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1 20: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
2、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3、了解民国以来剪辫易服等社会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企业持有者:
中国人
生产关系:
雇佣关系
产业形态:
大机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封建自然经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名词解释
利用政权而掌握国家财政,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官僚资本主义?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名词解释
发展阶段 所处时段 原因
产生
初步发展
热潮
“短暂的春天”
再度受挫
①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 的法令。
西方列强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 ;
②受 、 和 三座大山的摧残和压迫。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甲午战争后
洋务运动
(结合第二单元所学)
① ,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使很多人走上“ ”道路。
外国人在华办厂
实业救国
奖励发展实业
忙于欧战
卷土重来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阅读课文122-123页,回答并标记下列内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材料1: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2: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
材料3: 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发展历程---夹缝产生:
(1)产生时间:
(2)产生地点:
东南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
(3)产生原因:
①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何最早会出现于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时间:
材料二 甲午战败以后,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为忧虑,认为“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材料三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颁布了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公司注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四 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面粉。
——《张謇全集》
原因:
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
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状元实业家”张謇
(1853-1926)
材料: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张謇在获知条约内容后,惊呼:“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也就在这一年,他提出“富国强民之本实在于工”。”同年张謇开始创办大生纱厂。
读材料,说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
实业救国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许多人走“实业救国”道路。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短暂的春天
时间: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材料二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内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受挫萎缩
发展历程——在夹缝中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
时间:
原因:
时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
材料三 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
材料二 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合作探究
材料一:从整体上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都是力量薄弱,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甚微。
材料四:
3)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4)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城市。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1)有发展,但总体落后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1860
1912
1895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产生
发展
短暂的春天
再度受挫
夹缝中顽强生存
短暂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是曲折、艰难
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一战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历史感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只有国家独立、民族独立,民族工业才能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要抓住时机,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健全工业体系,提高综合国力。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艰难的历史感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有哪些?(经济;思想;政治)
材料: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相、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建新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变了物质基础;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知识延伸
卢作孚(1893-1952)重庆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近代著名企业家
知识链接: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有近400年历史,有着“东北第一街”的美誉,也是沈阳乃至中国第一条步行街,已成为沈阳繁荣发展的见证。摄于1900年摄于1939年从近代两幅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中,找找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说说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方便人们的出行,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新式交通
火 车
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京张铁路 1909年建成。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工程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铁路。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洋务运动后期,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已达到2.4万千米。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令
②男装:从长袍、马褂到正式场合首选西装,中 山装开始流行。
女装:旗袍加进曲线美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③改礼仪: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④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1)背景: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2)时间:辛亥革命后
(3)措施: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②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③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平等自由的新风尚
④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总结梳理
沿海地区的变化 > 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 > 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 > 广大乡镇的变化;
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 > 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不平衡
总体来看,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特点
探究: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辛亥革命革去长揖磕头之礼,代之以握手与鞠躬;大人老爷之称,改呼先生或衔职;男子劝其剪发,女子禁其缠足;吸食鸦片者,严令戒绝……”。
——王家槐《海南近志》
材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张謇创办企业获利后,兴办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公园、剧场、医院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使江苏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
材料中的新变化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4.原因
发展: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后,掀起热潮
:一战期间
一战以后,艰难挣扎
先天畸形(受“三座大山”压迫)
后天不足(工业发展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
民族资本主义
凋敝:
特点:
近代的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兴起:洋务运动的促进、外国资本的冲击、“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一定时期的文化也会反映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
交通通信:出行易,交通便
生活习俗:剪辫子,禁缠足,废跪拜,改称谓
饮食服饰等:吃西餐、易旧服、尚西潮
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生纱厂。他是 (  )
A.张謇 B.侯德榜 C.詹天佑 D.荣宗敬
A
2.据统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B
3.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期”。其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C. 清政府的支持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B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