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的内容见图1。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A.①② B.③④
D.①③ D.②④
(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2020年7月22日,哈尔滨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导致通行受阻并有车辆被淹没,城市河道水位也迅速上涨,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完成第3~4题。
3.导致哈尔滨城市内涝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集水快 B.建筑物密集,下渗少
C.降水时间长,强度大 D.河网密集,汇水量大
4.应对城市内涝,哈尔滨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科技手段减少降水量 B.重新布局城市功能区
C.对城市进行整体搬迁 D.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2023年吉林通化开学考试)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我国长江流域灾害不断,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荒”,重庆爆发山火。 据此完成第5~7题。
5.监测重庆山火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6.与正常年份相比,四川“电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鄱阳湖湖床出露 B.长江流域农作物产量增加
C.成都紫外线减弱 D.长江入海口海水盐度降低
7.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关联性,推测重庆本次山火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2023年辽宁大连月考)2022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大风肆虐,出现雨雪,气温暴跌,局地降温超20 ℃。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次寒潮的大风给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是( )
A.降温→洪涝 B.大风→风暴潮
C.雨雪→干旱 D.大风→沙尘暴
9.市民防御寒潮的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储存适量食品 ②关注天气预报 ③增加户外活动 ④及时添加衣物
A.①③ B.②④
D.①④ D.②③
(2023年四川巴中期末)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29.59°N,102.08°E),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图2为地震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图2
10.泸定县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
A.地壳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B.地壳物质长期变质作用的结果
C.地表物质长期沉积的结果 D.地表岩层长期风化侵蚀的结果
11.等震线是把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下列因素与等震线无关的是( )
A.地震震级 B.震源深度
D.震中距 D.地震时间
12.一次大地震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危害有( )
①基础设施破坏 ②连续性降水 ③人员伤亡 ④大风寒潮
A.①② B.②③
D.③④ D.①③
图3
(2022年湖北黄石期末)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图3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春汛型洪涝 B.夏雨型滑坡
C.岩溶型坍塌 D.融水型泥石流
14.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居民建房 B.矿山开采
C.修筑公路 D.陡坡垦殖
(2022年广西钦州期末)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广、影响大,个人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尽可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暴雨后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若遇到漩涡,正确的做法是( )
A.从漩涡边跳过去 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
C.绕着走 D.原地等待救援
16.滑坡发生后,抢救被滑坡体掩埋的人和物的正确方法是( )
①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 ②先救人后救物 ③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干 ④从滑坡体的下缘开始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吉林通化月考)在我国南方一些山区的斜坡地带,常会发现树干的生长方向有很大的弯曲,呈现如马刀一样的形态(如图4所示),这些树被称为“马刀树”,它的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滑坡灾害。滑坡按照形成的年代可划分为新滑坡、古滑坡、老滑坡、正在发展中滑坡四种类型。2019年7月23日21时2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当地植被很好,但地形崎岖,高差很大,坡度很陡。图5为当地滑坡后拍摄的图片。据此完成第17~18题。
图4 图5
17.马刀树一般存在于( )
A.新滑坡 B.古滑坡
C.老滑坡 D.正在发展中滑坡
18.坪地村岔沟组发生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植被、水文 B.水文、植被、气候
C.地形、地质、水文 D.地形、植被、地质
(2023年辽宁葫芦岛期末)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塞梅鲁火山喷发,政府提醒火山灰遇雨水形成泥石流的威胁较大,截至12月5日当地已紧急疏散2 500人。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印度尼西亚政府提醒该区域可能出现泥石流的依据是( )
①大量碎屑物质 ②雨水天气 ③有完整的坡面 ④高温天气
A.①② B.①③
D.②④ D.③④
20.通过对泥石流进行监测从而疏散人口避免伤亡,主要采用的监测技术是( )
A.RS B.GIS
D.GPS D.数字地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我国地震、泥石流和火山的分布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图6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请分析原因。(4分)
(3)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之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在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22.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7),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图7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_。(2分)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原因是什么?(4分)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哪个季节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4)台风是我国下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第六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的内容见图1。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A.①② B.③④
D.①③ D.②④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为洪涝灾害的主要救生设备,因此可判断附近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水灾。第2题,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它的长短与两地的距离有关,同时还与应急交通线路的通行能力有关。
(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2020年7月22日,哈尔滨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导致通行受阻并有车辆被淹没,城市河道水位也迅速上涨,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完成第3~4题。
3.导致哈尔滨城市内涝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集水快 B.建筑物密集,下渗少
C.降水时间长,强度大 D.河网密集,汇水量大
4.应对城市内涝,哈尔滨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科技手段减少降水量 B.重新布局城市功能区
C.对城市进行整体搬迁 D.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出现内涝主要原因是暴雨和城镇化对地表径流汇集过程的影响;暴雨降水时间长,强度大,降水量较大,易出现内涝,C项正确;哈尔滨位于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排水较慢,易造成内涝,A项错误;建筑物密集,下渗少也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但不是自然原因,B项错误;哈尔滨城市内河流少,不易排水,且内涝与河流多少的关系相对较小,D项错误。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应对城市内涝,加强下渗,建设海绵城市是切实可行的,D项正确。采用科技手段减少降水量、重新布局城市功能区、对城市进行整体搬迁的做法均不现实,A、B、C项错误。
(2023年吉林通化开学考试)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我国长江流域灾害不断,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荒”,重庆爆发山火。 据此完成第5~7题。
5.监测重庆山火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6.与正常年份相比,四川“电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鄱阳湖湖床出露 B.长江流域农作物产量增加
C.成都紫外线减弱 D.长江入海口海水盐度降低
7.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关联性,推测重庆本次山火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答案】5.B 6.A 7.D [解析]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地理数据、提供决策信息的,不能监测山火范围,A项错误;遥感技术可实时监测山火范围,B项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定位系统,数字地球是将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两者都不能监测山火,C、D项错误。第6题,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导致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荒”。此次“电荒”期间,由于气候极端干旱,降水少,鄱阳湖水量减少,鄱阳湖湖床出露,A项正确;高温和干旱导致长江流域农作物缺水,产量下降,B项错误;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成都紫外线增强,C项错误;气候干旱,降水少,长江径流量减小,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减少,海水盐度增加,D项错误。第7题,重庆本次山火发生后,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干燥且缺乏植被保护,当下一次降水出现时,容易产生泥石流,D项正确。
(2023年辽宁大连月考)2022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大风肆虐,出现雨雪,气温暴跌,局地降温超20 ℃。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次寒潮的大风给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是( )
A.降温→洪涝 B.大风→风暴潮
C.雨雪→干旱 D.大风→沙尘暴
9.市民防御寒潮的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储存适量食品 ②关注天气预报 ③增加户外活动 ④及时添加衣物
A.①③ B.②④
D.①④ D.②③
【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受寒潮影响,伴随着大风,易引发沙尘暴,D项正确;降温不会引发洪涝灾害,A项错误;风暴潮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会出现风暴潮,B项错误;雨雪会缓解干旱,C项错误。第9题,寒潮来临,储存适量食品可以防御寒潮,①正确;关注天气预报可以了解寒潮的情况,但不能防御寒潮带来的影响,②错误;寒潮来临要减少户外运动,③错误;寒潮来临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冻伤,④正确。
(2023年四川巴中期末)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29.59°N,102.08°E),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图2为地震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图2
10.泸定县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
A.地壳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B.地壳物质长期变质作用的结果
C.地表物质长期沉积的结果 D.地表岩层长期风化侵蚀的结果
11.等震线是把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下列因素与等震线无关的是( )
A.地震震级 B.震源深度
D.震中距 D.地震时间
12.一次大地震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危害有( )
①基础设施破坏 ②连续性降水 ③人员伤亡 ④大风寒潮
A.①② B.②③
D.③④ D.①③
【答案】10.A 11.D 12.D [解析]第10题,该地地震的发生是地壳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是累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承受的限度时,岩层突然发生错位或断裂,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在短时间内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产生地震,A项正确。第11题,一般而言,地震的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浅或距离震中越近,则对地面破坏程度越大,所以A、B、C项均与等震线相关。第12题,一次大的地震会导致当地的基础设施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①③正确。地震并不会产生连续性降水或大风寒潮,②④错误。
图3
(2022年湖北黄石期末)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图3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春汛型洪涝 B.夏雨型滑坡
C.岩溶型坍塌 D.融水型泥石流
14.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居民建房 B.矿山开采
C.修筑公路 D.陡坡垦殖
【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题,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质疏松,坡度较大,夏季(7月份)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该流域7月可能会发生夏雨型滑坡,故B项正确。7月不可能有春汛;该区域没有石灰岩分布,不可能是岩溶型坍塌;该区域没有冰川和常年积雪,所以7月不可能发生融水型泥石流。第14题,读图可知,该流域ab河段靠近村落,居民为增加粮食产量,开垦耕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且该河段附近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该地段地表坡度较陡,开垦的耕地多位于陡坡地带,因此陡坡垦殖是该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D项正确。
(2022年广西钦州期末)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广、影响大,个人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尽可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暴雨后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若遇到漩涡,正确的做法是( )
A.从漩涡边跳过去 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
C.绕着走 D.原地等待救援
16.滑坡发生后,抢救被滑坡体掩埋的人和物的正确方法是( )
①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 ②先救人后救物 ③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干 ④从滑坡体的下缘开始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C 16.A [解析]第15题,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暴雨后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很可能是地面排水井盖被水冲走,地表水在向下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出现漩涡,所以应该绕着走,避开漩涡,避免掉进下水道,C项正确;从漩涡边跳过去、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以及原地等待救援,都有生命危险,A、B、D项错误。第16题,从滑坡体下缘开始挖,可能造成再一次崩塌,会危及抢救者,同时会加大抢救难度,故④错误;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先救人后救物、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干,都是正确的方法,①②③正确。
(2022年吉林通化月考)在我国南方一些山区的斜坡地带,常会发现树干的生长方向有很大的弯曲,呈现如马刀一样的形态(如图4所示),这些树被称为“马刀树”,它的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滑坡灾害。滑坡按照形成的年代可划分为新滑坡、古滑坡、老滑坡、正在发展中滑坡四种类型。2019年7月23日21时2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当地植被很好,但地形崎岖,高差很大,坡度很陡。图5为当地滑坡后拍摄的图片。据此完成第17~18题。
图4 图5
17.马刀树一般存在于( )
A.新滑坡 B.古滑坡
C.老滑坡 D.正在发展中滑坡
18.坪地村岔沟组发生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植被、水文 B.水文、植被、气候
C.地形、地质、水文 D.地形、植被、地质
【答案】17.C 18.C [解析]第17题,马刀树受滑坡影响,树干弯曲,后来又垂直向上生长,说明马刀树形成于滑坡发生后几年,新滑坡和正在发展中滑坡不会出现马刀树;古滑坡由于时间久远,马刀树的形态已经很不明显,且被新的生物群落代替,因此老滑坡最有可能出现马刀树。第18题,由图和材料可知,滑坡一定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因此地形属于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与滑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一般岩层的走向与坡向一致,岩层间摩擦力小是滑坡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地质条件属于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地下水运动时,可以使岩石间摩擦力减小,或者使土体失去黏结力,促使滑坡的形成。根据材料所述,该地区在植被条件优越的前提下,依然发生大规模的滑坡,故与植被因素关系不大。
(2023年辽宁葫芦岛期末)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塞梅鲁火山喷发,政府提醒火山灰遇雨水形成泥石流的威胁较大,截至12月5日当地已紧急疏散2 500人。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印度尼西亚政府提醒该区域可能出现泥石流的依据是( )
①大量碎屑物质 ②雨水天气 ③有完整的坡面 ④高温天气
A.①② B.①③
D.②④ D.③④
20.通过对泥石流进行监测从而疏散人口避免伤亡,主要采用的监测技术是( )
A.RS B.GIS
D.GPS D.数字地球
【答案】19.A 20.A [解析]第19题,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质,容易被冲刷形成泥石流,①正确;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②正确;完整的坡面和高温天气不是导致泥石流的主要条件,③④错误。第20题,RS为遥感,可利用飞机、飞船、卫星上的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获取地面的图像,故可利用图像对泥石流进行监测,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我国地震、泥石流和火山的分布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图6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请分析原因。(4分)
(3)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之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在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答案】(1)流域内具备大量的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具备丰富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汇集在一起的水流;具备比较大的沟谷;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任答三点即可)
(2)地震频发区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火山喷发 滑坡 崩塌(任答两点即可)
(4)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震的预测水平提高;防震抗震设施的建设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加强;但经济的发展使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使得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大。(任答三点即可)
22.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7),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图7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_。(2分)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原因是什么?(4分)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哪个季节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4)台风是我国下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1)暴雨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季。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5)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加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