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2九下·电白期中)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可以看出,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成果才出现的更多,这说明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不符合题意;
C.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不符合题意;
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紧贴这些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发明(技术)及意义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1913年 美国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表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者是科学家,说明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187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英国忙于扩军备战忽视了经济发展
C.英国的殖民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更为迅速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7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的发展更为迅速。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这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德国和美国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导国家,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这次”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A.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的建立 B.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C.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问世 D.电力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技术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的原因包括( )
①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③垄断组织对外扩张获得物质基础
④新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生产的结合更为密切,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结果和影响,并非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6.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科学的突破, 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需求增长刺激新技术的发明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材料并未强调需求增长与新技术发明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
B.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的理论研究大量的运用到生产中,反映出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故B正确;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
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下表反映了1880一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情况,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万吨) 40 2100 4600 9400
A.电灯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进
C.内燃机的应用 D.火车的发明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表可知,这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内燃机的应用。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下图是某条裤子上的面料成分标签,其中“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狄塞尔 B.海厄特 C.戴姆勒 D.夏尔多内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夏尔多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尔多内的相关成就。
9.(2023九下·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图表,分析造成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器是( )
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1920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D项正确;
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排除A项;
电动机、发电机的使用与石油产量增加无关,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内燃机相关知识的掌握。
10.(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殖民扩张
C.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870年后”,联系可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项正确;
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排除B项;
18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开始使用机器生产,排除C项;
17-18世纪,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西欧和北美确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成就显著的革命]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
——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图1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成就有关?图2中的”新道路”是指什么?
(2)[抓住机遇的国家]
资料链接:1865年,北方赢得了胜利,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仅1865年至1900年,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上图中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资料链接,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改变格局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答案】(1)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成就:根据材料“图1 世界石油年产量变化统计图”可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阶段,石油年产量急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发明,以石油为燃料,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现代化学工业兴起,促进了石油冶炼业进步。
新道路:根据材料中“……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根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苛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图”可知,1870年,英国占据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到了1913年,英国比值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德国,反映了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根据资料链接“1865年,北方赢得了胜利,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可知: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资料链接“……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说明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充分重视和利用了新科技革命成果,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影响:根据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答案为:(1)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崛起。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历史图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2.(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兴起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在19世纪,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中A处补充完整。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1)电力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生态环境恶化;工业革命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广泛应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表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根据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可知,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出现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2九下·电白期中)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2.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发明(技术)及意义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1913年 美国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3.187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英国忙于扩军备战忽视了经济发展
C.英国的殖民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更为迅速
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这次”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A.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的建立 B.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C.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问世 D.电力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的原因包括( )
①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③垄断组织对外扩张获得物质基础
④新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科学的突破, 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需求增长刺激新技术的发明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
7.下表反映了1880一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情况,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万吨) 40 2100 4600 9400
A.电灯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进
C.内燃机的应用 D.火车的发明
8.下图是某条裤子上的面料成分标签,其中“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狄塞尔 B.海厄特 C.戴姆勒 D.夏尔多内
9.(2023九下·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图表,分析造成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器是( )
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10.(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殖民扩张
C.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成就显著的革命]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
——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图1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成就有关?图2中的”新道路”是指什么?
(2)[抓住机遇的国家]
资料链接:1865年,北方赢得了胜利,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仅1865年至1900年,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上图中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资料链接,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改变格局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12.(2023九下·南沙开学考)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兴起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在19世纪,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中A处补充完整。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可以看出,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成果才出现的更多,这说明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不符合题意;
C.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不符合题意;
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紧贴这些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表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者是科学家,说明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7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的发展更为迅速。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这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德国和美国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导国家,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技术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生产的结合更为密切,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结果和影响,并非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6.【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材料并未强调需求增长与新技术发明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
B.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的理论研究大量的运用到生产中,反映出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故B正确;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
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表可知,这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内燃机的应用。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夏尔多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尔多内的相关成就。
9.【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1920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D项正确;
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排除A项;
电动机、发电机的使用与石油产量增加无关,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内燃机相关知识的掌握。
10.【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870年后”,联系可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项正确;
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排除B项;
18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开始使用机器生产,排除C项;
17-18世纪,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西欧和北美确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1.【答案】(1)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成就:根据材料“图1 世界石油年产量变化统计图”可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阶段,石油年产量急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发明,以石油为燃料,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现代化学工业兴起,促进了石油冶炼业进步。
新道路:根据材料中“……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根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苛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图”可知,1870年,英国占据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到了1913年,英国比值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德国,反映了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根据资料链接“1865年,北方赢得了胜利,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可知: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资料链接“……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说明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充分重视和利用了新科技革命成果,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影响:根据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答案为:(1)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额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迅速上升,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文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崛起。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历史图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电力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生态环境恶化;工业革命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广泛应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表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根据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可知,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出现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