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重点单元:分数除法达标单元练习(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重点单元:分数除法达标单元练习(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1 21: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点单元:分数除法达标练习(单元练习)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式,( )的结果最大。
A. B. C.
2.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那么比值是( )。
A. B. C.
3.在200克水中放入20克盐,则盐与水的比是( )。
A. B. C.
4.下面糖水最甜的一杯是( )。
A. B. C.
5.织一只手套需要毛线千克,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副手套,列式正确的是( )。
A.3÷ B.3+×2 C.3÷×
二、填空题
6.某校男教师与女教师人数的比是3:5,男教师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男教师人数是女教师的.
7.小明小时走千米,他1小时走( )千米,他每走1千米耗时( )小时。
8.1.4的倒数是( ),若m、n互为倒数,则÷=( )。
9.一团毛线重千克,织一条围巾要用千克毛线。妈妈买来一盒毛线,一共有4团。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 )条围巾。
10.将25克盐溶解于75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盐占盐水的( )。再加入5克盐,这时盐与盐水的比是( )。
三、判断题
11.求“2分∶6秒”的比值,结果是。( )
12.10千克减少后,又增加,这时是千克。( )
13.如果,那么。( )
14.把六(1)班人数的调入六(2)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和六(2)班人数的比是3∶2。( )
15.食堂有2吨面粉,每天吃,10天可以吃完。( )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得数。


17.脱式计算。

18.解方程。

五、解答题
19.某校展出科技产品,其中低年级与中年级共120件,中年级与高年级共有168件,低年级的作品件数与高年级的比是3:7。展出高年级作品有多少件?
20.学校体育组原有56人,其中男生人数占,现在又增加了若干名女生,这时男生人数占体育组人数的。又增加了几名女生?
21.阅读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妺妺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哥哥的,哥哥每天比妺妺多阅读30分钟,哥哥和妺妺每天阅读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2.奥运会上有一项装修项目,由甲、乙两公司承办,如果甲公司单独做6天可以完成;乙公司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由于现在时间紧任务重,由甲、乙两公司合作,几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
23.学校兴趣小组有36人,其中男、女生人数比为5∶4,后来又来了一些男生,这时男、女生人数比为4∶1,现在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项的结果,再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A.=
B.
C.
因为>1>,所以结果最大是。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那么比值是。
故答案为:B
3.A
【分析】写出盐与水的比,再化简比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详解】20∶200
=(20÷20)∶(200÷20)
=1∶10
盐与水的比是1∶10或。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化简,解题的关键是写出盐与水的比。
4.C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选项的糖占糖水的分率,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A.
5÷(5+30)
=5÷35

B.
1∶6=
C.
1÷(1+4)
=1÷5

>>,最甜的是。
下面糖水最甜的一杯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比的应用,以及同分子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5.A
【分析】求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副手套,就是求3千克里面包含多少个千克,根据除法意义,用3千克除以千克即可。
【详解】3÷
=3×18
=54(副)
织一只手套需要毛线千克,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副手套,列式正确的是3÷。
故答案为:A
【点睛】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6.,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男教师的人数用3表示,女教师的人数用5表示,那么全校人数可以表示为:3+5=8,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3+5=8,
男教师占全校教师人数的,
男教师是女教师人数的3÷5=,
答:男教师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男教师是女教师人数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7. 2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走1千米所用时间=所用小时数÷所走千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2(千米),他1小时走2千米。
÷= (小时),他每走1千米耗时小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分数除法的行程问题,明确数量关系,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
8. 25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用1÷1.4,求出1.4的倒数;已知m和n互为倒数,再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1÷1.4
=1÷
=1×

mn=1
÷
=×

=25
1.4的倒数是;若m、n互为倒数,则÷=25。
【点睛】熟练掌握倒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分数的除法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0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以即可求出一团毛线可以织围巾的条数,再乘4即可求出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多少条围巾。
【详解】÷=×3=(条)
×4=10(条)
则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10条围巾。
10. 1∶3 2∶7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求盐与水的比,用盐的质量∶水的质量,即25∶75,化简即可;求盐占盐水的分率,用盐的质量÷盐与水的质量和,即25÷(25+75);再加入5克盐,这时的盐的质量是(25+5)克;盐水的质量是(25+5+75)克,再用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即可解答。
【详解】25∶75
=(25÷25)∶(75÷25)
=1∶3
25÷(25+75)
=25÷100

(25+5)∶(25+5+75)
=30∶(30+75)
=30∶105
=(30÷15)∶(105÷15)
=2∶7
【点睛】熟练掌握比的意义、比的性质,以及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详解】2分∶6秒=120秒∶6秒=120÷6=20,比值是2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值的计算,注意带单位的应该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12.×
【分析】现在的质量=原来的质量×(1-)×(1+),据此计算。
【详解】10×(1-)×(1+)
=10××
=(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区分清楚题干中两个各自所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a∶b=30
(a÷6)∶(b÷6)=30
∶=30
=30×
=5b
∶b=5
原题干如果a∶b=30,那么∶b=5,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进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4.×
【分析】可以假设原来六(1)班和六(2)班人数的比是3∶2,那么六(1)班人数是3份,六(2)班人数是2份,验证把六(1)班人数的调入六(2)班,看人数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正确。
【详解】份
3-1=2份
2+1=3份
如果六(1)班和六(2)班人数的比是3∶2,把六(1)班人数的调入六(2)班后,人数并不相等,故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本题也可以把原来六(1)班的人数设为单位“1”,根据变化情况,表示出六(2)班原来的人数,再计算人数比。
15.×
【分析】将2吨面粉看成单位“1”,每天吃,可以吃1÷天;据此解答。
【详解】1÷=5(天)
所以2吨面粉,每天吃,5天可以吃完。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数不带单位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
16.;;0;0.25;
;;;;
【解析】略
17.5;;
【分析】,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再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详解】
=××

=5
=××


=××


18.;;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6,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19.84
【详解】(168—120)÷(1—)=84(件)
答:展出高年级作品有84件。
20.4名
【分析】把体育组原有56人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原有的男生人数,现在又增加了若干名女生,这时男生人数占体育组人数的。用男生人数除以求出现在的总人数,再用现在的总人数减原来的总人数得出增加了几名女生。
【详解】(人)
(人)
(人)
答:又增加了4名女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解答此题时应根据男生人数不变,求出前后总人数是本题的关键。
21.哥哥90分钟,妹妹60分钟。
【分析】将哥哥每天阅读时间看作单位“1”,妹妹每天阅读时间比哥哥少(1-),已知一个具体数值,和其对应的分率,用除法可以求出单位“1”,也就是哥哥每天阅读的时间,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哥哥的阅读时间乘即为妹妹每天的阅读时间。
【详解】由分析可得:
30÷(1-)
=30÷
=90(分钟)
90×=60(分钟)
答:哥哥每天阅读时间是90分钟,妹妹每天阅读时间是6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哪个量是单位“1”,再根据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计算。
22.3天
【分析】把这项装修项目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6和1÷10即可求出甲公司、乙公司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用÷(+)即可求出几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
【详解】1÷6=
1÷10=
÷(+)
=÷
=×
=3(天)
答:3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
23.80人
【分析】根据题意,男、女生人数比为5∶4,这女生占兴趣小组人数的,用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求出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后来又来一些男生,女生占兴趣小组的;由于女生人数不变,用原来女生人数÷,即可现在兴趣小组人数。
【详解】36×÷
=36×÷
=16÷
=16×5
=80(人)
答:现在兴趣小组一共有80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