究三】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各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①战争和贸易的要求
②秦以后大一统局面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进步
④为了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
⑤强盛的国力支撑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一)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
原因:
特点:
①历史悠久;②发展迅速; ③长期领先;④影响深远;
1807年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2年英国人制造汽船,试航成功
1812年
1814年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
欧美国家纷纷修建铁路网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汽车
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
名垂青史的“火箭”号蒸汽机车
唐胥铁路(中
国人修建的第
一条实用铁路)
中国人建造
的“黄鹄号”
蒸汽轮船试
航成功
19世纪60年代中期
官督商 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972年
1881年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1909年
1.西方交通变革
2.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中国铁路示意图(1911年)
近代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
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纲要上P99)
保路运动: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纲要上P110)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特点
①起步晚、数量少、发展缓慢
②区域分布不平衡
③多为列强控制(半殖民地化)
④逐步自主设计建设
⑤近代化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
促进
阻碍
工业文明冲击
政府政策推动
先进中国人的努力
列强侵略
封建顽固势力
思想观念陈旧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合作探究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封闭状态,加强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扩展。
②城市化:推动了中国城市化,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铁路沿线兴起。
③交通:推动了铁路工业及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④政治:打破了封建时代中国的分散落后状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⑤社会: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陋习
消极:近代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
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连接交通
发展经济
改善风俗
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巩固政权
张之洞
政令传达
增加财政
军事调兵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思考点】P73结合所学,为什么“轮船招商局”被称为“近代航运史的里程碑”?
1.打破列强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2.引进西方股份制,在中国走出一条招商引资募股方式创办的企业之路。
3.率先采用新式交通工具和实行近代经营管理制度,培养了第一批航运经营管理人才。
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企业、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交通进步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
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
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
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古代驿站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到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188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总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影响了城市的
发展
(3)方便了物品传
递和信息交流
近代以前的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
清末民初,“逮海道大通,津浦筑路,舟车辐辏,竟赴捷足,昔之都会遂成下邑”
郑州·火车拉出的城市—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超过了开封和洛阳。
伊利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促使纽约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经济和金融中心。
运河明珠:清江浦的今非昔比
清朝邮政电报编码册
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清朝电话局
甘肃博物馆藏邮驿画像砖
民信局收据
从主权丧失到争取邮政主权
大清邮政官局
列强设立“客邮”,侵犯中国主权
从官方服务到民间服务
从主权丧失到争取邮政主权
课堂小结
五、本节精练
1.(2023海南卷)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B
B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
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
道路网。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
1.古道天成
2.人工道路的铺设
(1)西方
(2)中国
材料1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秦直道
思考:秦朝重视
交通的背景
及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
1.背景:
①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②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法家思想。
2.影响:
(1)积极:
①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和君主专制;
②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信息传递;④军事价值;
⑤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⑥促进文化交流。
(2)消极:劳民伤财,增加百姓
负担,激发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