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检测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 下表为中国新石器时期主要文化遗存简表(部分)。 此表反映了当时
A. 农业发展迅速 B. 早期国家形成
C. 手工技术领先 D. 文化多元共生
2.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大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 个字,据推测是商王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从铸造痕迹来看,该鼎是用 20 块范铸成的。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 84. 77%、锡 11. 64%、铅 2. 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 符。 这主要反映商代
A. 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治理模式 B. 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工艺高超
C.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D. 青铜器的功能发生重大改变
3. 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 一般男娶女嫁,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称为“六礼”。 其中,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 女家,是为纳吉。 据此可知,与“六礼”密切相关的是
A. 内外服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察举制
4. 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 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 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 这反映出,吴国
A. 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B. 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
C. 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D. 利用宗法血缘壮大实力
5.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大货币类型及主要流通区域统计表。 战国时期各国境内都有大量其 他国家的货币,燕地出土有大量赵、韩、魏的布币和齐、赵的刀币;赵地出土有大量韩、魏的布 币和齐、燕的刀币;巴蜀地区还出土过燕国的刀币。 这说明战国时期
A. 全国统一市场已形成
B. 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C. 区域间商贸联系密切
D. 货币使用状况混乱
6.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 之一。 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①战国时期,商鞅由魏入秦 ②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③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等 ④商鞅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公元前 256 年至前 251 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在四川地区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兴建了关中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为征服岭南地 区,秦始皇下令开凿水利工程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 这些水利工程的完成,主 要得益于
A. 铁制工具的出现 B. 国家统一局面形成 C. 稳定的社会政局 D. 强有力的国家管理
8. “中国”一词,目前最早见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铭辞曰“余其宅兹中国”。 西 汉中后期的铜镜中,亦开始出现“中国”,如“游中国”“中国安宁兵不扰” “中国大宁”等。 东 汉时期,此类铜镜铭文得到延续。 结合下列图文可知,这类铜镜的出土 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镜,镜背 铸有 47 字铭文,其中包含意义非凡的“人民昌、中国 强”的吉语。
A. 表明学术界对青铜时代的划分有误
B. 佐证汉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
C. 彰显了汉代制镜师高超的雕刻技术
D. 印证汉代中央集权政策产生实效
9. 右图所示是出土于山东的汉代官印。 印面上部铸有 兽形凹纹,寓意国家盐法的威严,下部铸有“右盐主 官”四个大字。 这反映汉代
A. 打击豪强地主
B. 改革选官制度
C. 推行盐业官营
D. 削弱地方权力
10. 观察右图,中央政府对于图中箭头所指地区 的管辖最早形成于
A. 西汉时期
B. 东汉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秦朝时期
11. 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 石刻是印章的扩大。 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存 最早的石刻。 公元 4 世纪左右的晋代,发明了墨拓法,即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 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 A 石碑罅隙处。 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再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 白字的拓本。 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术发明了。 这反映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具有
A. 渐进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 D. 经验性
12.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 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3. 东晋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 装力量。 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后,确立了宗主督护制,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任命他们 为宗主,以督护百姓。 这一制度的实施
A. 奠定了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 B. 发挥了维护基层治安的作用
C. 加速了北魏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D. 瓦解了北方豪族的庄园经济
14. 迁都洛阳前,北魏壁画中的人物着装多为鲜卑等少数民族服饰。 迁都洛阳后,在洛阳龙门 石窟《北魏帝王出御图》(见下图)中,北魏帝王、贵族皆着汉人服饰。 这种变化说明北魏
A. 正在用武力统一黄河流域 B. 境内各民族矛盾已经消失
C. 孝文帝改革成效十分明显 D. 政权由汉族世家大族控制
15. 《虎溪三笑图》是宋人根据一个关于东晋高僧慧远、 儒者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的传说故事所绘。 一日, 陶渊明与陆修静自慧远处而归,主人相送。 三人谈 兴颇浓,慧远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桥,虎辄号鸣,三 人仰笑不止。 原来慧远三十多年来送客只到虎溪, 从未例外。 这一故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B. 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C. 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D. 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16. 新罗仿唐设医学博士讲授中国医书《本草》、《针经》,设算学博士教授缀术、九章等;日本法 隆寺传法堂是按唐式结构建造的,日本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带回《大衍历立成》、《大衍历 经》等,对日本历法改革起重要影响。 以上材料说明
A. 东亚各国文化独立发展 B. 唐朝文化辐射周边国家
C. 唐朝吸收周边国家文化 D. 唐朝文学已发展到顶峰
17. 右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今广 东怀集县)(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 乐、典陈友、匠高童”,是研究当时赋税制度的重要 史料。 下列有关此赋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的是扩大税收对象
B. 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C. 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D. 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生产时间
18. 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 官的比例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 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 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 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19. 下图反映了从汉朝至唐朝行政机构的演变情况。 这种演变反映出
A. 中央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B. 强化中央集权是主要动力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20. 陈寅恪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 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游牧文明重建了中原文明 B. 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
C.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开始形成 D. 胡汉民族交融促成了大唐气象
21. 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引发大臣争议。 吕顾浩提议都临安,“虏人以 骑兵取胜……今若驾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李纲提议都建康, “莫若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依据材料宋高宗最终 选定以临安为都城,可能是
A. 临安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 B. 临安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C. 临安赋税充足,利于后期收复中原 D. 临安近海洋,战略回旋空间较大
22. 《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 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由此可知,辽 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因俗而治 B. 全面汉化 C. 民族自治 D. 加强集权
23. 宋代瓷器强调制作中精神性的“道”的主导性。 宋代不少瓷器 采用传统青铜器形制,整体造型规整,大多呈对称形式,给人强 烈的庄严、肃穆的视觉感受(如图 1 所示)据此可知,宋瓷
A.追求浪漫奔放
B. 注重简单实用
C. 凸显个性解放
D. 理学色彩浓厚
24. 据《元史》统计,1260~1263 年的中书执政官共 16 人,其中汉人 7 人,蒙古 5 人,回回 1 人, 畏兀儿 1 人,契丹 1 人,女真 1 人。 这一现象反映元朝统治者
A. 忽视“四等人制”的贯彻 B. 积极推进民族交融
C. 注重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D. 削弱中书省的权力
25. 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 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 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进守着属人管辖的 原则,而非属地管辖。 这种刑事原则
A. 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 B. 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
C. 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 D. 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
26.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 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自今科场取 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国家的稳定 B. 笼络北方知识分子
C. 保证考生机会均等 D. 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27. 某一时期的贸易政策规定:“所有航路引水人及买办等,概须我国澳门同知之特许登录;非 受买办之直接监视,不许外国船舶与其他商民之交通。 ……外人买卖,须经公行之手,即居 住商馆者,亦不许随意出入、防其与奸商有秘密交易之行为。 ……通商期已过,外人不得在 广州居住。 ……不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该政策最深远的影响是
A. 有效抵御西方殖民活动的侵扰 B. 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地位
C.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 不利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
28.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开元盛世———使唐初经济恢复和发展
B. 王安石变法———北宋实现了富国强兵
C. 明朝修长城———彻底解除了蒙古族的威胁
D. 雍正设立军机处———封建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9. 下列年代尺所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清王朝
A. 强化边疆治理 B. 抵御外来侵略 C. 加强君主专制 D. 监察地方吏治
30.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 a、b、c、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 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 b 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 c 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 d 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 (16 分)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 一政府。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 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 节镇。 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 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 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 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 这 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 合、浑然一体。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 有异。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 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 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行省 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 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阅读材料一,写出“封建的统一”所指的制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地方 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 (4 分)
(2)据材料二,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 后果。 (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8 分)
32.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 而东 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 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 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 此外,麦、菽等北方农 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 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 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 集中的地区。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明 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 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3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分)
33. (9 分)“二世即位”之谜 2016 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 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 料。
材料一 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 (公元前 209 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 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 公元前 212 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 公元前 210 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 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 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 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 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 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 《史 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 年)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 ,源于考古实物的是 ,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 。 (填写材料编号,3 分)
(2)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3 分)
(3)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3 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 60 分)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0 分)
31. (16 分) (1)制度:分封制。 (2 分) 史实:推行郡县制。 (2 分)
(2)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2 分)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 分)
(3)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 (4 分,任答二点即可)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 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 分,任答二点即可)
32. (15 分)
(1)原因:北方长期动乱导致人口南迁;南方政权的相对稳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 境;北人南迁带来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农作物的南 传,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和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 粮仓等。
(3 分) (3)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成为政府财赋的主要来源地;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南方文 化发展等。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34. (9 分)
(1)①材料二;②材料一; ③材料三。 (每空 1 分,共 3 分)
(2)①焚书坑儒;②公元前 210 年;③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3 分)
(3)材料一:即位说; 材料二:篡位说; 材料三:即位说(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