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语句,赏析景物描写。
2.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赏秋景、析秋情、品秋味,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沉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故都“清、静、悲凉”的意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独特的深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秋挥毫泼墨,为秋放纵笔端,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凄凉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斑斓,从“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哀怨缠绵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辽阔壮美,文人雅士歌秋、颂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姿态万千,摇曳多情。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怎样的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一起走进故都,去品味故都的秋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感受秋味
文本赏析一
郁达夫说:“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
课前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我想问一问: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
(喜爱)
1.哪些语句能够比较直接的体现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的呢?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呢?除了这一句,课文里还有一些,同学们再找一找。
这些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眷恋、赞美之情。
除了写北国之秋,文中还写到了南国之秋。
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好,作者意在北国之秋,却又提到了南国之秋,其用意是什么呢?
以南国之秋来反衬北国之秋,说南国的秋天“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言外之意,是想烘托出北国之秋------
也就是说,北国的秋味十分浓厚、浓郁、深沉!几乎随处可见。
那么,郁达夫所爱的是故都之秋的什么特点呢?文中有一句原话可做概括,请找出来。
(提示:秋天可爱之处很多,杜牧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他爱的是秋色的绚烂;刘禹锡喜欢“晴空一鹤排云上”,他爱的是秋天的生机。那么,郁达夫所爱的是故都之秋的什么?)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对!这一句就是文章的“文眼”。就是故都的秋味。
(板书:秋味、清、静、悲凉)
四、深入探究,品味秋味
文本赏析二
围绕 “清、静、悲凉”,作者描绘了许多景。
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3—11段,思考下列问题:
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选择你喜爱的语段,结合景物描写,品味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同学们可以边读边勾画,先美美地读,再细细地品。
温馨提示:
圈起呈现出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先独立思考,分析、概括。然后在小组里合作交流,最后由代表发言。
我们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从第3段赏起。
首先欣赏一段视频朗诵,来感受这段文字中的独特情感。
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读时注意:读本文,宜慢不宜快,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读出作品的“原味”,要字正腔圆,情感饱满,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配乐朗读)
(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请继续品味。)
第4段: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感触颇深,我也有一些感受:
秋槐落蕊:
“落蕊”于夜间悄然坠落,不是一朵两朵,而是一大片一大片,如此细微、如此柔弱、如此无声无息,既经不起秋风的肃杀,又容不得人们长久注视,只在地上给人留着些柔软的记忆。
这是一种生命的凋零,一种耗尽生命的悲壮,当扫街的一阵扫过之后,它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既然已经消失,本可以不再凝想,地上却偏又留下了“扫帚的丝纹”,那一丝一丝的纹路,不正是槐花生命悄然逝去的痕迹吗?
想起《葬花吟》中的两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算是对这凋零的美丽的落蕊的一种礼赞吧。
一片飘零的槐蕊能打动情思,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悲凉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让我们齐读第四段文字,感受作者忧郁而优美的情怀。
第5段:
不禁想起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耳听悲凉声,心有悲凉情。
第6段:
“息列索落”这个词很有味道,我们读文章,仿佛雨的声音就在耳边,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第7、8、9段,都市闲人话凉(请两位学生来读)
你们来读一读这有意思的对话,老师提示一下,注意“天”的卷舌和“了”字的拖音。
第10段:
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感受一下“阵”和“层”的不同音韵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哪一句效果好?
(“层”字是平声,显平和,更符合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阵”字往下压,显得有些急促,显然第二句效果好)
都市闲人仅仅是在话“天凉”吗?
(不只是,都市闲人的悠闲里包含着几分落寞和惆怅)
落寞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呢?
又是一个萧瑟的秋天来了,预示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不由得不有所感叹啊,这种对天凉的感叹正好和作者心境的清静和悲凉是契合的。
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风景线,作者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微叹,感受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而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他是极喜欢这种清净、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
同学们说了很多,我把同学们的探究和老师的看法总结一下:
文章描绘了芦花、槐蕊、碧空、蓝朵、青布、秋枣、柳影、夜月等景致,以灰白色、青蓝色、暗黑色等冷色调的色彩来点缀故都的秋,不禁感叹:故都的秋好冷清啊!冷清的透人肌骨!
而聆听虫唱、钟声、蝉声、鸽声、风声、雨声、人声、帚声这些声音,又让我感叹故都的秋好寂静啊!
我们常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看似是客观描绘,实则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作者以情来驾驭景致,又以景来彰显情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写尽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有独钟的感受!
文本赏析三
可是,作者为什么喜欢“悲凉”的情感呢?(生谈)
我来补充一些资料: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龙儿的远去(作者儿子的夭折),更添悲伤。一生漂泊不定,幼年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且个性忧郁善感。
读了这些文字,你又有何感想呢?
国难家愁的情怀、个人忧郁善感的气质、文人悲秋的传统、对时间、生命流逝的感悟混杂在一起,使他有一种人生的悲凉之感。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文章的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先生绵绵的情思,深深的眷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
同学们,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也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校园之秋”为话题完成一篇随笔。
板书:
清
秋味:静
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