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甘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立足本土文化 B.以西方为榜样
C.军国主义浓厚 D.改革比较彻底
2.(2023·中山三模)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很多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
A.针砭时弊抨击锁国政策 B.推翻幕府建立近代国家
C.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 D.学习西方以助社会进步
3.(2023·韶关模拟)“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落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明治政府这项措施(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达到了文明开化 D.改革了经济制度
4.(2019·苏州模拟)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5.日本先是学习法国,制定了新的《学制》,但因其具有强制的色彩,制约了教育的普及。于是又借鉴美国,改革并推行非强制性的《教育令》,后来又吸收普鲁士教育,努力把它和“东洋道德”融合起来。据此可知,日本改革( )
A.注重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B.依据国情选择性学习西方
C.推翻了日本封建专制制度 D.侧重在教育方面全面西化
6.(2019·雅安)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7.(2019·呼和浩特)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8.(2023·湛江模拟)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说:“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决定开放门户,吸取西方文明。国内普通民众没有抵抗,而是欣然接受这一现状,呈现出引进西方文明的热心态度。”在“维新领导者们采取的措施”中对社会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9.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 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 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0.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后整理的知识提纲。提纲中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二、材料分析题
11.改革是俄国、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图是某历史老师在“俄国1861年改革”教学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融入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摘编自刘涛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思维导图揭示的逻辑关系,替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立足亚洲看日本,“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明治新政后,日本确立了“殖产兴业”的现代化大政方针,废除了限制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自由的各项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变为可能。将普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制推行“学制令”,为保持较高的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谭炳才、李娜《美英日三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特点及对广东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为近代文明孕育了哪些新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因素的出现使中世纪欧洲城市在政治方面有何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手段。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以西方为榜样。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B项正确;
立足本土文化不是明治维新的特点,排除A项;
军国主义浓厚不是明治维新的特点,排除C项;
明治维新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的措施,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日本19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明治维新,主要向西方学习,通过改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危机。故“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D符合题意;
“鹿鸣馆时代”的内涵不是抨击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
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前被推翻,排除B;
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不符合"鹿鸣馆时代"的内涵,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史实,结合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和所学可知,废藩置县,这样就消除了藩邦,县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
实现了富国强兵是军事上的措施,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A项;
文明开化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C项;
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措施,不是经济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废藩置县的认识。
4.【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由题干传导型的含义“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外部刺激”是指自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后,其他西方国家也纷至沓来,日本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进而回应和学习”是指正是在这种外部刺激之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项美国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BC两项英国、法国都是由于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6.【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虽然引进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但是日本传统的东西并没有丢弃,而是保留了下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信息。解答时,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
7.【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题干中的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正对应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依据题干中的信息来判断出事件。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此题有一定难度,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在“维新领导者们采取的措施”中对社会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C符合题意;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在政治上的措施,排除A项;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是在军事上的措施,排除B项;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文化上的措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9.【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与经济领域有关,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符合题意;
A项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
C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
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所以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应当是体现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殖产兴业很好的体现了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性质。ABD虽然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只有C项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1)关系: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根据这一思维导图提示,设计课堂教学问题,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特点: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关系:根据材料一思维导图可知,“农奴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体现的是改革的内容,由“俄国历史转折点……”可知是改革影响,所以,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根据材料一思维导图信息,结合所学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中“……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可得出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根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融入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得出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本题主评论性试题,解题要审清题意,围绕观点“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分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一是“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从正面评析日本明治改革带来的发展,二是“明治维新也是亚洲之不幸”,从明治维新给亚洲带来的灾难,分析其负面性。示例: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故答案为:(1)关系: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特点: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1861年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思维导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评论性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新因素:新的政治文明因素(或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特点:中世纪欧洲城市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
(2)实行“殖产兴业”的政策;扫除职业选择的障碍;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普及教育,推行“学制令”。
积极扫除阻碍城市化的障碍;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城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日本明治维新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甘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立足本土文化 B.以西方为榜样
C.军国主义浓厚 D.改革比较彻底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以西方为榜样。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B项正确;
立足本土文化不是明治维新的特点,排除A项;
军国主义浓厚不是明治维新的特点,排除C项;
明治维新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3·中山三模)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很多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
A.针砭时弊抨击锁国政策 B.推翻幕府建立近代国家
C.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 D.学习西方以助社会进步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的措施,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日本19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明治维新,主要向西方学习,通过改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危机。故“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D符合题意;
“鹿鸣馆时代”的内涵不是抨击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
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前被推翻,排除B;
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不符合"鹿鸣馆时代"的内涵,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史实,结合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3·韶关模拟)“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落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明治政府这项措施(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达到了文明开化 D.改革了经济制度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和所学可知,废藩置县,这样就消除了藩邦,县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
实现了富国强兵是军事上的措施,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A项;
文明开化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C项;
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措施,不是经济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废藩置县的认识。
4.(2019·苏州模拟)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由题干传导型的含义“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外部刺激”是指自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后,其他西方国家也纷至沓来,日本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进而回应和学习”是指正是在这种外部刺激之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项美国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BC两项英国、法国都是由于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5.日本先是学习法国,制定了新的《学制》,但因其具有强制的色彩,制约了教育的普及。于是又借鉴美国,改革并推行非强制性的《教育令》,后来又吸收普鲁士教育,努力把它和“东洋道德”融合起来。据此可知,日本改革( )
A.注重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B.依据国情选择性学习西方
C.推翻了日本封建专制制度 D.侧重在教育方面全面西化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6.(2019·雅安)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虽然引进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但是日本传统的东西并没有丢弃,而是保留了下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信息。解答时,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
7.(2019·呼和浩特)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题干中的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正对应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依据题干中的信息来判断出事件。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此题有一定难度,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8.(2023·湛江模拟)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说:“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决定开放门户,吸取西方文明。国内普通民众没有抵抗,而是欣然接受这一现状,呈现出引进西方文明的热心态度。”在“维新领导者们采取的措施”中对社会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在“维新领导者们采取的措施”中对社会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C符合题意;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在政治上的措施,排除A项;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是在军事上的措施,排除B项;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文化上的措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9.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 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 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与经济领域有关,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符合题意;
A项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
C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
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0.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后整理的知识提纲。提纲中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所以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应当是体现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殖产兴业很好的体现了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性质。ABD虽然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只有C项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1.改革是俄国、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图是某历史老师在“俄国1861年改革”教学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融入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摘编自刘涛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思维导图揭示的逻辑关系,替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立足亚洲看日本,“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关系: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根据这一思维导图提示,设计课堂教学问题,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特点: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关系:根据材料一思维导图可知,“农奴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体现的是改革的内容,由“俄国历史转折点……”可知是改革影响,所以,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根据材料一思维导图信息,结合所学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中“……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可得出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根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融入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得出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本题主评论性试题,解题要审清题意,围绕观点“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分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一是“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从正面评析日本明治改革带来的发展,二是“明治维新也是亚洲之不幸”,从明治维新给亚洲带来的灾难,分析其负面性。示例: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故答案为:(1)关系: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问题①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问题②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特点:多领域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把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给亚洲其他国家走向独立富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是亚洲之幸。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亚洲之不幸。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1861年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思维导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评论性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明治新政后,日本确立了“殖产兴业”的现代化大政方针,废除了限制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自由的各项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变为可能。将普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制推行“学制令”,为保持较高的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谭炳才、李娜《美英日三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特点及对广东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为近代文明孕育了哪些新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因素的出现使中世纪欧洲城市在政治方面有何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手段。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新因素:新的政治文明因素(或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特点:中世纪欧洲城市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
(2)实行“殖产兴业”的政策;扫除职业选择的障碍;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普及教育,推行“学制令”。
积极扫除阻碍城市化的障碍;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城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日本明治维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