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程标准
1.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通过收集相关文献以及图片,概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家国情怀:了解改革开放的主要进程以及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信心。
壹
伟大的历史转折
贰
改革开放进程
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目录
肆
课堂小结
第一篇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6年10月,党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人们欣喜若狂,希望尽快扭转“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企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奋起。但是此后的一年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处于徘徊当中。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时间:1978年5月。
2、内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
3、意义: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
(1)思想: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指导。
(2)政治: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组织: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影响
(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转折一:政治路线: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转折二:思想路线:“左”倾思想——>实事求是
转折三: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原则,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表现: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受到诬陷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国家还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重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
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
1984年11 月 1 日 , 新华社 报道 , 据 记者 从公安部获悉 , 全国给最后一批 7.9 万多名地、富、反、坏分子摘帽的工作已顺利结束。至此,我国自建国以来对 2000 多万名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的历史任务已 全部 完成。 报道说: 给这批四类分子全部摘掉帽子,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贯彻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给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摘帽工作的继续。
四、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北京)
1、内容: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2、意义: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
材料:“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已……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04年; 2018年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1975年宪法: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它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1978年宪法: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拨乱反正”的努力,但仍受到“左倾”错误影响。
第二篇章
改革开放进程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展开,我们踏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不朽征程。
一、对内改革:农村先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过程:
①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不改变土地的公有制度。
②1983年,基层组织变化: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③1985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意义: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二、对内改革:城市后发——中心: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984年全面展开
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失去活力,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2、目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主要内容: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在组织形式上,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改革,重庆一大批国有企业获得了新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85年4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的重庆天府可乐饮料工业公司。该公司是以重庆饮料厂为主体,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扩大重新组建,加入公司的有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45个分厂,共计职工3500人,可年产天府可乐饮料12万吨,成为中国饮料行业最大的联合体。与此同时,重庆汽摩产业开始崛起。在改革试点中,重庆市与兵器工业部积极发展“部市合作”,相继成立“嘉陵”摩托车、“铁马”重型汽车、“长安”微型汽车、“重庆”摩托车等一批经济联合体。
三、开放篇——逐步对外开放
1、目的: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2、过程: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起,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后来,又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昆明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中国的对内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逐层深入的改革,并且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
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特点:逐步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1982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1992
1992
2000
2001
四、理论篇
1997
中共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写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共十七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995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999
2000
2007
四、理论篇
中共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以后,我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与构成
1、提出:
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构成: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意义: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邓小平理论
1、形成时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①初步形成: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正式形成:1982 中共“十二大”;
③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④体系完善: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思想精髓: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3、解决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4、历史地位:
1997中共“十五大”写入党章,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时间: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2、解决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核心内容: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历史地位:
2002年,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
5、历史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四、科学发展观
1、形成时间:
2002年,中共十六大。
2、解决问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历史地位:
2007年十七大上写入党章,
2012年十八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历史意义: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的核心问题 写入党章 意义/地位
形成
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改善民生,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都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都以实事求是为核心;
③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共同点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两次飞跃
三大转变
五大理论成果
【素养提升】 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
①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义社会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主义革命);
③从建设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建设)。
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中国共产党的五大理论体系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并中国化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实事求是。
第四篇章
课堂小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①政治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取得重大成就;
②经济上:1978—1992年,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1992年起,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同时,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③思想文化上: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