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1 17:26:07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西宁)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
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
2.(2023·南通)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该共和国是(  )
A.印度 B.波兰 C.古巴 D.南非
3.(2023·坪山模拟) 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最准确的解释是(  )
A.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B.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
C.这一年非洲国家公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D.这一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彰显了维护主权的决心
4.1959年联合国成员国只有82个,1960年联合国成员国增加到99个。这新增加的17个国家主要来自(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拉丁美洲
5.下表来自某历史公众号的专题推送。由此可知该专题是(  )
●文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视频《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图片《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A.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C.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合作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6.小乐制作了关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知识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
领袖:扎格鲁尔。
结果:英国政府被迫无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意义: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A.原因 B.手段 C.结果 D.意义
7.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编号 史实 结论
① 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举行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 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古巴摆脱美国控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③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④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海珠二模)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增强 B.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C.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9.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10.如图为发表于1956年的时事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如果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应是(  )
A.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11.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久久难忘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倡导的精神]
各国应当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和睦的邻邦彼此实行宽容,和平相处,并发展友好合作:……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四、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万隆会议最后公报 (1955年4月 24日)
图1邮票纪念的万隆会议是在哪个国家召开的?根据会议最后公报内容概括该会议倡导的精神内涵。
(2)[自由的大陆]
三张邮票所纪念的事件中,反映出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率先在北非展开的是图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是图   ,经过长期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法国殖民统治的是图   ;中国为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而发行邮票,是履行上述亚非会议公报第   条原则的表现。
(3)[回家的运河]
图5中”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指的是什么?根据图6的提示,简述巴拿马人民是如何洗雪”这种屈辱”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史》
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材料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但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如银行、工矿业、种植园等仍由外国资本控制。……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
——吴于廑 齐世荣 主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位领导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代表人物。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方式有何新变化?这一变化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到哪一阶段?
(2)结合所学,用一例史实印证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观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新兴国家”形成了哪一“有组织的国际力量”?
(3)据材料一、二,归纳殖民体系的演变历程。殖民体系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推断并说明新兴国家的发展走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A:印度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波兰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项符合题意;
D:南非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武装斗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A符合题意;
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与题干无关,排除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是1945年与1960年无关,排除C;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是1956年与题干信息1960年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这些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了联合国,壮大了联合国阵营,故答案B项;ACD都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非洲独立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文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反映了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团结合作;“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体现了非洲国家纷纷独立;“视频《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说明拉美人民反帝斗争新发展;“图片《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表明埃及独立运动得到广泛支持,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无关,排除A项。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枷锁,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没有涉及经济合作与发展信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由于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了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选项C结果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非拉国家奋起以及影响。
7.【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举行,表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所以①正确;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使古巴摆脱美国控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以②错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所以③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所以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②不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都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体现了全球化;但各国又都有本国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多样性,D项正确;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排除A项;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未涉及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纳米比亚独立。
D项纳米比亚独立是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是关键。
10.【答案】C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将苏伊士运动收归国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体现了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故选C项。
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是1907年,英法俄三国签署三国协约,排除A项。
19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促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排除B项。
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印度尼西亚。该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4;3;2;二
(3)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99年,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1)国家: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精神:根据材料[倡导的精神]中“各国应当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和睦的邻邦彼此实行宽容,和平相处,并发展友好合作……”,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4、利比亚独立65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反映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率先在北非展开;
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3、纳米比亚独立20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2、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特别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法国殖民统治,体现了上述亚非会议公报第二条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根据材料[回家的运河]中“图5、运河国有化5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使埃及人民实现了“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的愿望。
根据材料[回家的运河]中“图6、收加运河主权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底,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故答案为:(1)印度尼西亚。该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图4;图3;图2;第二条。
(3)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99年,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万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非洲独立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埃及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埃及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暴力劫掠(完全抄材料给分;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
玻利瓦尔/圣马丁;
变为资本输出(完全抄材料给分;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纳米比亚独立;(任意一个二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皆可)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从15-18世纪开始形成/出现/兴起,到20世纪初建立/确立,再到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按动词给分,时间和搭配动词错误不给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
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可知,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是暴力劫掠( 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 )。根据所学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可知,20世纪初,殖民扩张变为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这一变化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2)根据材料一“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和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任意一个二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皆可) 。根据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但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如银行、工矿业、种植园等仍由外国资本控制。……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可知,二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根据材料二“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和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根据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可知,殖民体系从15—18世纪开始出现、形成,到20世纪初建立。根据材料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可知,殖民体系在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根据所学可知,殖民体系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开放性题目,角度符合材料,走向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故答案为:
(1)特点:暴力劫掠(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代表人物:玻利瓦尔/圣马丁;新变化:变为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举例:纳米比亚独立;影响: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国际力量: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演变历程:从15-18世纪开始形成/出现/兴起,到20世纪初建立/确立,再到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发展走向: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点评】本题以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西宁)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
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
【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023·南通)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该共和国是(  )
A.印度 B.波兰 C.古巴 D.南非
【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A:印度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波兰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项符合题意;
D:南非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武装斗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相关史实。
3.(2023·坪山模拟) 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最准确的解释是(  )
A.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B.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
C.这一年非洲国家公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D.这一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彰显了维护主权的决心
【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A符合题意;
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与题干无关,排除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是1945年与1960年无关,排除C;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是1956年与题干信息1960年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4.1959年联合国成员国只有82个,1960年联合国成员国增加到99个。这新增加的17个国家主要来自(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拉丁美洲
【答案】B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这些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了联合国,壮大了联合国阵营,故答案B项;ACD都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非洲独立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5.下表来自某历史公众号的专题推送。由此可知该专题是(  )
●文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视频《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图片《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A.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C.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合作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文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反映了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团结合作;“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体现了非洲国家纷纷独立;“视频《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说明拉美人民反帝斗争新发展;“图片《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表明埃及独立运动得到广泛支持,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无关,排除A项。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枷锁,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没有涉及经济合作与发展信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6.小乐制作了关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知识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
领袖:扎格鲁尔。
结果:英国政府被迫无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意义: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A.原因 B.手段 C.结果 D.意义
【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由于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了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选项C结果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非拉国家奋起以及影响。
7.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编号 史实 结论
① 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举行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 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古巴摆脱美国控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③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④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举行,表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所以①正确;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使古巴摆脱美国控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以②错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所以③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所以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②不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8.(2023·海珠二模)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增强 B.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C.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都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体现了全球化;但各国又都有本国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多样性,D项正确;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排除A项;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未涉及发展中国家崛起改变世界格局,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纳米比亚独立。
D项纳米比亚独立是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是关键。
10.如图为发表于1956年的时事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如果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应是(  )
A.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将苏伊士运动收归国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体现了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故选C项。
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是1907年,英法俄三国签署三国协约,排除A项。
19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促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排除B项。
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分析题
11.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久久难忘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倡导的精神]
各国应当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和睦的邻邦彼此实行宽容,和平相处,并发展友好合作:……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四、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万隆会议最后公报 (1955年4月 24日)
图1邮票纪念的万隆会议是在哪个国家召开的?根据会议最后公报内容概括该会议倡导的精神内涵。
(2)[自由的大陆]
三张邮票所纪念的事件中,反映出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率先在北非展开的是图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是图   ,经过长期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法国殖民统治的是图   ;中国为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而发行邮票,是履行上述亚非会议公报第   条原则的表现。
(3)[回家的运河]
图5中”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指的是什么?根据图6的提示,简述巴拿马人民是如何洗雪”这种屈辱”的?
【答案】(1)印度尼西亚。该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4;3;2;二
(3)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99年,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1)国家: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精神:根据材料[倡导的精神]中“各国应当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和睦的邻邦彼此实行宽容,和平相处,并发展友好合作……”,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4、利比亚独立65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反映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率先在北非展开;
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3、纳米比亚独立20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根据材料[自由的大陆]中“图2、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特别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法国殖民统治,体现了上述亚非会议公报第二条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根据材料[回家的运河]中“图5、运河国有化5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使埃及人民实现了“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的愿望。
根据材料[回家的运河]中“图6、收加运河主权纪念邮票”,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底,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故答案为:(1)印度尼西亚。该会议倡导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2)图4;图3;图2;第二条。
(3)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99年,经过不断斗争,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万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非洲独立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埃及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念邮票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埃及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相关史实。
12.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史》
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材料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但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如银行、工矿业、种植园等仍由外国资本控制。……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
——吴于廑 齐世荣 主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位领导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代表人物。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方式有何新变化?这一变化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到哪一阶段?
(2)结合所学,用一例史实印证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观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新兴国家”形成了哪一“有组织的国际力量”?
(3)据材料一、二,归纳殖民体系的演变历程。殖民体系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推断并说明新兴国家的发展走向。
【答案】(1)暴力劫掠(完全抄材料给分;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
玻利瓦尔/圣马丁;
变为资本输出(完全抄材料给分;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纳米比亚独立;(任意一个二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皆可)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从15-18世纪开始形成/出现/兴起,到20世纪初建立/确立,再到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按动词给分,时间和搭配动词错误不给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
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可知,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是暴力劫掠( 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 )。根据所学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可知,20世纪初,殖民扩张变为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这一变化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2)根据材料一“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和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任意一个二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皆可) 。根据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但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如银行、工矿业、种植园等仍由外国资本控制。……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可知,二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根据材料二“新兴国家要真正维护独立,只有走联合的道路,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国际力量”和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根据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可知,殖民体系从15—18世纪开始出现、形成,到20世纪初建立。根据材料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可知,殖民体系在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根据所学可知,殖民体系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开放性题目,角度符合材料,走向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故答案为:
(1)特点:暴力劫掠(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代表人物:玻利瓦尔/圣马丁;新变化:变为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举例:纳米比亚独立;影响: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国际力量: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3)演变历程:从15-18世纪开始形成/出现/兴起,到20世纪初建立/确立,再到二战后逐渐崩溃/瓦解;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坚持反抗/民族独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4)发展走向:角度一:和平发展/进步。新兴国家走联合的道路。角度二:发展艰难/受阻/曲折/不确定。旧殖民主义以新的方式存在。
【点评】本题以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 / 1