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后限时训练含解析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后限时训练含解析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1 20:51:09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地震;知识点2:滑坡;知识点3:泥石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知识点1]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同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不同
D.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相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相同
[知识点1](2023年辽宁大连月考)下图示意2021年12月2日上海虹口区某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据此完成第2~3题。
2.地震预警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  )
A.地理信息技术对地震的监测
B.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不同
C.现代化5G通信技术的应用
D.地震工作人员及时人工通知
3.由手机预警可推知(  )
A.距离震中越远,震级越小
B.虹口区距离震源149 千米
C.虹口区烈度低于天宁区
D.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核
[知识点2]下图为发生在某地的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示自然灾害为(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泥石流
5.导致此次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工程建设 B.植被破坏
C.火山喷发 D.大量降雨
[知识点3](2023年湖南涟源期末)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下图为浙江省泥石流多年月平均发生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浙江省泥石流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及原因是(  )
A.6月,暴雨次数最多
B.8月,暴雨强度大
C.6月,植被较为稀疏
D.8月,地形坡度大
7.遭遇泥石流时,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待在沟谷中等待救援
B.向泥石流来袭路径两侧高处跑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
[知识点1](2022年江苏无锡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东经121.19°)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关于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震级较小
B.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
C.盐城地区覆盖层以岩石为主
D.发生地离陆地较远
9.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中(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里,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用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 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加速逃离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A.①② B.①③
D.②③ D.③④
[知识点2、3](2022年北京西城区期末)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1.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2](2023年天津宝坻区模拟)土屑蠕动是指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向下缓慢蠕动的现象。这种运动表现为颗粒间相对的微小位移,使斜坡上的各种物体发生变形。它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所致。如图为土屑蠕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土屑蠕动可能导致(  )
①山体滑坡 ②树干歪斜 ③草皮移动 ④路面冻融
A.①② B.①③
D.②③ D.③④
13.图中正确表示温带地区碎屑变干时土屑蠕动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丁、丙、乙 B.甲、丁、丙
C.乙、丙、丁 D.丙、甲、乙
[知识点2、3](2022年福建武平期末)2020年夏天,因气候异常降水激增,各地多发洪水。某地省道线遭遇10年罕见洪水,路基被冲(见图乙)。据此完成第14~15题。
甲 乙
14.图乙中的灾害容易发生在图甲中的(  )
A.① B.②
D.③ D.④
15.强降水天气过后,图示地区需重点防范(  )
A.暴雨、泥石流 B.地震、滑坡
C.地震、泥石流 D.滑坡、泥石流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山东济南期末)某地历史上曾经发生滑坡,部分滑坡体残留在坡面。2021年,该坡面出现裂缝,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7月12日古滑坡复活滑动,给当地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下图示意该滑坡剖面的结构。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诱发此次古滑坡复活滑动的因素包括(  )
A.降水 B.坡度
C.裂缝 D.人类活动
17.下列危害是由滑坡造成的是(  )
A.掩埋冲毁村庄 B.威胁交通安全
C.造成地表塌陷 D.形成堰塞湖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下降
二、综合题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B地区地处天山山脉北坡,分析其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第六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地震;知识点2:滑坡;知识点3:泥石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知识点1]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同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不同
D.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相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相同
【答案】C [解析]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的国家测量震级的差异与测量的技术手段等因素有关;烈度是指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知识点1](2023年辽宁大连月考)下图示意2021年12月2日上海虹口区某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据此完成第2~3题。
2.地震预警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  )
A.地理信息技术对地震的监测
B.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不同
C.现代化5G通信技术的应用
D.地震工作人员及时人工通知
3.由手机预警可推知(  )
A.距离震中越远,震级越小
B.虹口区距离震源149 千米
C.虹口区烈度低于天宁区
D.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核
【答案】2.B 3.C [解析]第2题,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发生后,横波与纵波之间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时间差,以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以减少受影响地区的损失,B项正确。第3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多个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破坏力越大,天宁区离震源更近,烈度更大,A项错误,C项正确;震源是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震中指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上一点,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作震中距,虹口区震中距149千米,B项错误;由图中信息无法获取震源深度,无法判断其位于地球内部的哪一个圈层,D项错误。
[知识点2]下图为发生在某地的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示自然灾害为(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泥石流
5.导致此次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工程建设 B.植被破坏
C.火山喷发 D.大量降雨
【答案】4.C 5.D [解析]第4题,图示中的土体在暴雨的冲刷下,沿着山地斜坡整体下滑,属于滑坡。第5题,由图示可知,导致此次滑坡的重要自然原因是大量的降雨;工程建设和植被破坏是人为原因;图示没有火山喷发。
[知识点3](2023年湖南涟源期末)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下图为浙江省泥石流多年月平均发生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浙江省泥石流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及原因是(  )
A.6月,暴雨次数最多
B.8月,暴雨强度大
C.6月,植被较为稀疏
D.8月,地形坡度大
7.遭遇泥石流时,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待在沟谷中等待救援
B.向泥石流来袭路径两侧高处跑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
【答案】6.B 7.B [解析]第6题,由图示可知,泥石流在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达120次左右,A、C项错误;由图可知,8月浙江暴雨日数较高,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发生高强度暴雨概率高,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B项正确。第7题,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时在沟谷等待危险大,A项错误;泥石流从高处向下流动,向泥石流来袭路径两侧高处跑,可尽快远离泥石流影响范围,相对安全,B项正确;泥石流的破坏力往往较大,沟谷中的大树易被泥石流冲倒或掩埋,C项错误;泥石流运动速度快,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不容易避险,D项错误。
[知识点1](2022年江苏无锡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东经121.19°)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关于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震级较小
B.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
C.盐城地区覆盖层以岩石为主
D.发生地离陆地较远
9.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中(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里,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用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 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加速逃离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A.①② B.①③
D.②③ D.③④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地震烈度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抗震系数等有关。“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说明烈度很小,根据材料“发生5.0级地震”,说明震级较小,烈度很小;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建筑物更不容易倒塌;材料中并未涉及盐城地区覆盖层以岩石为主,且江苏省地形较为平坦,烈度与覆盖层关系甚微,C项符合题意;此次地震发生在大丰区海域,距离陆地较远,烈度很小。第9题,地震时,在家中(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①正确;在教室里,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用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避震,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②正确;在开车时遇到地震,应马上找空旷的地方停车,③错误;在野外,总体把握到开阔地避震的原则,④错误。
[知识点2、3](2022年北京西城区期末)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1.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因此C项正确。第11题,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得活跃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而非由强降雨引发,①错误;山区强降雨时,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②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大增强,会挟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③正确;山洪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④错误。
[知识点2](2023年天津宝坻区模拟)土屑蠕动是指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向下缓慢蠕动的现象。这种运动表现为颗粒间相对的微小位移,使斜坡上的各种物体发生变形。它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所致。如图为土屑蠕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土屑蠕动可能导致(  )
①山体滑坡 ②树干歪斜 ③草皮移动 ④路面冻融
A.①② B.①③
D.②③ D.③④
13.图中正确表示温带地区碎屑变干时土屑蠕动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丁、丙、乙 B.甲、丁、丙
C.乙、丙、丁 D.丙、甲、乙
【答案】12.C 13.B [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屑蠕动指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坡运动的现象,因此土屑蠕动移动距离小,移动速度慢,不会导致山体滑坡,①错误。随着其缓慢移动,生长在该位置的树干可能会歪斜,地表的草皮会发生移动,②③正确。路面冻融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与土屑蠕动无关,④错误。第13题,“它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所致”,据此可推测,当温带地区的碎屑变干时,碎屑体积会缩小,如从乙到甲;碎屑持续变干,体积持续缩小,从而使碎屑之间出现空隙,如从甲到丁;因为该地坡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碎屑缓慢下移,如从丁到丙。故B项正确。
[知识点2、3](2022年福建武平期末)2020年夏天,因气候异常降水激增,各地多发洪水。某地省道线遭遇10年罕见洪水,路基被冲(见图乙)。据此完成第14~15题。
甲 乙
14.图乙中的灾害容易发生在图甲中的(  )
A.① B.②
D.③ D.④
15.强降水天气过后,图示地区需重点防范(  )
A.暴雨、泥石流 B.地震、滑坡
C.地震、泥石流 D.滑坡、泥石流
【答案】14.C 15.D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路基被冲的路段最容易发生在河流的凹岸(侵蚀岸),图中①段和④段位于平直河岸,②段位于凸岸,③段位于凹岸,因此最容易被侵蚀冲坏的路段是③段,故C项正确。第15题,强降水天气过后,该地区需重点防范的已非暴雨,A项错误;强降水不会引发地震,B、C项错误;图中显示,公路沿河修建,有可能是山区,山区的强降水天气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D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山东济南期末)某地历史上曾经发生滑坡,部分滑坡体残留在坡面。2021年,该坡面出现裂缝,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7月12日古滑坡复活滑动,给当地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下图示意该滑坡剖面的结构。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诱发此次古滑坡复活滑动的因素包括(  )
A.降水 B.坡度
C.裂缝 D.人类活动
17.下列危害是由滑坡造成的是(  )
A.掩埋冲毁村庄 B.威胁交通安全
C.造成地表塌陷 D.形成堰塞湖
【答案】16.ABC 17.ABD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随着雨水的下渗,在滑坡体与基岩面之间形成滑动不稳固面,裂缝的方向与流水的方向一致,流水可以直接保持原先的速度和势能直接侵入到滑坡体底部,加剧滑坡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山体坡度较大,诱发了此次古滑坡复活滑动,A、B、C项正确;此次古滑坡的复活滑动与人类活动无关,D项错误。第1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体可以掩埋冲毁村庄,威胁交通安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A、B、D项正确。滑坡不会造成地表塌陷,C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下降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高原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2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二、综合题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B地区地处天山山脉北坡,分析其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山脉北坡的冰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山脉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山脉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修路、开矿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共48张PPT)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区域认知]能够通过区域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域。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说明地质灾害的变化过程。
[地理实践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人地协调观]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课前 | 必备知识 · 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地震
1.概念:地壳中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________,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错位
地震波
2.衡量指标
(1)震级:表示____________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
①概念: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______。
②特点:一次地震可有______个烈度,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③影响因素:震级、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等。
地震能量
破坏程度

震源深度
3.构造
图中C为______,B为______,BC为______________,AB为____________,D位于等震线上。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4.危害
(1)造成______________,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______________和财产损失。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破坏当地的__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
海啸
资源环境
5.分布
(1)世界: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地带。
(2)我国。
①特点:范围广、____________、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②发生频繁的地区:台湾、西藏、新疆、________、云南、四川等。
地中海
—喜马拉雅
频度高
青海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山体斜坡上的________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区的特点:岩体比较破碎、__________________、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____________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____________,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岩体
重力
地势起伏较大
工程建设
堵塞河道
2.泥石流
(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____________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 ____________。
(3)危害:______________,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小提醒]云贵地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降水多,植被破坏严重,泥石流多发。
冰雪消融
大量水流
摧毁聚落
【名师助学】
想一想1:
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答案】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想一想2:
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烈度相同吗?
【答案】不同。因为震中距不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唯一因素。
新视野:
泥石流天然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云南东北部的小江流域每百年左右都会发生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小震几乎年年发生。由于地震的诱发,强震后往往伴生着水土流失和泥石流高潮的到来。这里的泥石流分布之广、类型之全、活动之烈、规模之大以及成灾之重,均为其他山区所罕见,堪称“泥石流天然博物馆”。
小科普:
我国泥石流的类型及特点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爆发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爆发较频繁,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爆发频率、规模和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爆发频率较低,但规模大且来势迅猛
1.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是 (  )
A.震级 B.烈度
C.震源深度 D.震中距
【答案】A
[解析]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
(2023年河南郑州期末)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32.25°N,101.82°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完成第2~3题。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地壳 B.上地幔
D.下地幔 D.地核
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距震中越近,震级越大 B.震级越大,烈度越小
C.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D.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小
【答案】2.A 3.C
[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其震源深度为13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因此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属于地壳,不属于地幔和地核,A项正确。第3题,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级不变,A、D项错误;震级越大,烈度越大,B项错误;震源越浅,烈度越大,C项正确。
[不定项选择题]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年降水少,年际变化大
B.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C.地表森林广布
D.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5.该地夏季泥石流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是夏季 (  )
A.降水量大 B.地震活动频繁
C.气温高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4.BD 5.A
[解析]第4题,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条件是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降水量少、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不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6—8月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高,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6—8月为我国的夏季,降水量多,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课堂 | 关键能力 · 探究提升
【情境探究】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从全国地震活动特点来看,2022年度,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6级以上地震活跃,大陆5级以上地震活动空间集中。2022年以来,大陆先后发生5次6级以上地震,频次高于历史平均水平(4次/年)。6级以上地震分布在四川(3次)及青海(2次)地区,两个地区6级以上地震频次均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大陆西部5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新疆西部以及青海北部,其中四川7次,新疆6次,青海9次。台湾5、6级地震活跃,7级以上地震平静持续。
地震
如图为近5年来全国3.0级及以上地震次数图。
(1)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从而形成地震。
(2)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地震造成破坏程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等有关。
【整合提升】
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
2.震级和烈度
项目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单位 级 度
影响 因素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
分类 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以及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上。
2.我国的地震灾情
(1)分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却是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灾情相对小得多;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产密集、人口密度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2)变化: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是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是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学以致用】
[考向:地震灾害]
[不定项选择题](2022年浙江绍兴期末)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引发次生灾害,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次地震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
A.滑坡 B.洪涝
C.泥石流 D.水土流失
2.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正确的自救措施是 (  )
A.坐电梯快速逃生
B.快速转移至空旷地带
C.切断电源、气源
D.及时抢救贵重财产
【答案】1.AC 2.BC
[解析]第1题,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在地震后下暴雨时,A、C项正确;洪涝是水文灾害,地震不易引发,B项错误;水土流失是生态问题,不是自然灾害,D项错误。第2题,地震发生时,会造成电力设施破坏,坐电梯逃生容易被困在电梯中,A项错误;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应快速转移至空旷地带,B项正确;地震发生时,切断电源、气源,可防止电路短路或煤气泄漏,C项正确;地震发生时,保障生命安全是第一位,而不是及时抢救贵重财产,D项错误。
【情境探究】
2022年,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 659起,以中小型为主。其中,上半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89人死亡失踪,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等地。
滑坡和泥石流
(1)泥石流、滑坡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冲毁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阻塞河道、摧毁农田,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我国泥石流、滑坡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
【答案】山区。
(3)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季节有什么不同?
【答案】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整合提升】
1.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项目 滑坡 泥石流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地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治理措施
(1)成因。
①自然成因:降水(雨量、时长、强度);地形坡度;植被;岩石破碎(板块、断层)。
②人为成因:破坏植被(乱砍滥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2)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增强意识。
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
【学以致用】
[考向1:滑坡]
(2023年辽宁沈阳月考)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境内黄土墚、峁及深切河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多发区。2022年8月,兰州市发生滑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下图从左向右示意兰州黄河河谷本次滑坡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最可能是 (  )
A.降水 B.坡度
D.植被 D.岩性
2.可以明显减轻该地区滑坡损失的举措是 (  )
A.加固护坡 B.修建防护林
C.修筑堤防 D.修建拦水坝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次黄河兰州段河谷多滑坡主要是因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地形破碎);河谷两岸地表黄土疏松,节理发育多,易崩塌;地处黄河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河岸坡陡;夏季多暴雨,雨水下渗,易引发滑坡。由材料可知,此次滑坡发生在8月份,应为雨季,故诱发因素最可能是暴雨,A项正确;坡度陡、植被少、岩性脆弱等是基础条件,不是此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故B、C、D项错误。
第2题,黄河兰州段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前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通过“截、排、引”,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出滑坡区;采用锚杆、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对滑坡体进行锚固和阻挡。由此可知,加固护坡可以有效减轻该地区滑坡损失,A项正确;滑坡体作为整体沿滑动面下滑,现修建防护林作用不大,B项错误;修筑堤防、修建拦水坝对减轻滑坡损失的作用不大,C、D项错误。
[考向2:泥石流]
(2023年广西南宁开学考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此完成第3~4题。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20.0 40.8 1 353.7 13.2
② 5.3 24.3 537.2 15.7
③ 2.7 30.1 670.3 19.6
④ 4.5 23.1 384.7 20.5
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D.③ D.④
4.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
A.气温高低 B.光照强弱
C.风力大小 D.降水大小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沟谷①的集水面积、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均最大,植被覆盖率最低,最容易发生泥石流,A项正确。第4题,除了以上条件之外,泥石流的形成还需要有暴雨的出现,所以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还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降水大小,D项正确。
拓展 | 素养提升 · 增效培优
【教材疑难助解】
教材第106页 引入
地震是地壳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地震不但会破坏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精神伤害。
教材第109页 活动
1.
2.地震―→滑坡―→堰塞湖―→洪水
3.略。
【课外实践探究】
地震发生过程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实验用品]
毛巾3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干木棍一根。(毛巾和木棍模拟岩层)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毛巾叠成长方形,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第二步:握住木棍的两头再用力折,直至木棍断裂。
[实验现象及结论]
【答案】提示:毛巾受到压力较小,会出现凸起和凹陷的现象,木棍受力很大时断裂,且发出声响。这个现象说明当岩层受到巨大的地应力超过其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发生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