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正方体和长方体
课 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梳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及容积之间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推理,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难点:分清这两个概念和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探教学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1)小组交流:我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什么特征?学生交流后,教师整理知识填写到42页第1题。(2)研究特殊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有8条棱长度完全相等,是两个正方形的边长。(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二、表面积的计算: (1)42页2题,复习表面积的意义。 (2)练习十1题。
(3)表面积的计算。42页3题三、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1)复习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四、综合应用 练习十、3题 先填写表格,再总结规律。
课堂检测 把一个长方体垂直切割成三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有什么变化,体积有什么变化?(单位:厘米)长6厘米,宽和高分别是2厘米。
教学反思
课 题 探索图形 课型 新 授 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 点难 点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学法指 导 动手实践 观察分析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创设情境: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二、探究新知: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需要9个小正方体)(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2.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4cm的大正方体的问题。(2)分类汇报交流。
3.发现并总结规律。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不论棱长是几,分割后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只要用每条棱中间两面涂2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12,就得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位置,只要用每个面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6,就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三、课堂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教师举例说明“分类计数探究规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课堂检测 完成教材第(2)题:数正方体的个数2层:1+(1+2)=4 或1×2+2×1=43层:1+(1+2)+(1+2+3)= 10或1×3+2×2+3×1=104层: 1+(1+2)+(1+2+3)+ (1+2+3+4)=20或1×4+2×3+3×2+4×1=20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