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1 21: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三节,是中国地理的疆域与人口概况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从编写体系上看,是在学完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之后的人文地理概况介绍,将民族知识提到和疆域与人口并列的高度上,原因在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学习本节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目标:
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④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②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启发式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欣赏歌曲:课前请大家先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师:刚才播放的歌曲,大家知道歌名是什么吗?
学:《爱我中华》
师:歌曲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理信息,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学:56个。
师: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哪些民族呢?这些民族是如何分布的呢?各民族又有哪些文化习俗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民族。
板书:第三节 民族
【讲授新课】:
设疑:那什么是民族呢?
学:朗读ppt出示的民族定义。(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群体。)
师:读得非常流利。(评价)民族是一个群体,同一民族是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形成了56个民族。
提问: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学:回族、藏族、壮族、苗族等。
承转过渡:刚才同学说了很多,我们再来看看还有哪些民族?
出示:PPT中出示56个民族。
学:依次认读。
承转过渡:这56个民族,宛如一个民族百花园。我国民族百花园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自主学习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见附件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
2.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3.还有哪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呢?(人口超过500万)
4.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你知道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有哪些吗?
板书:一、民族构成
师:我国这56个民族,有人口十几亿的大民族,也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组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这方面我国有相关的民族政策支持。
政策解读: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民族平等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1.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2.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3.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承转过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各个民族还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领略这民族文化百花园的绚丽多彩。
播放:民族文化视频 ( 民族文化.ppt )
板书:二、民族文化
承转过渡:欣赏完了,看看我们同学记下了多少?
看图竞猜:请同学们判断以下音乐舞蹈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弹奏马头琴──蒙古族、弹奏冬不拉──哈萨克族
判断连线:请大家再做一做教材P17活动2,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a──傣族──泼水节、b──藏族──雪顿节、c──回族──开斋节、d──蒙古族──那达慕节e──高山族──丰收节、f──汉族──元宵节
承转过渡:刚才我们从视频中体会到不同民族在服饰、风俗、传统节日、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而我们通过学习知道,语言和文字也是区分民族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学:阅读教材P16的阅读材料《我国的民族语言》,
师:再观察图1.17中的几种民族的文字。拿出提前准备的一元钱,看看上面是哪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出示:
学: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和壮族的文字。
承转过渡: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这方面我国也有相应的民族政策。

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出示:
看图承启:正是有着这些民族政策的指引,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才能在祖国这个大花园里如花朵般地绚丽开放。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是不是形象地展现出了我们民族百花园的美丽,同时还生动地反映出了什么?我国各民族在祖国的分布。但是研究民族的分布我们还得用专业的专题地图。请同学们打开书19页,读图1.19 中国的民族分布图,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板书:三、民族分布
读图示范:
师:探究之前,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阅读地图的顺序是什么?
学:1.读图名 2.读图例 3.读内容
(1.读图名:弄清这张地图展示的是哪一方面的专题内容,是否与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2.读图例:明确各种图例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找到并记住想要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图例符号的特征。3.读内容:带着问题,观察主图,读取相关内容。)(这里的内容不去延伸,因为后面的例子可以落实。)
师:接下来老师重点介绍一下,读内容时,地理分布图的一般读图方法:1.看分布:是否均匀;2.找位置:主要分布地区、地区方位;3.找叠加:与其他地理事物的联系(气候、地形、河流、交通等)。读分布图的方法大致如此,但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还要灵活应用。一般分析出一到两点即可。
 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下面这幅分布图。图名是什么?(学:世界人种分布图)问题是什么?(学:黑种人有什么分布特点?)这时我们确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与这幅图是相对应。读完图名接下来读什么?(学:读图例。)都有哪些图例?(学:紫色代表白色人种,黑色代表黑色人种,橘色代表黄色人种。)与问题相关的图例是哪一个?(学:黑色人种。)然后我们记住黑色人种的符号读分布。这时就要用到分布图的一般读图方法,首先考虑黑色人种在世界分布均匀吗?(学:不均匀)接下来我们找位置,也就是找主要分布地区、地区方位。谁来描述一下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方位?(学: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综合起来黑种人的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接下来我们同学利用上述方法前后同学一起探究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完成学案民族分布的第二项。
学生探究:读19页图1.19探究下列为题:
汉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分布总体特征:              
我国的汉族分布广泛,主要在中、东部地区。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
民族分布总体特征: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师:看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有没有汉族人居住?在汉族人主要分布地区有没有少数民族居住?其实我国各民族普遍混杂居住,同时各民族同族聚居的分布特征,所以我们概括起来,我国民族分布总体特征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承转过渡:面对我国民族的这一特点,我们国家也有一些相关的政策
政策解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的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哪几个自治区?
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因为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等原因,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在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地区得以蓬勃地发展,同时也为祖国的统一稳定、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歌谣总结:最后我们用一段歌谣来总结今天的课程:

中华民族五十六,汉族人多遥领先

少数民族五十五,壮族塔塔尔两端

汉族侧重中东部,遍及全国很广泛

少数民族集边陲,西南西北和东北

各族散居也聚居,平等团结力量伟

习题反馈:小组pk。
1、必答题: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在我国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蒙古族 D.汉族
2、互选题:
(1)听音辨语言:下列歌曲中,哪首歌曲的语言是维吾尔族的语言?
(2)你好,我是一名壮族人,我们是喜欢用歌声去表达的民族,下面我就唱着给大家出一道题
(此题的学生活动:学一两句壮语,比如“欢迎”“鸡、鸭、猪”等)
(1)反映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是哪一幅?( )
(2)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维吾尔族的干栏式木屋
B.乙图是蒙古族的摔跤
C.丙图是藏族的集体舞
D.丁图是傣族的泼水节
八、课后拓展:1.请班里少数民族的同学准备介绍自己的祖籍地,包括民俗风情和近年来的变化。其他同学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来准备,请大家做成宣传报的形式,在班里展出。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整堂课比较流畅,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课堂,给学生很强的启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