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练习)
目录
一、考点过关练.
篇目1:《岳阳楼记》..
篇目2:
《醉翁亭记》
2
篇目3:《湖心亭看雪》
二、真题实战练....
三、重难创新练...·
考点过关练
篇目1:《岳阳楼记》
(2023湖南郴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
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
2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鰥赛恤弧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①食:食(si)。拿食物给人吃。②衣:衣(yi)。拿衣服给人穿。③叶阳子:叶(shè)。齐国处士,叶阳,
复姓。
1,解释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字。
(1)微斯人微:一(2)齐王使使者使:
(3)息其民者息: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B.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C.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D.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
篇目2:《醉翁亭记》
(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游而泻出于两峰之问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
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⑥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
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日:
“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递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
记述。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2)欧阳修谪滁州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选文甲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8.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篇目3:《湖心亭看雪》
(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推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