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交通线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2《交通线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表格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1 20: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一课的教学设计
学科 高中地理 年级 高三 授课人
课题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由以下环节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京津之间、津蓟之间的交通状况,帮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进行认知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通过小组讨论规划交通线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里有已有的知识和掌握的图文信息,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以及综合思维,同时,在规划线路的过程中体会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人地协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最后的活动中通过对不同区域桥梁建设的主要意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分析现实问题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选用中国近些年来在交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在教学的过程渗透对祖国现代发展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将立德树人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重点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的影响
难点 理解自然因素、深灰经济因素在对交通线产生影响过程中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情况,而且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具备了利用地图信息解释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对于具体的区域、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分析还比较欠缺。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也尽量弱化只是的简单呈现于总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已知的信息与手中的材料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开场)古代的中国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既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与传播,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全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当代的中国有很多新的名片,比如北斗导航系统、手机支付、中国高铁等等,无一不展示当代中国领先世界的伟大成就。在这些所有的名片中,有些是我们平时接触较少的,但有些却是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交通。(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对人类的影响,展示各种交通线照片)交通线就好像我们人身体的血管,血管不通畅就会出现各种身体问题;交通不畅就会严重阻碍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的建设就始终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且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导入)请大家阅读在放假同学聚会时,老师和蓟州区的同学之间一段对话。 在对话后,我上网查到了一些材料。(图片展示京津冀地区交通线路图、蓟州到天津市区的铁路车次、北京到天津市区的铁路车次视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地图以及列车车次表,请你分析一下京津之间、津蓟之间的交通发展现状有什么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思考)学生根据材料思考上面两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小组交流,然后找两到三个学生进行回答。(回答)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来进行回答。(提问)那么为什么山区比平原修建交通线要困难呢?(图片展示该区域地形图以及下表)(回答)引导学生从山区修建交通线的工程量以及单位距离的造价角度回答该问题。(结论)地形条件影响交通线的密度。(验证)(图片展示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交通线网图,以及美国地形图)由地图直接验证中国的地形对中国交通线的影响,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美国的地图推测美国的交通线网有什么特点。(讲解)由此可见,地形条件是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基础因素,即使社会经济再发达,自然因素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转承)那么,自然条件除了会影响交通线的密度,还会影响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探究。在我国华北某区域,于甲处附近发现了铝土矿,当地政府决定进行开采已发展当地的经济,但需要新修一条交通线在座的每个组就是前来投标的建造商,另外一组是当地政府聘请的专家组。下面,各组投标商结合该地的具体情况在图中规划一条交通线,讨论后每组派一位发言人到前面的大屏幕来进行展示并解释如此选线建设的理由。然后我们的专家组会进行论证提供最专业的意见。(小组讨论)各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每组的代表到大屏幕上画出本组规划的线路,并进行原因阐述。专家组再进行比较之后,提出专家组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展示,并且进行生生互评。(讲解)通过刚才各组的交流与专家组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个区域来讲,交通线的建设需要考察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找到最合适选线,只有去我们人类的活动真正的适应区域的环境,人类活动所创造内容才能够发挥他最大的作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我们每组所画的线路中,无论考虑多少因素,最终的线路没有一条是平直的,所有的线路都是弯曲的,这是为什么呢?(回答)山区中的交通线路为了减少坡度,要尽量和等高线平行。(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形条件不但会影响交通线的密度,还会影响交通线的形态和走向。因此山区中的交通线一般是弯曲的,而平原中的交通线大多是平直的。(图片对比展示)(转承)那么,是山区中所有的交通线都是弯曲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各种交通线的建设也在飞速进步。(案例展示)例如该部分是青藏铁路的重要标段,老线路中由察汗诺到天棚前后建了30年。新关角隧道2007年开始建设,用时7年,通车后将原来2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20分钟。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当年我国不直接开凿隧道,而是选择绕行,而如今该隧道的施工时间缩短如此明显呢? (回答)技术的进步。各种建造技术的进步使得如今交通线建设可选择的方案更多,施工的难度也得到缓解。在交通线的施工中,桥梁是必不可少的结构。(讲解)我们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拱形桥,尤其近些年来中国的桥梁建造更是震惊全球。世界排名前十的斜拉桥中国有7座,排名前十的跨海长桥中国占了6座,排名前十的最高的桥梁中除了第七和第八不是中国的,剩下全在中国,我们还有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还有让所有导航系统生畏的的重庆黄桷湾立交桥,等等,这些成就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能力。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中国人自豪的地方。而且桥梁的建设对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大家知道吗?同样是桥,不同的地区建桥的目的是有区别的,下面大家看几个例子,你来思考一下,这些地方采取以桥代路的目的是什么?小组交流后,请每一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任选一张图片进行说明。(展示)图片循环展示(讨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一位同学任选一张图片进行说明。(讲解)1、贵州北盘江大桥——减少坡度,提高速度;避开特殊地质2、杭州湾跨海大桥——提高运行效率3、青藏铁路的桥——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冻土问题;为野生动物留出通道4、京沪高铁平原段的桥——保护沿线的耕地5、京津城际城区路段的高架桥——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减少对城市路面交通的影响6、湖北西部山地自然保护区的“水上公路”桥——保护山地(分析)由此,我们大家可以看出,童谣的一种交通线结构,由于其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经环境不同,桥所起的作用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我们人类活动适应环境的重要表现。(板书小结)(课后探究)在中国众多新建的交通线中,有一条线不得不提,他包揽了多项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桥,人类建桥史的奇迹,那就是港珠澳大桥。关于港珠澳大桥,我们作为课下的探究作业,请大家利用课下的时间完成学案上港珠澳大桥的几个问题,并细细体会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奇迹。 课后探究——港珠澳大桥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材料二:2018年10月24日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经过8年多的建设终于通车,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2.以下不是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 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大 B. 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C. 海岸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D. 建设技术不成熟,资金无法保证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4、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5、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除了第一题答案所提到的原因外,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其他原因。7、请从至少两个角度探讨一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大陆及港澳地区的主要意义分别是什么。
山区的路
平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