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14.1《促织》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14.1《促织》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1 19: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促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促织》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言文短篇小说,《促织》揭露社会的黑暗,锋芒所向,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是一篇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悲喜剧,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它的情节离奇曲折,描写生动细腻,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很值得高中生一探究竟。《促织》《变形记》是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两篇课文,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促织》是蒲松龄创作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成名一家的遭遇,反映了统治者荒淫无道、横征暴敛的社会现实。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描写细腻生动、情态毕现。《变形记》是卡夫卡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讽刺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理清《促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细腻传神的语
言。
2.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明确蒲松龄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
度,理解本文写作目的。
3.总结本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效果。
教学重难点
理解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把握作品主题。理解小说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节分析
1.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朝廷征促织。
第二部分:(第2段)成名因交不上促织而遭受痛苦。
第三部分:(第3-4 段)成妻占卜得图,成名按图索促织。
第四部分:(第5-7段)成子误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
第五部分:(第8段)成名献促织,因祸得福。
第六部分:(第9段)作者评论促织一事。
2.“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有什么深意?
点题,开宗明义,揭示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宫中”二字把矛
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为主人公成名一家悲剧性的遭遇做了充分的铺垫。
3.作者是清朝人,文中写的却是明宣德间的故事。对此,该如何理解?清康熙、乾隆年间,宫中崇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生康熙世,目睹其扰民为害之烈。由于不能明言康熙,乃假托于宣德间(因明代宣德的蟋蟀盆最为著名)。
4.写成名妻子求神有什么深刻用义?
成名妻子求神问卜得佳虫——这个情节提炼了当时社会中人们陷入绝境时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的现实,但神灵的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的情节,实际上反映了成名夫妇现实中已无生路。
5.文中写“问卜得佳虫”(3,4节)与“魂化促织”(6—8节)皆属幻想。作者借神鬼之力完成构思,推动情节发展,这样写,会不会削弱故事的批判力量?
a.设计这两个情节,意在推动故事的发展。否则,成名就只有死路一条。倘如此,故事悲则悲矣,却过于平直,无法形成曲折而引人人胜的情节发展。
b.这样虚构,不会削弱作品的批判性。“神示”与人化促织,其现实的不可能性尽人皆知,故而故事虽以喜剧结束,其中却蕴含着深沉的悲哀。
c.虚构的情节本身,也具有特定的讽刺意义。官员受奖升迁,成名得功名成巨富,完全取决于皇帝因一己之私而生的喜悦。未正式登场的人物“上”(皇帝)实际上正是看不见的魔掌,是笼罩一切的阴影,是一切罪恶的渊源。
6.小说在描写小虫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时,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采用了对比、衬托和夸张等手法。“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成名小虫的“伏不动,蠢若木鸡”形成对比,给人以小虫怯懦无能的印象,营造了紧张的气氛。然后情况陡变,小虫“暴怒,直奔”“腾击”“跃起,张尾伸须,直龀敌领”,这系列动作描写展示了小虫的勇敢善斗。村中少年从“笑”到“骇”的表现又从侧面作了渲染。然而在这时,波澜又起:鸡的出现和“径进以啄”,造成了极其危急的情势,而小虫以其机敏出人意料地将鸡制伏,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显示了小虫的神奇本领。
7.成名“目不交睫”“僵卧长愁”是担心儿子的安危吗?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的安危,而是上哪儿捉蟋蟀,眼看期限在即,交不了差,唯有死路一条,真是一筹莫展,愁肠百结。儿子的生命竟然不如一只小小的蟋蟀,作者写来真是满含悲愤。
8.成名之子魂化蟋蟀这样一个情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从这方面说,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其他任何一种动物的。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人不愿成为人,而甘愿变成一只虫子。这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在人与蟋蟀的关系中,人是弱者,是蟋蟀把人折磨得走投无路,是蟋蟀紧紧地掐住人的脖子,人与蟋蟀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人为了获得生存的权利,宁愿自我否定,而魂化成一只蟋蟀。这种否定,是极其震撼人心的,它以寓言的形式影射了人的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
9.本文的结局是喜的,但本文是喜剧吗?魂化促织,“人”的取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促织》一文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没有生命的消逝,每一处不足都给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回答。但我们读完全文却不能完全高兴起来,觉得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呢?我认为被毁灭的是人们原本纯朴、高尚的价值观,一个孩童充满阳光的童年,一个“迂讷”之人善良的人性。这才是它的悲剧意义所在。虽然这些都没有在结尾表现出来,但循着作者善意的安慰反溯,我们就会发现《促织》的悲剧意义不在结尾,而在过程。因为它有着喜剧的外壳,悲剧的内核。喜剧的结局,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去,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点出成子“自言身化促织”,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唐无道就显得可悲可叹。《促织》揭露社会黑暗,政治荒唐。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促织》是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喜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蒲松龄的高超之处在于想象丰富,构思灵巧,能将简单的原始材料演化出复杂曲折、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写作技法上现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那样的喜剧形式所暗含隐藏的仍是不可言说的巨大悲剧,因此有人把这样喜剧的形式悲剧的内核结局比喻为“带笑的泪”。其实,这是作者通过反讽的艺术手法,把现实和浪漫结合起来,来痛斥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荒淫无度的君主。
10.小说中人性的光辉和大团圆的结局是否冲淡了小说的批判性?
人性的光辉与帝王的喜好、人世的恶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小说的批判性。
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撕碎在我们面前,这些美好更能激发人们的悲悯。
魂化及大团圆的结局,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有批判性。
11.比较《促织》和《窦娥冤》在艺术手法上的异曲同功之妙。提示:均表现了中传统小说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窦娥冤》中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及后来的情节“托梦父亲”,最终沉冤昭雪等情节都是超越现实的。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同样是“带笑的泪”,圆满结局的内核依然是悲剧,表达对社会、天地不公的控诉。
(补充)浪漫主义:在反映生活的态度上,强调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求通过理想的生活画面刻画理想世界中的理想人物;在艺术表达方法上,往往采取想象、夸张、渲染、比喻、象征、对比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质和浓重的神话色彩。
12.巧妙运用伏笔和暗示。
多处运用伏笔和暗示,使故事于情于理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在情节上前后呼应。如第一段中“此物故非西产”,句中的“故”字既是伏笔,又是暗示。促织本不是陕西一带的特产,而上至宫廷,下至县令却每年在民间强征,这为成名一家悲剧的必然性埋下了伏笔。
13.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篇末附“异史氏曰”,是作者自己假托之名。这是仿效《史记》“太史公曰”的笔法附在每篇后面的评论。本文结尾以及异史氏的评论,是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有人把异史氏的一段评论说为“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无异是助纣为虐”。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悲哀——虫死更大的悲哀——投井最大的悲哀——成虫→成名
14.中国古代小说一般不大重视心理描写,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这也是小说写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成名心理的词句。觅虫不得:“忧闷欲死”,“唯思自尽”得虫:“大喜”失虫:“如被冰雪”“僵卧长愁”再得虫:“喜而収之”“惴惴恐不当意”斗虫:“自增惭怍”“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惊喜”
15.作者通过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想告诉读者什么?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在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成名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上的悲惨和精神上的苦痛,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罪行。
16.两篇小说在艺术技巧上有哪些不同呢?
1.情节处理:《促织》是中国的传统小说,格外注重情节结构,重视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有清晰的故事发展线索;而《变形记》则是用西方表现主义手法,重视人物内心感受体验的描写,以此来表现人的生存困境。
2.细节表现:《促织》主要是以对比、烘托的手法为主,通过成名的悲与喜的对比、成名先穷后富的对比、成名儿子异化而成的虫与普通的促织的对比等,来表现“人不如虫”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现象;而《变形记》则注重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现格力高尔异化成甲虫前后生活的变化以及人物悲观虚无的思想。
3.故事结局:《促织》结局是以成名之子幻化成促织哄得皇帝的欢心给家族带来富贵喜剧结尾,满足了中国戏剧喜好“大团圆”收场的文化心理;《变形记》主人凄凉死去的悲剧的结局则更符合西方文化的艺术审美特点。
二、作家作品
蒲松龄的自勉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长期和处于底层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疾苦有着痛切的体察,对社会政治的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收集了许多离奇的传闻和曲折的故事,在怪异的故事中寄寓作者的抱负和对人生的理解。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管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二十一岁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小说家。《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聊斋志异》指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内容评价
任务一、小说关于“促织”的故事很有层次性,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线索:促织征促织——觅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献促织小说通过促织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表现了主人公由悲到喜、喜极而悲、悲极复喜的情绪变化,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
任务二、小说借一只小小的促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的人生悲喜剧,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从原文找到依据。
第1段:小说以“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一语,点出了成名一家苦难的社会背景。本不出产促织的华阴县,因为县令“媚上官”的一次偶然事件,成为“常供”之地,这更加重了民间负担。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昂其直”,狡猾的乡里小吏趁机摊派盘剥,普通百姓只有倾家荡产的份儿。在小说结尾的一段异史氏曰”中,作者揭明了写作立场,即揭露各级官员讨好皇帝、搜刮贡物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批判了“官贪吏虐”的黑暗现实,也对深受封建科举制毒害、饱受虐吏猾胥迫害的平民百百姓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任务三、这篇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你认为哪处情节的设置最妙?哪处情节的设置可有可无?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
1、卜促织①神秘、神奇——提醒读者惊奇层出不穷②强化转折效果——上天给了可怜的希望后给予更沉重的打击③曲折地反映现实中的人无路可逃,除非神仙显灵,否则不能脱离苦海。
2、失促织另一版本: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复究儿。原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哪一句的叙述更妙?提示:不合理的制度对人的异化!对投井自杀幸而未死的儿子的情感态度却截然不同。“亦不复以儿为念”。放大了蟋蟀在成名心中的位置,夸大了官府催交促织行为对成名构成的人性的扭曲,更深刻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带来的人性的扭曲。
3、魂化促织提示:不合理的制度对人的异化!成名的孩子因为一只蟋蟀而死,不仅如此,即使儿子死了也不足以让成名摆脱悲惨的处境,只有让儿子变成一只善斗的蟋蟀才能挽救一家人的性命,这是怎么一种没有天理的社会!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为了避免灭亡的命运,只得献出“人”的庄严身份,心甘情愿去做那样一只小小的蟋蟀。从故事所达到的最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说,悲剧顶点还不是人之投井自尽,而应该在于人之自我否定;不仅否定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也一起否定了。人变成了蟋蟀 ,这是从人物内心感受的角度揭示了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被剥削、被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心理摧残,达到了什么样可怕的地步。
4、献促织:喜剧?悲剧?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现实:天子偶用一物,官贪吏虐。信夫——不可信,现实中的人无路可逃。
(2)讽刺:
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于小虫。“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成名裘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泽”,竟然是因为进献了一只战斗力强的促织,岂不荒唐可笑。
(3)异化:否定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成子以自身性命化身小虫让皇帝玩赏,通过“非人”,自觉维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小结:小说主题极为深刻。小说以《促织》为题,写人物的命运随着促织而起伏摇摆,揭示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小说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所谓的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也是对那个畸形社会的莫大讽刺。
四、补充:
拓展阅读:毕飞宇谈蒲松龄《促织》
1.借古讽今的曲笔叙述。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讲述前朝故事的形式寄托对现实的不满。作者所揭露的是清初时期的黑暗现实,但作者对此采用了曲笔,开头点明故事发生在明代“宣德间”,借古讽今。
2.以喜写悲故事的结局,成名得到封赏,儿子也苏醒过来,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幻化成虫”甚至“死而复生”的事情。蒲松龄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不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谴责和讽刺的意味也更加辛辣。
3.现实与想象相交融“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